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问题。景深的控制,是摄影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需要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要了解景深的特点,控制景深,就必须了解景深大小的决定因素,并通过一些后期手法,获得想要得到的景深效果。
从前期的角度来说,景深最相关的是镜头的光圈、拍摄距离和镜头的焦距。从后期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虚化背景,或景深合成的方式,获得小景深或大景深的效果。以下详细说明!
一、景深的定义
百度对景深的定义如下:
景深(DOF),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光圈、镜头、及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我们再用一张图来说明,景深的意思:
二、景深的影响因素
景深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镜头焦距;其二是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简单说就是相机到拍摄物的距离;其三是镜头所使用的光圈大小。这三个因素我们分别来说一说(特别说明,这三个要素的比较,一定要先固定另两个,再来比较才有意义!):
中长焦的镜头容易获得浅景深,而广角镜头,则容易获得较大的景深。所以,超广角适合用于风光摄影,而中长焦适合拍人像。当然,关于镜头的应用,也并不是那么绝对,只是在风光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从前景到背景的都很清晰。
佳能成功的不是EOS R而是随着EOS R推出的RF卡口与RF镜头,而50 1.2 85 1.2等大光圈,是人像摄影的最爱。而在拍风光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将光圈放在非常小的地方。
当然,非常小的光圈也要注意,首先不能使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当然有三脚架除外;另外就是过小的光圈,成像质量就开始下降了。
拍过微距的都知道,由于离被摄物非常近,所以成像中的景深就非常浅,所以需要用小光圈来进行景深调整。而拍摄距离越远,则景深越大,越容易将其前后左右的景物都拍摄清晰。
三、获得最大景深的前期拍摄方法
从上面的景深影响因素分析,也就是用广角镜头,配合小光圈,远离被摄物体,能够获得最大景深。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前景深和后景深的相对大小问题。因此在获得最大景深时,应将焦点置于略靠近镜头的位置。
不过需要注意的要点是:
1、广角的变形问题
广角镜头,会有畸变的现象发生,特别的象超广角镜头,则变型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在画面边缘。
2、光圈过小的问题
光圈小于一定的阈值,则成像的质量会快速下降!
3、安全快门问题
越小的光圈,其所需快门时长越长,则产生糊片的可能性提升。同时如果为确保安全快门,提升ISO,则噪点可能增加。
4、拍摄距离有时身不由己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有时候我们并不能主动调整拍摄距离,而只能被动接受。
四、获得最小景深的前期拍摄方法
同理,要获得小景深,应该选择尽可能长的焦段的镜头,拍摄时尽量采用大光圈,并尽可能靠近被摄物体。
这里同样有几个注意事项:
1、最大光圈不一定可用
2、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应置于景深之内
由于景深很浅,如果物体大小超过了景深的范围,应确保物体的主要部分置于景深之内。比如我们拍摄人物,应确保人脸的主要部分置于景深之内。否则有可能出现一只眼睛实焦,另一只眼睛虚焦的现象。
五、拍摄时的景深控制技巧
1、景深优先拍摄模式
部分相机具备景深优选模式,即通过对准希望的景深区间的前点和后点进行对焦,由系统决定曝光参数,从而获得想要的景深效果。
2、景深预览
由于我们通常是使用最大光圈进行取景,无法实时预览到实际景深效果(部分索尼微单具备景深实时预览功能),此时部分相机支持景深预览功能,即通过按下相应按钮,镜头光圈收缩到所选大小来预览拍摄效果。
六、后期处理中的景深处理
1、景深合成
景深合成是指前期在拍摄时,通过固定视角,拍摄不同对焦点的同一组画面,将其导入PS,通过堆栈的方式合成一幅景深较大的照片。这种方式在微距摄影、风光摄影中都非常有用。
2、虚化背景获得小景深效果
在PS中,我们可以选择背景和前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高斯模糊。从而获得主体清晰,前景和背景都模糊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在选取前景和背景时一定不能选中主体部分。同时也不能做的太过,否则效果会过于失真。
景深是我们在拍摄时需要非常注意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景深的照片,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构思。但也需要注意景深并没有定式,并非拍人一定要小景深,拍风光一定要大景深。只有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恰当的拍摄手法结合有效的后期处理,来获得所需要的景深效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才是成功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