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一张照片?我明天要拍的那一张。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gham,美国,1883-1976)
当摄影照见现实
如果试图评价摄影史中曾经出现的经典影像,会有无数摄影师与作品的名字出现,无论是摄影术发明早期的各种里程碑式尝试,如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对于画意摄影的创作表达;或特定时期的回眸瞬间,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那些决定性瞬间。细数经典的不断出现,无不代表着摄影艺术的创作不曾止步,不断向前。正如伊莫金·坎宁安曾提过的一句:“你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一张照片?我明天要拍的那一张。”将已有成就清零,才能不断前进,尝试新的机遇、新的探索,翻开新的摄影篇章。
坎宁安的摄影生涯始于18岁,通过美国与德国两地的学习机会接触并尝试摄影,师从两位摄影界泰斗的经历使其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架构与丰富的摄影创作热忱。她在1910年回到西雅图开创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并在尚未有女性解放运动的这一阶段开始撰文鼓励女性加入摄影行列,从事摄影工作。而开办过个人作品展,并在纽约结识了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等摄影师、艺术家之后,对于摄影持续热衷的她,并没有因为孕育子女与维系家庭的问题而停止拍摄,而是根据所在环境,将目光转向更贴近自身生活、易于拍摄的树木花草等题材,从而成就了《木兰花》等经典作品。就其摄影创作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坎宁安不断践行着她对于摄影乃至生活的信念,不断清零,不断前行。唯有保持着高涨的创作情绪去尝试新的拍摄方式方法,才能将自己对摄影的信念、看法与热爱呈现在观者面前。
坎宁安在还未有女性运动与明确地讲述女性摄影的年代里,凭借自身独特细腻的目光观察,创作出富有女性柔情与艺术魅力的摄影作品,如她在1932年拍摄的《裸体》,将女性柔美与圆润的身躯充斥于整幅画面,但身体构成的造型却如磐石一般,将柔韧与坚毅并存于同一内容中,使得整个画面异样和谐。它不同于男性摄影师表达出的视觉力度,却将女性的外部美感与内心坚强完整地体现在作品之中。
纵观坎宁安的摄影生涯,无论是她作为F64小组唯一的女性摄影师与创始人之一,还是在其摄影作品获得高额拍卖纪录,抑或是上世纪70年代被授予古根海姆奖,她都没有因成就而固步自封。饱满的热忱,使得她在离世之前依然进行着最后的一本著作《九十之后》,虽然时间未给予她足够的生命去将此书完成,但她却将这段放于老年自拍像前的陈述执行到了最后一刻:“我总是认为最好的作品是我将要去完成的,而不是我已经完成的。一旦我完成,这张创作即结束了。但我希望有一天会做出更好的。你觉得呢?”
三和茶 刘英霞 摄
点评:作者采用斜线对角线构图,身着红色上衣的采茶人置身于依山而建的茶园中,高位前侧光较好地塑造了茶园的形态,但左下角因拍摄视角的原因导致眩光出现,破坏了整体感。
春曲 杨建华 摄
点评:前景中绽放的桃花交代了季节讯息,烘托了画面氛围。“S”形构图增添了画面的韵律感,场景中的人物视觉元素过多,有所取舍后画面视觉效果可能会更佳。
“鹤”舞云天 崔广全 摄
点评:水面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云与光的交汇带来了明暗光影,远景中建筑群一字排开,错落有致,成为视觉中心。浮于水面的“S”形隔离带虽然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但分散了主体的吸引力。
观望 杨国兵 摄
点评:逆光的光照方向使得植物的叶片脉络清晰可见,小景深压缩了空间透视,突显了昆虫的形态,一个微观世界的瞬间被呈现在观者面前。
色彩斑斓 俞国新 摄
点评:此片以带有水珠的玻璃窗为前景,运用较小的景深,虚化远景物象,形式感较强。但如若远景中的被摄形态再完整一些,视觉中心会更明确。
旭日 江平 摄
点评:旭日东升,云蒸霞蔚,波澜壮阔,拍摄时机恰当。美中不足之处是前景的连贯性有缺失,广角镜头导致灯塔产生透视上的畸变,可后期略作调整。
眷恋 李冬娟 摄
点评:两只白鹭分别处黄金分割点处,但是构图略显呆板,抓拍时如果能够扩大景别,延展下半部分空间,效果可能会更好。
天之尽头 郝奕 摄
点评:作者把视觉中心置于三分之一处,翻滚涌动的流云与汽车行驶的轨迹不仅产生动静结合的效果,也间接指向了远方的天际线,从而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长时间曝光与广角镜头的使用,增添了气势。
山花烂漫青边口 刘长锁 摄
点评:前景与环境较清晰地交代出了拍摄地点与拍摄时间,构图上,前景的桃花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面,繁冗的细节极大地削弱了主体长城的地位。用光上,光线过硬,导致画面层次不够丰富。
过河 郭怡欣 摄
点评:构图为此片加分不少,色温控制下拍摄的余晖也给画面奠定了基调。但是景别选取得并不好,画面略微有种拘束感,如果使用稍大些的景别,多一点环境,尝试捕捉人们夸张的表情,照片会更有趣味。
对话 巢育青 摄
点评:此片采用小景深记录了两只白鹭“对话”的过程。侧逆光的运用使画面柔和唯美。画面主体突出,但是构图略显单一,留白不够。
郊游 朱智 摄
点评:横纵交错的虚化前景延展了空间纵深和层次,红和绿两种补色形成色彩对比。建议通过改变拍摄视角调整两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比例。
金 张璋 摄
点评:这是一幅暖色基调照片。渔舟唱晚,平静地诠释着大海磅礴的韵律,弹奏起独特而广袤的海上曲。但此片视角较平淡,取景不够新颖,形式感欠佳。
炊烟起处 吴艳丽 摄
点评:升腾在半空中的袅袅炊烟赋予画面诗一般的意境,与画面中的房舍、树林形成动与静的对比。但色温不够准确,构图略显呆板,前景取舍不精准。
留下记忆 郭昌禄 摄
点评:画面中的人物和表情都捕捉得不错,但是照片的色调和拍摄角度都过于平淡,视觉张力不强,合理利用小景深,虚实结合会让画面更有观感。
丰收之路 吴德全 摄
点评:由近及远的纵深令画面透视感强,空间关系明确,整体的绿色调与远处人物身上的红色部分形成色彩对比,意在突出主体人物,可惜人物因距离太远显得较小,没能够突显主题内涵。
霞洒雄关 李建国 摄
点评:低角度暖色温的太阳光塑造出长城烽火台的形态、纹理以及强烈的立体感,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突出。但是不合理的裁剪导致画面平衡感出现问题,建议去掉左上角亮区,延展右上角或者右下角的场景空间。
中外风情 徐嘉 摄
点评:衣着鲜艳的“模特”、整齐划一的拍照姿势和外国“摄影师”,拍摄者定格的这一瞬间妙趣横生。但画面中的视觉元素并置,相对凌乱,应当主次有别,适当做好“减法”。
走进彩虹 戴惠荣 摄
点评:作者以天空的蓝色作为“后退色”,以地面和羊群的暖色作为“前进色”,利用这种色彩上的错觉强调空间深度。彩虹跨过天际,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如果选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画面会有更强的透视感。
欢歌 李庆 摄
点评:枝头吟唱的鸟儿是画面的兴趣中心。叶片和纵横交错的枝干构成画面线条和块面的有机组合,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形式感佳。
晨韵 江尧君 摄
点评:此片采用水平式构图均衡画面,海岸线灯火辉煌的码头由四周向视觉兴趣点汇聚,起到视线引导作用。俯拍交代全貌,空间透视感强。低照度的光照环境下采用长时间曝光手法使得码头和天空色彩浓郁、冷暖对比强。
细语缠绵 田家乐 摄
点评:作者抓拍到了两只白鹭相互依偎、相互缠绵的美好时刻,温暖之情油然而生。中心构图加上浅景深突出了画面主体形象,如果采用竖构图,效果可能会更好。
美丽乡村 曾国利 摄
点评:此片巧妙借用前景烘托“美丽乡村”的氛围,并利用远山和近水将画面布局进行了视觉分割。但是缺少视觉中心,整体较为松散,光影变化不足。建议尝试改变拍摄景别和视角。
美丽家园 张春玲 摄
点评:作者利用水、竹筏、山峦、天空及石板拱桥的延伸来舒展情怀,寄情于景。但画面中拱桥上牵引水牛的人和水面上撑竹筏的人互相形成牵制,导致兴趣中心分散。
如涉及图片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