快好知 kuaihz

5大UX设计谬论,如何去补救?

用户体验通过多次测试、重复和广泛的用户信息来提升,这些信息将始终为手头的项目提供价值。

每个新项目都是从学习开始的。 就像设计师需要了解一个特定的客户和他们的设计目标一样,客户需要了解设计师带给他们的是什么东西,以及他们的用户体验如何影响设计师做出决定。当为每个项目设计用户体验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用户体验通过多次测试、重复和广泛的用户信息来提升,这些信息将始终为手头的项目提供价值。值得庆幸的是,用户体验领域已经存在了足够长的时间,它给予了我们很多关于用户如何与数字媒体,尤其是网站互动的宝贵信息。

以下是我在创建网站和应用程序时遇到的最常见的用户体验错误概念列表,所有这些错误已经被广泛的用户测试和研究消除了。

谬论1:用户不喜欢滚动页面

用户会进行此操作。研究案例后表明,用户在滚动网页页面时感觉非常舒服。实际上,他们更喜欢向下滚动一个长页面,而不是在系列页面中点击几个页面。一个重要的数据分析提供商报告说,66%的用户关注度花费在这个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不要害怕在讲述你的故事时留悬念。在过去,网页设计经常杂乱无章,企图把所有相关信息都放在首位。只要内容引人入胜,设计引人注目,人们就会本能地向下滚动页面。

谬论2:幻灯片是展示内容的有效方式

他们真的不是。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一种将交互性添加到页面上同时又节省空间的聪明方法,但它们的点击率低得令人尴尬。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只有1%的用户在演示幻灯片时与幻灯片交互,而大多数用户只在第一张幻灯片中这样做。此外,一些眼动跟踪测试显示,用户经常跳过幻灯片中的内容。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不要为无价值的内容而烦恼。明确你的主题,并以自信的方式讲解。如果你想讲一个故事,可以考虑一个图像网格,一个动态滚动页面,甚至是一个视频。让我们在它们正常工作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幻灯片,比如显示单个对象的多个视图。

谬论3:主页是你个人网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事实并非如此。当网页设计刚刚起步时,主页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虚拟的店面。许多人认为只要店面在吸引顾客,顾客就会找到进入商店的路。但网站并不是这样运作的。用户可以从任何页面进入网站,研究显示,主页的访问量每年都在减少。也许用户正在意识到,首页与其说是一个有意义的内容,不如说是一个营销平台。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有一个诱人的主页很不错,但要把你的设计重点放在你最有价值的内容所在的页面上。因为这个原因,我通常设计与最实质性子页面并行的主页。

谬论4:设计就是装饰

当它在合理完成设计的时候,设计并非装饰。在我的设计生涯开始时,这是一个我曾经深信不疑的谬论。但我很快发现好的设计更多的是功能而不是艺术。这些元素在一起时是否运作良好?所有的设计元素都合适吗?对设计最准确的定义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内容,设计不应该存在,否则就有被简化为装饰的风险。在网页设计领域,从设计师那里得到最多的东西意味着在一开始就有最终的内容。毕竟,这是框架中心的图片,只有通过内容优先的方法才能将最终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

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开始任何web项目之前,先了解需要说些什么。首先准备内容,然后将设计团队作为实现内容的媒介。

谬论5:你的网站需要每隔几年重新设计一次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也许这是我们的一次性文化的标志,每隔两三年,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网站扔掉,然后从头到尾重新设计。然而,时间又一次的证明,我们的用户对网页的变化是多么的厌恶。对于一个过时的网站来说,更实用的方法是将那些没有跟随时代脚步的地方归为零,并相应地重新调整。

目前很多大型的网站很少进行彻底的修改,而是根据用户需求或业务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正。想想谷歌、YouTube、亚马逊和苹果这些引领时代潮流的大网站。这些网站不会被取代,而是以一种微妙而审慎的方式不断发展。

这意味着什么呢?

让你不断变化的目标指导你的网站设计变更的范围。如果你正在颠覆你的业务模型,那么完全的重新设计可能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只是提高或改善你的业务,考虑一个更有针对性的策略。这是将你的设计团队视为正在进行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次性生产工作室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谬论  谬论词条  补救  补救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设计  设计词条  
设计

 APP中的闪屏设计

本文主要讲APP的闪屏页(也就是启动页 launch image)部分,详细的说说关于它的一些内容。我们先整体看一下闪屏页的大致类型:(声明:以下图片来源于应用...(展开)

设计

 借贷产品如何设计优惠券系统

优惠券作为常见的营销的手段,能够帮助运营同事达到拉新、促活、提升转化率等目的。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设计一款借贷产品的优惠券系统,欢迎探讨~一、需求背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