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干货收藏:中国100座古桥(下)

五十、连城永隆桥 位于福建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口。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距今已600多年,是闽西尚存的古屋桥中最古老的一座。长85米,宽6米,4墩5孔,桥面遍铺鹅卵石,桥上建桥屋,桥面分设24楹穿枋架构,屋面筑有3个两层杰阁,雄伟壮观。

五十一、连城云龙桥位于福建连城罗坊乡下罗村口,建于明崇祯7年(1634年),乾隆37年(1771)重修,距今已经有382年历史。桥长81米,宽5米,高30米。雄奇秀丽,造型优美,魁梧雄伟,宛如卧龙蛰伏在青岩河上,常有云雾缭绕,故名“云龙桥”。

五十二、满城方顺桥 (国7-0753-3-051)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因在方顺店附近而得名。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据民国《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

五十三、沧州登瀛桥 (国7-0754-3-052)坐落于河北沧州西15公里杜林镇,是横跨于河支河上的三孔敞肩拱形石桥。该桥始建于公元1594年。桥长66米,桥面宽7.8米,每孔跨径11.3米。中拱上顶两侧各有一龙头石雕,探出桥体,张牙瞠目,若呼之欲出;左右两大拱之上各有一石雕狮子头,暴目裂眦,神态凶猛;两小拱的拱顶各有一摇头探尾的神水兽;桥面石栏、石柱上是目不暇接的浮雕画面和姿态各异的石猴等。

五十四、襄垣永惠桥 (国7-0790-3-088)位于山西长治襄垣县北,俗称北关桥。据清乾隆县志载: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1838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及附属文物五龙庙山门、正殿、乐楼。拱券两侧正中龙门石上采用深、浅浮雕手法各雕“四爪升龙”三条。桥面两侧有望柱、栏杆、石栏板装饰。

五十五、同里思本桥 (7-0949-3-247)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辽浜村,跨市河,俗呼思汾桥。东西走向,单孔拱型结构,除石阶改为花岗石外,其余均为武康石,拱券以分节并列法砌筑,顶宽1.85米,堍宽1.90米,长22.50米,矢高4.50米,跨泾9米。其矢跨比率恰为1:2,拱圈呈半圆形,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合成整圆。波光粼粼,秀丽异常,全桥除栏板已失,石阶经后人整修时部分更换。

五十六、七都东庙桥 (国7-0950-3-248)位于吴江市七都镇东庙桥村横沽塘。建于南宋绍定年间。梁式三跨,东西走向,全长21.5米,堍宽2.75米;中孔跨度4.6米,高4.31米。全桥除民国年间维修时增置的花岗石栏板、望柱,更换的花岗石桥面石,以及古代修缮时金刚墙杂入得青石外,梁柱、底盘、石级等均为宋代武康石原物。

五十七、苍南护法寺桥(国7-0994-3-292)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望里镇护法寺村内河之上,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为三孔梁式石桥。桥呈东西走向,长10.3米,宽2.3米,通高3.9米;其中中孔净跨3.75米,左右两孔净跨2.25米。桥面以石板铺成,中孔北侧石板上刻有“时元祐三年岁次戊辰十二月癸酉朔初二日建”题记。

五十八、瑞安八卦桥和河西桥(国7-0999-3-297)位于瑞安市陶山镇陶峰村。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二墩三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跨陶溪。全长25.4米,阔2.35米,中孔净跨6.42米,左、右孔净跨5.2米。桥墩每墩设方柱5根,桥面铺桥板石五条。中孔主墩两侧有副墩,每排五根石柱,上架搭石梁一根,分流并增加桥的稳定性。传说为广东提刑张声道捐资建造。

五十九、建德西山桥 (国7-1001-3-299)位于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梓洲村的西山桥,为南宋时期桥梁,距今已有743年。留有“咸淳岁在乙丑”的题记。西山桥是一座条石折边单拱桥,全长18米,宽3.7米,高5.5米,拱跨度11米。桥面是用石板铺接而成。拱是以石条用联锁式砌法,桥呈五边形,第边以6根竖向石条上顶2根横向石条为一组,共五组,38根石条构成拱架,然后用青石铺砌而成。

六十、徽州北岸廊桥 (国7-1067-3-365)落座于徽州歙县北岸棉溪河上,建于清代中叶时期。该廊桥系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

六十一、福清龙江桥 (国7-1072-3-370)位于福建福清海口镇,横跨龙江下游,长480米,宽5米,花岗石梁式结构,坚固凝重。历数百年风雨剥蚀,仍如长虹横卧于烟波淼淼的龙江入海口。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人惠鄙、守恩等倡议造桥。后乡人林迁、林霸、陈侈、僧人妙觉等继续募缘建造,宋宣和六年(1124年)建成。

六十二、莆田宁海桥 (国7-1075-3-373)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古为宁海渡,故名宁海桥。宁海桥初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由于溪海在此处汇流,建桥工程十分艰巨,自元至清,300多年间六建六圮。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第七次修建,历时15年才建成功。是一座势如长虹、凌空飞架的大石桥。

六十三、宜丰逢渠桥 (国7-1104-3-402)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的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处。该桥建于宋召五年(1098),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经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 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疑皆相通。

六十四、抚州万年桥 (国7-1117-3-415)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城东北五里的武岗山下,横跨盱江两岸,全长411米,桥高10米,桥面宽6.3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孔,24墩。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

六十五、安远永镇桥 (国7-1124-3-422)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西的新龙乡江头村甲江河上,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僧人欧阳融六慕化建造。永镇桥是江西省现存罕见的石墩木梁悬臂式廊桥,它的这种介乎于梁桥与拱桥之间的结构形式,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从石墩木梁桥向石墩石拱桥发展的过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六十六、平阴永济桥 (国7-1146-3-444)原名浪溪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因此古今驰名。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以木一空,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

六十七、大汶口明石桥 (国7-1152-3-450)北起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修建,故名“明石桥”,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被大水冲毁,当时的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进行义修,故又称为“姜公桥”。现存石桥净长221米,桥呈S型,桥宽2.5米,有65个桥孔,66个桥墩,桥孔长度不一。

六十八、泸县江安桥位于四川泸县黄桷冲,建于清代,为七孔六墩石墩石梁平板桥。桥梁两端第二桥墩上各雕有龙头。两龙头造型奇特,突出的特点是:额顶中部呈脊状高突和龙眉呈乙状旋纹,这种造型在泸县龙桥中独无仅有,两龙头形态不拘一格,雕刻大气精美。彰显龙的神、气、灵。在泸县,许多石板梁桥上都有龙等雕刻,这样的龙桥在泸县有170多座。

六十九、梅州砥柱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桃尧镇深山老林里,160年的古石桥仍架在松源河上,俗称马鞍桥,大小桥孔四个,整条桥呈弧状,桥长200米,宽仅3米,两边拾阶而上,只有桥中央是平坦的。

七十、信阳永济桥 (国7-1189-3-487)又名万金桥。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南,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南北两街。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凿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

七十一、道通文星桥 (国7-1262-3-560)文星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占地面积一百五十平米,无墩,无拱,不跨溪涧,立于平地的亭阁式木结构。桥东头为双肩庑殿顶扇形门坊作入口,桥西头为单檐庑殿顶八字门坊作出口。出口处沿青石台阶,上登至南岳庙。桥中部建重檐歇山顶楼阁,小青瓦覆盖。桥廊临村一侧用打制成规格的青石板砌成石墙,挡风遮雨。

七十二、永州广利桥 (国7-1263-3-561)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塘夫乡)花桥村的印水河之上,是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清代古桥,以其独特的“金脚、腰” 风雨桥造型,充分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七十三、东安斩龙桥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老街,宋代斩龙桥,梁拱如虹,倒影如月,古藤缠绕,美景如画,令人叹服。长56米,宽2.2米,高4米,因桥上刻有手握利剑的斩龙王而得名。2005年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吕芳文、郭辉东发现桥上碑刻女书5行、4列,20余字和字痕,已能辨认出“东”“分(婚)”“大”“笑”等4字。

七十四、灞陵桥 (国六-V-199)位于甘肃省渭源县,伸臂式木拱廊桥,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既济行人,复通车马”。

七十五、富川风雨桥群 (国7-1286-3-584)瑶族元明时期从湖南迁入广西贺州,明代已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现主要分布在都安、金秀、巴马、恭城、富川等瑶族自治县。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地区多为山区丘陵地带,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瑶族聚居地的村寨周围,树木葱郁,风景秀丽,民居多以干栏式建筑为主,风雨桥是瑶族地区有特色的公共建筑。

七十六、龙南太平桥 (国7-1122-3-420)位于江西龙南县,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该桥始建于明末清初,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长50米,宽4米,通高17.2米。造型奇特,四拱重叠组合,上有四通凉亭。

七十七、合浦惠爱桥 (国7-1289-3-587)惠爱桥原名金肃门桥,俗称旧桥,位于广西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惠爱桥的桥梁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在广西属首创,在全国也属罕。惠爱桥为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桥墩幄上,桥墩旁还设有砖砌弧拱式泄水孔,桥全部为木质结构。

七十六、黔东南金勾风雨桥 (国7-1367-3-665)位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往洞乡增盈村金勾寨脚,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1992年重建,重建后的风雨桥面十阔,间长33.60米,宽4.75米。桥屋中部抬升为五层密檐鼓楼楼冠,北端从第二间起南端从第一间起抬升为歇山式五层密檐屋顶,其于部分屋顶为单檐。长廊外侧半装木板,两端桥墩用片石和鹅卵石垒砌。

七十九、沘江古桥梁群 (国7-1382-3-680)在大理云龙县的沘江上,有100多座古桥梁,千姿百态。他们的主要桥梁包括:彩凤桥、通京桥、永济桥、炼场坪桥、关帝圣君桥、双龙桥、中州桥……横跨在沘江上,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镇顺当村,桥长39米,跨径27米,宽4.7米,高11.3米,是明朝崇祯年间修建的。

八十、禄丰星宿桥 (国7-1389-3-687)星宿跨于禄丰县西门外的禄衣河(又称星宿江)上,俗称"西门大桥"。康熙《云南府志》云:因河水"渊深莫测,众石垒落,状如列垦,故称星宿桥"。"坝桥星影"曾是昔日禄丰八景之一。桥西有大型石坊1座,上雕瓦檐斗拱,冲间嵌有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修建星宿桥碑记》石刻,共9通。碑文详细叙述建桥始末和名人题联。

八十一、禄丰丰裕桥 (国7-1389-3-687)又叫做飞虹桥、利济桥,为五拱石拱桥,1958年开辟为公路桥,据说1985年曾经进行过测试,可以承载十吨汽车,50吨挂车,现在看来没有限重,大小车辆鱼贯穿梭。丰裕桥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康熙年间重建,后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再建,次年建成至今。古桥长116米、宽度为8点6米、单孔跨度为12米。

八十二、赤水桥上桥 (国7-1442-3-740)又名赤水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是渭南市和华县的分界桥。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后因洪沙拥塞桥孔,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

八十三、韩城毓秀桥 (国7-1444-3-742)桥南北走向,桥体全部用花岗石条砌筑,共有10个拱形桥孔,长180米,宽4.5米。墩呈梭形,桥面呈弓状,石缝间嵌铁锭加固,两旁为石栏,望柱东有101个,西有99个,柱头雕饰瓜果,栏两端各设置象征守护卫的头戴风雪帽的石人坐像。每孔桥孔的正中各有一石雕龙头,雕刻工艺精美生动。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八十四、沙溪玉津桥位于云南大理剑川县沙溪,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来几经坍塌和战火破坏,1931年民众募资再建古桥,白族著名学者赵藩为玉津桥的重修专门撰写了《修桥募引》。桥长35.4米,宽5米,高6米,石柱石板护栏,拱顶上有石雕鳖头,护栏尽头有四只“娃娃鱼”石雕。

八十五、横塘彩云桥位于苏州市郊横塘镇,跨越京杭大运河,始建无考。桥身东西走向,东端引桥折北,与长堤相接,由此经驿亭去胥门;西端引桥南北落坡,向南步人市镇。三孔石拱桥全长38米,中宽3.7米,中孔净跨8.5米,矢高5.6米。东次孔设有纤道。因大运河拓宽,1992年迁建此桥于胥江上。

八十六、龙津风雨桥位于湖南省芷江县,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建成,多次修复,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长146.7米,宽12.2米。

八十七、广州云桂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内,俗称小港桥、尚书桥。明朝何维柏(1510~1587)建,上面刻有“云桂发祥”四个大字。清宣统三年(1911),河南士绅又集资重建。桥宽3.38米,长32.2米,共38级台阶。

八十八、罗江太平廊桥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长150米,11孔。始建于1755年,1764年重建,1802年又重建。

八十九、黎川横港桥和新丰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城日峰镇,横跨于社苹河汇入黎河的入口处,与新丰桥几乎形成直角,因而有“双龙饮川”之说。始建于宋戚淳年间(1290),清乾隆二年(1737)改建。三孔石拱桥,长40.5米,宽4.8米,桥高7.9米,圆拱形石墩桥体,桥上建有砖瓦结构亭宇,石门石窗,桥亭两端石门之上均有“横港桥”石刻题字,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时由县籍书法家陶思侃书。

九十、佛山龙珠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山禾仰村,俗称三眼桥,两墩三孔,由红砂岩和少量花岗石壁拱砌成。长32.3米,宽3.4米,高5.5米,台阶东西走向,东砌阶有17级,西砌阶有18级,两边各有桥栏26个,雕饰图案花纹护栏。清嘉庆建。

九十一、阳朔遇龙桥桂林境内共有古石桥210座。位于广西桂林阳朔县城北遇龙河上游,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为虹式单拱石桥,条石错缝起拱,干砌。桥长36米,宽4.2米,高9米,造型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是广西名桥。

九十二、阳朔富里桥位于广西桂林阳朔,距阳朔县城12公里,遇龙河上游,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单拱料石结构,长30米,宽5米,高10米,距今600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

九十三、阳朔仙桂桥位于广西桂林阳朔遇龙河上游旧县城址南三百米处,当地人称旧县桥。宋宣和五年(1123年)建,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距今八百多年。桥拱内镌刻铭文:岁次癸卯宣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丙子朔甲时建架新券石桥一座。

九十四、黄姚带龙桥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重修。黄姚古镇,一本被遗忘的千年诗集,桥多牌坊多门楼多对联多庙宇多。

九十五、和顺双虹桥位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村头,小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拱桥跨河而建,形似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建于清道光年间。两桥造型精美,桥畔绿柳成荫、红莲映日,村妇捣衣,群鸭戏水,恬美宁静。

九十六、昌平朝宗桥又名北河沙桥,位于北京昌平县城南10公里。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

九十七、泸定桥 (国一-I-22)又名大渡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跨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九十八、衡水安济桥 (国7-0761-3-059)又名衡水石桥或衡水老桥,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胜利东路,东西横跨滏阳河上。东西走向,于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公元1766年)建成。

九十九、五家寨铁路桥 (国六-V-180)亦称次南溪河铁路桥,又称为弓弩手桥、人字桥,是滇越铁路线一座肋式三铰拱钢梁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乡五家寨四岔河大峡谷,波度箐站与倮姑站之间,该桥是滇越铁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研究滇越铁路及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被列入《世界名桥史》。

一百、兰州黄河铁桥 (国六-V-197)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铁桥建成之前,这里设有浮桥横渡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镇远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铁柱一根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干货收藏:中国100座古桥  古桥  古桥词条  干货  干货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收藏  收藏词条  100  100词条  
旅游

 乌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吃完了从小巷里拐出来,只见风口里远远地架了一只煤炉,冒着青色的烟。被风化得很淡的烟里,隐隐飘着木片的清香。站在风里,有一丝恍惚。  忽然想起第一次去乌镇时,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