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一款拍视频好的相机
导语:如何选择一款拍视频好的相机?和小编来瞧瞧。
画幅:
和拍照片一样,选拍短片的相机也要关注画幅。这里不仅仅是是指CMOS的尺寸,还包括在特定输出格式下的有效尺寸。比如,同样选择4K拍摄格式,索尼A7SII、A7RII可以使用整个CMOS宽度进行拍摄(转换系数1.0),而佳能EOS-1DX II、尼康D5就只能使用CMOS中心区域进行拍摄(转换系数大于1.0)。
尼康D5在不同拍摄格式下的CMOS有效区域
分辨率和帧率:
视频是运动的照片。除了和照片一样的分辨率外,运动速度(帧率)也很重要。比如,至少要达到每秒24帧(24P)才能获得视觉上的平滑、连贯不卡顿。
那么像120p、240p这样的高帧率有什么用呢?用高帧率进行拍摄,然后再按照24P的速度进行播放,就能获得慢动作效果。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就使用了大量高速慢动作镜头。
码率和编码格式:
很多朋友在选择拍短片的相机时都会关注短片的“码率”。“码率”表示每秒钟产生的数据量,比如50Mbps,表示一秒钟可以产生约50÷8=6.25MB的数据。
佳能EOS-1DXII已经将码率提升至最高约800Mbps
码率越高越好么?必须指出的是,分辨率、码率、编码格式必须连在一起说明才有意义。这就像照片中的JPG、BMP、TIFF一样,分辨率不同、位数不同、压缩方式不同,光看文件大小是很难确定保存文件质量的。另外,高码率格式通常会对存储卡的种类、速度有较高要求。
采样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相机都拥有2000万或更高像素。而短片拍摄格式,1920×1080全高清不过200万像素,3840×2160 4K格式也只有800万像素。高像素相机在拍摄低像素的短片时,感光元件上的像素点如何工作呢?
绝大多数相机在拍摄短片时,都是抽行采样的,也就是只有部分像素点参与工作。虽然画幅尺寸没有改变,但画质相比照片拍摄会有明显下降。一部分相机可以在 拍摄短片时使用全部像素(这里指整个CMOS宽度,因为CMOS一般是3:2或4:3的,而短片绝大部分是16:9的),先以高像素采集,然后在相机内部 压缩到低像素进行输出。
这种采样方式称为超采样或者过采样。和大部分相机的抽行采样相比,超采样可以记录更多画面细节,减轻摩尔纹和伪色。
索尼A6300可以约2000万像素采集,然后再输出为4K格式
自动对焦技术:
大部分相机在拍摄短片时只能进行对比度对焦,连续对焦和追焦能力聊胜于无。如果相机能在拍摄短片时进行相位对焦,对焦速度就刚刚的,进行对象追踪或者场景转换时也不用担心焦点切换速度太慢或者手动对焦不准确。
目前,市售可换镜头相机,拍摄短片时,追焦比较靠谱的机器大概有:
- 佳能:70D、80D、7D2、1DX2(搭载全像素CMOS AF机型)
- 索尼:A5100、A6000、A6300、A7RII(支持相位/对比度混合AF机型)
LOG:
所谓Log,就是控制画面明暗的曲线文件。开启Log后,画面通常会变灰。一般来说,画面约灰,后期调整空间越大。各品牌相机的LOG名称不同,但效果是大体相同的。
目前,市售相机中具备LOG功能的有:
- 索尼RX100M4、RX10M2和RX10M3、A6300、A7S、A7II、A7RII、A7SII等
- 徕卡SL
- 富士X-T2
输入输出接口:
在拍摄短片时,最重要的接口是3.5mm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输入接口相信大家很好理解,可以附加外置麦克风,获得比较好的收音效果。而输出接口其实更加重要——将耳机连接到输出接口上,可以在拍摄同时监听收音效果。这不仅能避免因为操作、设备原因导致的收音失败(完成拍摄后才发现没录上声音岂止是灾难),同时还能根据现场音量强度对录音电平做适时调整。
除了音频输出输出外,可能还会用到HDMI接口连接外置监视器或者硬盘记录仪。如果是硬盘记录仪的话,一般希望HDMI接口支持无压缩输出。
辅助功能:
拍摄短片中比较常用的辅助功能有“峰值对焦”和“斑马线”。前者可以拍摄者确认焦点位置,后者则能确定特定亮度区域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