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时候,跟着『微信自广告第一人』魏武挥老师体验了一把出售微信头像的滋味。
事情的经过是酱紫的。
月初的时候,从不写软文的魏武挥老师却突发奇想在朋友圈大张旗鼓的要卖头像,原以为只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没想到老师却极为认真,更没有想到的是迅速被某聚合阅读 APP接盘,时长未知、价格保密,但就约稿不断的老师来说,琐碎银子估计也难以让他『改头换面』。为了不让第一个甲方失望,原本就话唠的魏老师更是在朋友圈疯狂发布、回复,只为了更多的品牌露出。
『也就他能卖出去』,有好友评论说。
的确,自媒体的品牌价值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其背后人的价值,更何况是看脸的头像广告。
去年,自媒体人鬼脚七以7.8万元的高价拍卖了双11当天他的微信公众号文末广告位,引发众多讨论。不过,更多的也是靠他个人的影响力和在淘宝期间积累的人脉。
草根也并非没有机会,比如可以实行人海战术,又或者,成为别人的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
机会很快就来临了,魏武挥据说接了个大单,需要300个草根志愿者,抱着试(zhuan)一(yi)试(bi) 的态度,在11-12日,把头像换成了某财经自媒体联盟的 logo,略丑,而且价格偏低,不过已经上了贼船就没有回头路。
更换之后,好友中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类:
恶心、呸!
惊讶、喔!
你是?靠!
不知道有没有果取关拉黑的,但却有几个表示很有创意的,不得不说人间依旧有真爱。但是,就头像出售这事本身来说,不太靠谱,就连鼻祖魏武挥也承认,就是玩一玩然后喷一喷。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圈里点赞和评论的都是同一个头像,或者几个公司的 logo,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但是,这次卖『脑袋』的尝试就一无是处吗?恐怕未必,在我看来,事件的背后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今年7月的时候,美国俄亥俄州的 Zack Brown 在Kickstarter 发起了一个众筹——这可能是该网站有史以来最弱智的一个项目了,他设定的融资目标是10美元,用来做一份土豆沙拉。结果由于无聊的人太多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布朗的土豆沙拉项目总共得到了7万多美元的捐款。
所以,就算是无聊的创意,只要能引起足够的话题性和关注度,就是好的创意。
比如最近魏武挥又丧心病狂变本加厉地打起了微信相册封面和朋友圈的主意,他甚至想把朋友圈可以发的9张照片像格子一样分别卖给不同的广告主。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说起百万像素格子广告,早期做网站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这是一名英国学生在2005年做的试验,他将自己网站上的每一个像素都按1美元的价格单独出售给广告商(共计1000X1000个像素格),结果所有像素都被一抢而光,他本人也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
后来有不少站长,包括国内我的一些朋友都尝试过做这件事,但却收效寥寥,因为,创意往往属于第一个行动者,收益也是如此。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