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波现代汉语包装,文物好像穿越了……
随着故宫、敦煌研究院等中华民族IP成为网红之后,“国家宝藏”们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让我们迎来了一波真正made in China的潮流。
这些潮流元素有的来自几百年前,有的来自上千年前,却都以文物的形式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这次这些宝藏来到了屏幕前,用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把这些睡了成百上千年的文物给盘活了,现在有请它们出场!
“添油加醋”瓶
上海博物馆清·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
OMG汉代超薄单衣
湖南省博物馆西汉·素纱单衣
千年前的戒酒神器
河南博物院春秋·云纹铜禁
哪壶“不开”提哪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壶
透心凉的战国冰箱
湖北省博物馆战国·曾侯乙铜鉴缶
春秋时期的“不插电”乐队
浙江省博物馆春秋·伎乐铜屋
真的是盏省油的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唐·邛窑绿釉省油灯
皇城根儿热得快“煮锅”
首都博物馆西周·伯矩鬲
最硬核的晋国玩具车
山西博物院春秋·刖人守囿车
除了文物的“平面写真”,这里还有一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自我介绍VCR!
曾经让人趴在玻璃前观摩的文物,这次在屏幕的另一端被赋予了生命。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看这个idea妙在哪儿吧~
1、接地气儿的文案
要说这些文物和我们的差距,那可隔了好几个朝代的。好在现在动不动就有各种流量词出现,把整个互联网的节奏都带快了。也正因如此,顺便还把这些文物复活的速度也变快了。别看这文物存在了成百上千年,这现代汉语词汇量还真有点惊人。将这些带有流量、口语化的现代用语和有历史痕迹的文物本身的特点、功能相结合,反而还营造出了一种反差感。就像你以为每天只喝茶水、看报纸的老干部,其实私底下还是个Party Boy。
2、反差萌的平面设计
这一波文物海报在设计上突出了文物主体和有趣的文案,互相影响。让我们看每一张海报的第一眼就会接受这种现代化的“人设”,营造出了与我们认知中的文物不太一样的反差。具有中国传统设计风格的底纹搭配充满古韵的主题渐变配色让平面多了不止一点的年代感。每张海报中,文物和人物巨大的体积反差把每一个角色都显得十分可爱,同样可爱的还有对他们而言庞大的文物,只不过这文物除了可爱还多了一点敬畏感。
3、赋予生命力的视频制作
在视频中,每个文物终于张口说了话,把自己的身世、作用说得一清二楚。区别于海报着重介绍文物,视频则把文物和历史结合到一起,配上精心设计的场景还原和人物还原,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更好地还原文物最初的特点。另外视频将场景设计在云上,造就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让一切本不合理的事情变得合理。画面再精良,配音声音再好听,没有这BGM也是不行的。既然是中华民族的文物,必须得用中华民族的乐器来配乐了,与现代贝斯、鼓等乐器的结合,就像这些文物一样,焕然一新,妙!
说完这几个刚复活的文物的那么多特点,咱们现在也拎出来两个具体聊一聊介绍一下~首先是这“添油加醋”瓶,虽然叫做“添油加醋”,但它可不是那种没事儿说胡话的瓶。它只是真的又能添油又能加醋的青花果树纹双管瓶(瓶:哈哈没想到吧!)。诞生于清代的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在当时可是西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因一瓶两用的强大功能和脱俗的外观让它在康熙年间远销欧洲。这次上海博物馆把它送到“古的IDEA”中,经过一波现代汉语包装,还真就让这双管瓶穿越了。
再来说说这个“真的是盏省油的灯”,这来自唐代的邛窑绿釉省油灯可能也不知道咋回事儿,穿越了千年到现在,人们怎么还是只知道一句“不是省油的灯”。于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就把这省油灯送来,让大家开开眼。通过灯体旁开出的小孔注入冷水,这样来降低正在燃烧的油灯的油温,达到节省油灯耗油30%的功效,连大诗人陆游都选择它当作神仙伴侣,这品质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