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公众号冷启动:如何零成本涨粉?

本文笔者将从涨粉的思路、核心、技巧和平台等角度,来总结一下ta是如何零成本涨粉的。

对新媒体运营岗位的人来说,运营的工作内容就是一直循环拉新→促活→转化→留存,除此之外,传递产品价值也是一直贯穿在整个环节始终的。

今天呢,我就从涨粉的思路、核心、技巧和平台等角度,来总结一下我是如何零成本涨粉的。

一、涨粉的思路

我一直认为,新媒体运营不仅仅只是大家调侃的“发个文”“发个朋友圈”,也不只是“分享”“裂变”“引流”,在我看来,新媒体运营还是跟用户的直接联系:把产品价值和理念传递给用户

所以,从茂兔微信公众号转型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能提供什么给用户用户为什么要关注我们?怎么才能让他们继续关注呢?

后来就把我们整理的各类资料、干货作为关键词回复,以此来吸引目标用户(新媒体运营人)关注。这些用户可能对此又比较抵触,因此我们的运营手段也要不停的新陈代谢,所以我们经常性的添加、更新微信后台的资料,完成粉丝的留存。

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设立了4个关键词,分别是ps、pr、AE、AI,这些都是新媒体运营需要用到的软件,在他们刚入职的时候就需要安装这些。

后来,就是工作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干货知识:

随着推广的展开,PPT模板、office技巧等资料也是我们吸粉的重要手段。

二、涨粉的核心

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当你知道一种增长方式后,你自己做了一次,然后效果不大,你会评判说这种增长方式不行了,然后至此以后这种增长方式你不会花多余的时间研究和实操。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这样,但慢慢发现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新媒体运营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新媒体做的事情,你可以把它叫做品牌资产,叫做影响力,叫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一样。

归根结底,它的目的就是两点:

1. 挖掘潜在用户

还未开发的潜在消费者,把他拉拢过来,让他知道这个品牌;

2. 提高粘性

已经是潜在或现实消费者的,提高他的黏性,让他更喜欢这个品牌。

试问,如果用户对你的品牌不熟悉、对你的内容不感兴趣,他又怎么会成为你的粉丝呢?

所以兔子认为,涨粉的核心其实就是坚持。再高超的技巧都不可能在一个号建设初期看到成效,因为粉丝基数不够,影响范围太小是硬伤。

但是,聚沙成塔,只要你坚持,总有裂变成功,发生指数倍增的一天。

三、涨粉的技巧

1. 多平台导流

多平台导流:我们的粉丝有相当多一部分是从其他平台导流过来的,这一点也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

公众号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如果你没有原始粉丝,发出去的文章基本没人看,更别说涨粉了。

但是,其他平台不一样,比如知乎。

如果内容写得不错,粉丝就会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在回答的结尾你只要告诉粉丝我的公众号是XXX,关注公众号回复XX即可获得XXX,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关注。

除知乎外,小伙伴们还一起在百度贴吧、悟空问答、头条号、百家号等各大自媒体平台推广了我们自己的公众号。

2. 互粉互推

公众号发展初期的第一座大山依然是初期获取种子用户到冷启动这个艰辛的路程,在微信公众号这个闭环的流量池里,单靠少量的用户无法达成推广,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群和新媒体运营人进行互粉和互推。

之所以不排斥互粉,是因为我们的目标用户本来就是这一批人,因此不存在用户与粉丝画像不符合的现象。

这里要提醒其他公众号运营的小伙伴,如果自己的目标用户与互粉人群定位差别太大,是不建议互粉的,可以在自然积累了一部分目标粉丝之后,选择与类似的公众号合作、互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涨粉方式。

3. 社群转化

在进行以上引流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同时建了几个运营干货交流群,通过以“运营干货”为噱头,在各大论坛进行宣传,筛选出从事新媒体行业的有效用户,通过利益驱动获取首批用户

再通过调查,初步掌握用户信息,调研用户行为,对用户进行精准化的掌握,与用户深入接触,促进成员交流,提高社群使用粘性。

最终通过群内上传的群文件、日常疑问解答、群公告展示等方式,把社群成员引流到公众号上,完成转化。

4. 内容留存

在做完引流之后,我们自身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产出,用优质的内容来承接这些引流来的粉丝。

如果没有内容产出的话,那这些粉丝可能不会产生留存,直接就会流失。

以上就是兔子零成本涨粉的大致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既要坚持正确的运营方向,又要及时更新各种思路和技巧。

当然,我觉得公众号最核心的价值还是“内容”本身。只有用户相信我们提供的内容能给他们带来价值时,才会关注我们,实现“涨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众  公众词条  成本  成本词条  启动  启动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运营

 你是否该为流量焦虑

每个人都盯着流量,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大家都应该停一停,看看流量之外的东西。微信上随手搜关键词“裂变”,就能看到一堆下面这样的文章标题,似乎每个标题都在针对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