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18:大上海的城隍庙

      

       去上海城隍庙是必须去的地方,就如同去南京必须去夫子庙一样。

   城隍庙也好,夫子庙也好,人们去这两个地方,初衷都不是去逛庙,而是去逛因这两座庙而繁衍的商业圈。

   一直以来,大上海城隍庙与南京的夫子庙一样,都是这两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方。

   对于可爱的“吃货”来说,在夫子庙也好,在城隍庙也好,可以大饱口福,大快朵颐,让胃口获得极大的满足。因为这里集中了当地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小吃,千里迢迢而来,犒劳一下胃口,想必会为旅途增加不少的快乐。

   可惜的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吃的方面不但挑剔,而且不喜欢鸡鸭鱼肉食品的人来说,此次上海之行,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一种类似暴殄天物的巨大浪费。

   在上海住了几天,经常是饥肠辘辘地满街寻找接近北方风味的饭馆,面对遍地的上海小吃视而不见,唯一可以接受的就是上海的小馄饨。真真的算是可以了,连自己都骂自己太过矫情。


     大上海城隍庙当然有名,差不多每一位到上海的人都要去城隍庙,如果不去,说他(她)没去上海,似乎也不为过。

   虽然我比较喜欢文物古迹,按理是不应该错过的。可是鬼使神差一般,我已经来到庙门前了,居然错过了。错过的责任,应该由第一天到上海乘坐旅游大巴的那个年轻导游来负(这样说,似乎有些不讲道理)。 在车上,那个口若悬河的年轻人,介绍了城隍庙及其周边的景致。

   不知道是城隍庙的城隍老爷怎么得罪了这个导游,让这个年轻人说出了一番这样的话(大意如此):城隍庙大家可以不去,因为这个城隍庙上海人的,城隍老爷保佑的是上海人,他是不会保佑你们这些外地人的。与其排队花钱买票,不如去品尝一下上海的小吃。

   应该说,他的这番话,潜移默化地在我的心里起到了某种作用。

   上海小吃非常有名,世人皆知。说起来不亚于相声里的《报菜名》:叉烧包、鸡腿饭、肉粽、三丝春卷、大排面、蟹壳黄、开洋葱油拌面、荠菜馄饨、南翔小笼、酒酿圆子、鱼丸汤、面筋塞肉、鸡鸭血汤、鱼茸春卷、金腿小粽子、奶黄钳花包、凤尾烧卖、油汆鱿鱼须……太多了,如果我再抄录的话,自己都觉得无聊透顶。

   只是这些诱人的小吃,我一道也不曾吃。前面说过了,我从小就喜欢吃素,很像虔诚的佛教徒。


 

   网上搜到的老照片,这应该是清末时期的城隍庙

   城隍庙的历史很是久远,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元朝。当时上海正式建县,庙址在现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明朝嘉靖年间,上海开始修建城墙,将庙址迁移到现今的方浜路上。按古代民间的说法,人们烧香磕头敬拜城隍老爷,祈求他能保佑一方平安。

   由于城隍庙香客云集,香火旺盛,于是在城隍庙周围便形成了庙会集市。

 


   城隍庙周边的街巷,游人很是稠密。

   接着说城隍庙。所有资料都是从网上搜集的,因为我对这些一无所知。

城隍又称城隍爷,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给上一张照片换个颜色,换一种风格。

   继续说城隍庙。如今上海这座城市到处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隍庙仍然保留着上海的历史和文脉。有这样一句话:有城隍庙上海就有七百年的历史;没有城隍庙上海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因为城隍庙上海这座城市的根。


 

   街巷里多是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这是一家店铺橱窗摆放的面具,除了京剧脸谱,还有一些近似傩戏的面具。

   据老上海人回忆,“白相城隍庙”是上海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活动,城隍庙也因此成为上海年味最浓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记忆已经渐渐淡去,但传承至今的元宵灯会依然红火。每年的元宵节,城隍笙歌灯彩,一派欢乐景象,所以有人说:“南京路外滩的灯再亮,也取代不了城隍庙的元宵灯会”,可见城隍庙上海百姓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白相,吴语词汇,游玩的意思。这个词我不陌生。

 


   店铺鳞次栉比,游人络绎不绝。

   城隍庙堪称小商品王国。上海人家里日常需要的小用品,都可以在城隍庙买到,因为这里应有尽有。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商品。许多老上海人回忆,如果你家里装油盐酱醋的瓶子缺了瓶塞,就可以在城隍庙瓶塞大王的店里买到,各种尺寸都有。如果衣服缺了纽扣,可以在纽扣大王的店里买到。总之,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城隍庙里买到。因为如此,上海人对城隍庙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行走在城隍庙街巷内的时尚少女。上一张照片的局部放大。

 


    城隍庙上海的美食城,它汇聚了上海滩上各种好吃的特色点心。尽管它的小吃多是大众化的,但这里也有高端的小吃点心。

   图片上的这家名为绿波廊酒楼,被誉为元首饭店,曾经有40多位外国元首做客绿波廊。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就在这里品尝过点心。据饭店里的工作人员说,这家饭店至今还保留着宴请西哈努克亲王的菜谱。

 


   上海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一样,不仅仅是指两座庙的本身,实际上是指由两座庙的香火旺盛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圈。

   在上海,人们去城隍庙,不是去进香祈福,而是去购物、品尝小吃,或是“白相”。

 


   据老上海人回忆,过去的城隍庙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猴子耍把戏、山东人卖拳头、还有“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就是拉力机,玩的时候要用力往上拉,上面的灯泡会亮。最高的一盏灯在武松的帽子上,如果谁能把这盏灯拉亮了,就会赢得一片喝彩声。除了这些好玩的,还有一种“拉洋片”,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前面说的那几种,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不过“拉洋片”还存在,就是这张图片上的“西洋镜”。

  

 

    这段文字摘自一篇报道: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大箱子看着什么,箱子上面“梦回大清”四个字显得十分显眼。古朴的店里面站着一个民清时期打扮的中年男子,他一边敲打一边说唱着。敲打之间,不觉已过12年,即使刮风下雨,他依然坚持“拉洋片”,坚持将这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照片上的男子叫石卫华。受祖父、父亲的影响,石卫华从小就喜欢拉洋片。2002年,25岁的石卫华开始坚持拉洋片,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上海复兴传统民间艺术西洋镜的人。除了去开孩子的家长会外,他每天都坚持拉洋片,从未间断过。

   我在电视上见过这个人,好像是在一档选秀节目上,当时的他就是这样的打扮。

 

 

   图为老照片上城隍庙的拉洋片。

   一个柜子,上面有三四个小孔,前面一条长凳。摊主边敲锣边唱:“神奇不神奇,外看一张皮,内看一重天。齐天大圣孙悟空降妖除魔,显神通。举起如意金箍棒,三次怒打白骨精。看到没有,妖怪被打显原型,神奇不神奇?”小孩子走到这里就不肯走了。

 


   一群“小记者”拦住一对青年男女游客,进行采访。

   孩子们一样的服装,一样的双肩背,背包上有“访问挑战”四字标识。


 

 

    瞧这个如邻家女孩一样亲切的小姐姐,满脸灿烂的笑容,俯身接受孩子们的访问。

 


    城隍庙周边的仿古建筑很有特色,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与远处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趣。

 


    每座建筑都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这座“华宝楼”,我理解是“物华天宝”的意思。

 


   这些建筑与一般的仿古建筑不太一样,气象万千,宏伟壮观,尤其是飞檐,风格显得有些“张扬”,有振翼欲飞的气势。


 

   这是老照片上的城隍庙。清末时的城隍庙,同样很热闹,也有雕梁画栋的建筑,只是没有现在的宏伟华丽,稍显破败一些。

 


   老照片上的城隍庙。旧时的城隍庙前,有众多的小吃摊,一家挨一家,而且都有客人光顾。

   “我记得在庙门口两旁边搭有帐篷,里面有馄饨、汤团、排骨年糕,反正你讲得出的东西都有得吃。”一位老上海在回忆旧时光时这样说。他所描绘的情景,与这张拍摄于清末的老照片上的情景非常相似。

 

 

   城隍庙的小吃是随着城隍庙庙市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历史的岁月中,随着大量移民涌入老城厢,他们也把各地的风味小吃带进了城隍庙。逛逛城隍庙,吃吃小点心,成了上海人昔日春节里的一种世俗乐趣。

 

   来自四面八方的背包客,来到城隍庙,拍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用手机记录大上海城隍庙的繁华。

 


    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整理时突发奇想——把照片的下部分裁剪下来,觉得有几分《清明上河图》的意思。

   觉得人物有些小,于是又裁为三截。

 


    为什么这么做?

 

 

   有时怎么做自己都说不清。

 


     或许是整理照片腻了,或者完全是出于无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2018:大上海的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庙词条  上海  上海词条  2018  2018词条  
旅游

 江南小三峡

陪苍梧兄去南京溧水,事毕返程,当地朋友们推荐去溧水天生桥景区游览。景区距县城仅3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导游介绍,景区内的胭脂河,是明朝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