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对这样的场景有点熟悉,设计评审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群指点江山的“大神”聚集在设计师周围提出各种问题,有一个问题的出现频率居高不下,那就是“画面有点空,可以在丰富一下吗?”真的是画面一定要满到炸裂才是好的吗?本期我们来聊聊。
维基百科:“恐惧留白”来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意思是用细节填充整个空间或艺术品的表面。
通用设计法则:“恐惧留白”这句拉丁文,指的是渴望用信息或元素将空白处填满。就风格而言,正好与极简主义相反。
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家车厢(火车),1869年(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15/23/31451509_704203227.shtml)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变化,其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剧增。财富的拥有及身份的提升唤起了中产阶级改变居住环境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意识,他们急于在住宅建筑上明确和标榜他们的成就。于是,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
“恐惧留白”这个词与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兼学者Mario Praz联系在一起。Mario Praz用“恐惧留白”描述维多利亚时代令人窒息的风格和室内杂乱的设计。
《凯尔斯书》(Book of Kells)内页
“恐惧留白”的代表作——《凯尔斯书》(Book of Kells)是爱尔兰中世纪手抄本中最精美的一部。其中美丽的插图作品代表了中世纪爱尔兰凯尔特美术的最高成就。这些书法与绘画以珐琅工艺品般的密集形式作于暗色羊皮纸上,看上去仿佛是由几个画匠合作的成果。这些作品以其完美纹饰以及美轮美奂的色彩而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其绘画之精细,装饰之繁复,使观者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全部画面。
雕刻家Jean Duvet的作品(图片来自于网络)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Jean Duvet的作品始终能表现出“恐惧留白”。
David Carson作品(图片来自于网络)
David Carson是美国纽约最著名(也最引人争议)的实验设计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 尤其是出现在《Beach Culture》和 《Ray Gun》杂志中的作品,对于全球年轻设计家的想法和创作方式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恐惧留白”是David Carson的标志性风格之一。
LV、Tiffany橱窗(图片来自于网络)
注意观察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一个现象,高端品牌的橱窗,更倾向于以创意取胜,并不会展示很多的产品,而且产品不会有明显的价格标牌;而一些连锁店更倾向于在橱窗中摆放大量的模特和很多很多的产品,这个就是“恐惧留白”的感知研究,研究表明:恐惧留白和价值感受之间存在一定反比关系,恐惧留白越高,价值感就越低。
打折店店面(图片来自于网络)
《设计通用法则》更近一步的阐释,也许这种反比关系,正好鉴于社会的富裕程度,以及社会对“恐惧留白”的价值感知之间。也就是说,那些习惯拥有很多的人,少才是多,而对那些向来没拥有什么东西的人,多才是多。也有人认为这和教育程度有关,跟富裕程度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领域的因果研究尚在进行中。
celine广告(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运营、营销中,对于那些目标用户为富裕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尽可能避免“恐惧留白”,多用极简主义,增加用户对价值感高的联想。相反,可运用“恐惧留白”,用多种元素丰富画面。以满足用户的联想。
参考资料:
1、《通用设计法则》,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娜·霍顿、吉尔·巴特勒<著>,朱占星、薛江<译>,中央翻译出版社
2、Horror vacui,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rror_vacui
3、凯尔斯书,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F%E5%B0%94%E6%96%AF%E4%B9%A6/7206427?fr=aladdin
4、维多利亚时代,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B4%E5%A4%9A%E5%88%A9%E4%BA%9A%E6%97%B6%E4%BB%A3/2993021
5、大卫·卡尔森,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5%8D%AB%C2%B7%E5%8D%A1%E5%B0%94%E6%A3%AE/1593819?fr=aladdin
相关阅读
那些很熟悉但又不知怎么用的设计法则(1):80/20法则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2):形式服从功能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3):希克定律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4):倒金字塔法则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5):系列位置效应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6):冯·雷斯托夫效应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7):功能可供性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8)—— 预期效应
那些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的设计法则(9)—— 需求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