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落榜进士
如果说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是属于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那紫竹院、陶然亭、龙潭公园则是单单属于北京人自己的。关于她的回忆,更多的藏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紫竹院古时原是一片低洼湿地,元代郭守敬在高梁河上游开挖长河时,形成蓄水湖,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之一。明清时期湖边曾建“福荫紫竹院”,后破败,紫竹院却因此得名,被称作公园,则是在1953年。
紫竹院占地47.35万平方米,水面面积极大,约占公园总体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了公园“三湖两岛一堤”的基本格局。一年四季,柳树在河边轻盈摇曳着身姿,也摇曳出许多独家记忆。
一草一木总关情。王朔曾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看上去很美》,讲述了在他还是方枪枪时的儿时记忆。跟他一般大的北京人里,跟他一样也是部队子弟的人中,有千人以上毕业于紫竹院附近的总参三部紫竹院幼儿园。他们从小就在这附近长大,度过了童年、少年。曾经的“活鱼食堂”成为难以抹去的鲜活记忆。
“活鱼食堂”,听起来有些生猛的名字,位于紫竹院公园中山岛东侧,面向南小湖、北临长河的茶点部位置,1960年5月1日开业,因为以活鱼为主料,现吃现做而得名。池子里红、黄、黑鲤鱼拥挤在一起,人们指哪条便捞哪条座哪条,大名鼎鼎的糖醋鲤鱼,一元一条。
“活鱼食堂”在当时太过有名,来这里光顾的既有寻常百姓,也有知名人士。郭沫若多次亲临并留下墨宝,陈强等演艺界名人也曾光顾并现场即兴演唱。诗人北岛更是在《三不老胡同1号》中写道:“活鱼食堂就在紫竹院东门内,前面有个养鱼池,现捞现烧……星期天全家一起上紫竹院去玩……一咬牙在紫竹院活鱼食堂吃了一顿鱼……盘中剩下鱼骨头,我们兄妹仨咂着嘴,大眼瞪小眼。”
紫竹院公园的活鱼食堂是老北京记忆链上最亲切的一环。在那个特殊年代,饱含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也深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期盼。短短四年,它留给老百姓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竹子还在,那种美味却怕是再也难得。
北京有句老话:“成不成陶然亭,散不散紫竹院。”60、70年代生的人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许多人也坚持地认为,情侣一旦去了紫竹院,分手是必然结果。《非诚勿扰2》中经典的分手典礼便是在紫竹院拍摄,或许冯小刚也是听说了这个传闻有意而选吧。
然而,去过的人无法不承认紫竹院的美,在那附近长大的人也无法忘记曾经的记忆。如今的紫竹院多了许多花种、多了许多植被,也不再让人们湖中游泳、湖面滑冰。过去在湖里扎猛子,在湖面滑冰车,顺着河边去上学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阳光如碎金一般,星星点点。过了季节的粉黛失去了娇羞的粉色,却明媚无比。
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心灵有最好的底片。夏夜的雨声,冬至的雪花,都从紫竹院的水面掠过,皱起一层波纹。冬日湛蓝天空下,关于过去的记忆,跌落在墙角,风吹不走,雨打不散,遥远而温暖。
可能只是一转眼,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些少年已到花甲,紫竹院却依然貌美如昔。湖水荡漾,运河蜿蜒,竹林翠绿,古刹仍存。角落如画,处处似诗,几十年过去,一切都还是美好的样子。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