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路有轨电车Pohořelec 站下车。穿过马路看到一座乳白色的建筑: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 Monastery/Strahovsky klaster)。这座修道院创建于1143年,一开始是木结构建筑,后来逐步用坚固耐用的石材改造代替。
大门上有普雷蒙特雷修会的创始人圣诺贝特(St.Norbert)的雕像。
1258年,这里曾经遭到过一次火灾,随后被完好修复。1420年的胡斯战争期间,这里遭到过严重的破坏和掠夺,藏书,文献,家具都被烧毁了,修道院自次一蹶不振。一直到1586年,时任院长JanLohelius,提升了在白衣修士会当中的地位。1612年,JanLohelius的出色才干使他晋升为布拉格大主教,修道院继任的院长Kašpar Questenberg继续着前任院长留下的工程,主持完成了修道院的修建。1627年时,白衣修士会创始人圣诺贝特的遗物从德国Magdeburg被移送到了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并且从此之后一直安放于此,可见当时修道院在修士会中的地位。他的继任者Kryšpin Fuk院长任职期间,瑞典军队破坏了修道院,于是后面的几任院长又致力于设施的修复和扩建。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神学图书馆隶属于斯特拉霍夫修道院的一部分,整座建筑包含了建于1794年的哲学室和建于1671年的神学室两座巴洛克式的图书馆。
入口处保存在玻璃柜中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书籍。Strahov手抄本是该系列中最重要,最美丽,最珍贵的书籍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书籍之一。
神学图书馆
房间里最重要的物品之一是圣约翰福音传教士的晚期哥特式木制雕像。在他的左手,他拿着一本真正的“腰带书”。这些腰带被用作珍贵物品的携带箱,在这种情况下,书籍,人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旅行,阅读普通民众。精美的缝合和缝制的腰带雕刻描绘了在中世纪地区保护书籍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创造它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把它们带出图书馆的武器时你必须要小心。
图书馆中间还安放着若干个地球仪和天体仪。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超过2万余册,其中入口对面的那面墙上放的都是各种版本和语言的圣经。
1670年,哲学家兼神学家Jeroným Hirnheim成为了修道院院长,他精通墙面装饰与浮雕。内部的穹顶壁画则由他绘制而成。
总共包括了18个大场景和5个小场景。
描写着关于智慧、知识、教育为主题的画面。
另一位建筑师SiardNosecky还用拉丁文在每个场景的下方写上标注,比如:知识具有挑战但实用无穷;智慧比权利和力量更有用;智慧掌控一切虔诚紧随而至。
哲学图书馆
18世纪晚期,修道院由院长Vaclav Mayer接管,他决定在原先谷仓的位置建造一个新的图书馆,于是哲学图书馆就诞生了。
这个图书馆由意大利建筑师JohannIgnaz Palliardi设计建造。这里5万多册海量藏书的主题包罗万象:科学、历史、语言、法律、自然科学无一不全。
图书馆长32米,宽10米,高14米,最顶端的书架只有通过房间两个角落的螺旋扶梯才能到达,扶梯表面还绘制了假书的样子,十分隐秘。
扶梯。书架是镀金木材,雕刻装饰。整个红色的使用与“神圣”有关,因为这些书被认为是当时最神圣的东西。货架上方是木制装饰品内的镀金树木雕刻装饰。这些功能是一种早期的卡片编目系统。木制装饰图中的图片指出了下面书架上存储的文献类型。
这幅名为“人类灵魂发展”的作品描绘了人类在科学和宗教领域取得的成就,它揭示了智慧文明的启蒙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的发展。画面中间的是上帝,它周围围绕着象征各种美德的圣人和天使。画面的左边描绘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绘有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 Great)和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还有苏格拉底(Socrates)、第欧根尼(Diogenes)、德谟克里特斯(Democritus)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右手边绘有科学进步的代表,包括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等。靠近入口一侧的画面上画着亚当和夏娃(Adam&Eve)、该隐和亚伯(Cain&Abel)、诺亚(Noah)、摩西(Moses)、所罗门(Solomon)、大卫(David)。
大厅尽头处上方的画面呈现的是圣经新约中使徒保罗(St.Paul)接受神明召唤的场景。右下方角落里的是捷克的皇帝圣瓦茨拉夫(St. Wenceslas),手拿雄鹰旗帜,边上是他的祖母,圣路德米娜(St. Ludmina)。边上有五位神父摸样的人,其中四位是西方教会四泰斗:圣安布洛斯(Ambrose)、圣杰罗姆(Jerome)、圣奥古斯丁(Augustine)和教皇大格雷高里(Gregory of Nazianzus),剩下那位就是这个图书馆的建造者VaclavMayer院长。他的右边促膝而跪的是另两位圣人:一个头顶有五颗金星的人是投河的圣约翰(St.John of Nepomuk),一个是圣诺贝特(St.Norbert),白衣修士会的创始人。
走廊展示了埃本伯爵的收藏。
走廊的穹顶。
修道院模型。
前段有动植物标本等。
标本。
标本。
中段是一些藏书展览。
此本书比捷克国家本身早,可追溯至860-865。福音传教士的全页图纸有980到985之间。其中包含的插图是由奥斯曼帝国的一些伟大的书籍插图大师绘制的。
在中世纪,在印刷机之前,将文本写入书籍的唯一方法是手工编写。这主要是由蒙克斯的命令完成的。由于这些圣经和圣墓是手工制作的,所以它们非常昂贵。但它们不仅仅是单词; 它们是艺术品。
末端有一些油画和雕塑。
雕塑。
雕塑。
油画。
油画。
末端有一些东方的文物藏品。
1180年左右装饰有四个珐琅罗马式雕刻和六个大红色和白色水晶。还有一个基督在十字架,圣母和圣约翰的雕塑,以及四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福音传教士奖章。
东方的文物藏品。
东方的文物藏品。
从斯特拉霍夫修道院俯瞰布拉格。
罗瑞塔(Loreta Praha)的名称来源于意大利朝圣胜之地洛雷托市(Loreto),这栋布拉格所有天主教堂中最精致的建筑建于1626年,教堂正门为巴洛克式,其上天使雕塑由布拉格名家丁岑霍费(K. I. Dientzenhofer)塑制。
进入中庭,南侧是脚踩月球的无玷圣母雕像。
北侧是手持十字架的基督雕像。
正中是圣屋。它是这里最早建成的部分并率先完成祝圣。传说天使将圣母在拿撒勒的住处搬到了意大利南部的洛雷托(Loreto),那里出现了欧洲第一座圣屋。此后欧洲各地纷纷仿建,都起名叫洛雷托,捷克语发音为罗瑞塔。
外墙上最初为壁画,17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意大利人G. B. Cometa(1620-1687)重新制作了浮雕,描绘出圣母玛利亚的一生。浮雕起点在北侧,逆时针依次为北墙左侧门上方的圣母诞生。
北墙右侧门上方的圣母订婚。
西墙窗户上方的大天使加百利向圣母报喜,窗左的圣母拜访伊丽莎白,窗右的圣母前往伯利恒登记生子。
南墙左侧门上方的耶稣降生和牧羊人来朝拜。右侧门上方的三博士来朝。
东墙上方的圣母升天和下方的天使将圣屋从拿撒勒搬到洛雷托。各墙面主画面之间的下层雕像是旧约中的先知;上层为预言家,他们预言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降生。
圣屋内分两部分,外间是供人朝拜的地方,里间供奉着圣母子雕像,据说部分砖石取自洛雷托。
在隔板上方可以看到资助人洛布科维奇家族的字样。
墙上有圣家庭的壁画。右侧。
左侧。
周围的拱廊。
教堂内部极其华丽奢华。
主祭坛。
巴洛克式壁画、天顶画也出自丁岑霍费之手。
布道台。
布道台顶上雕塑。无玷圣母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天使。
东西两侧各一个圆顶穹顶。东侧。
西侧。
管风琴上飞满了天使,上方的天顶画也色彩缤纷。
二层是博物馆。
教堂的珍宝馆,保存着各种珍藏的圣器。
其中最著名,最珍贵的钻石圣体器,又称“布拉格太阳”,是维也纳宫廷金匠17世纪末费时三年多于1699年制成。以金、银为底,镶嵌着6222颗钻石,令人叹为观止。在捷克是仅次于王冠的无价珍宝。
特写。
王冠。
圣杯。
特写。
珍宝。
罗瑞塔举世闻名的排钟楼:其30组钟每隔1小时便演奏一首献给圣母玛利亚的歌曲。这处钟楼最早奏鸣的时间为1694年,最特别的是其排钟键盘任意曲调都可演奏,因此常有音乐家为其音乐会而利用此独一无二的机能,如莫扎特、李斯特。而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如今罗瑞塔也会举办排钟音乐会。
捷克斯洛伐克第二任总统爱德华·贝内什纪念碑。
查泽尼宫(Cernin Palace),目前是捷克共和国外交部。
从这里沿乐瑞陶大街(Loretanska)向东,乐瑞陶大街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大街两侧的建筑都是彩色的,因为能给给摄影爱好者更多的创作空间,加上多为大块的鹅卵石道路,边上就是巴洛克建筑,更能凸显中欧街道的迷人风景。
一路东行,1541年建成的马丁尼兹宫Martinicky palace。墙上的装饰画描绘了《圣经》旧约中约瑟的故事。
到达城堡广场。广场西侧托斯卡纳宫(Toskánsky palác)是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建筑,始建于1690年,取代了属于Lobkowitz的几座较小的房子。1718年,未完成的建筑被托斯卡纳公爵夫人收购,终于完成,托斯卡纳宫由此得名。
广场南侧自西向东:依次是:是17世纪建造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
施瓦岑贝格宫。施瓦岑贝格宫建于1541年布拉格城堡大火之后的1545年-1567年,最初属于Lobkowicz家族,1719年归属施瓦岑贝格家族。这是布拉格最早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建筑表面绘制了立体图案,仿佛突出的石块,这种兼顾美观和经济的装饰方式我们后来在捷克其它地方也看到了,估计是当年比较流行的做法。2008年起开始用作美术馆。
萨尔莫夫宫(Salmov Palace),当前的建筑重建于1811年。
在萨尔莫夫宫旁是捷克的第一任总统托马斯·马萨里克(Thomas Masaryk,1850年3月7日-1937年9月14日)雕像 。
广场北侧是是总主教宫-阿尔西毗斯科巴尔宫。深绿色的屋頂搭配对称、典雅装饰的白色墙面,展現着沉稳优雅的气度。
城堡广场上新造的各式各样的老爷车,总统府铁栏杆外还有一处古装拍摄点。
广场西侧就是布拉格城堡的正门-英雄门。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在公元第九世纪时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尔塔瓦的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他便在此开始统治他的捷克人民和土地,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几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扩建,不仅保留许多雄伟建筑和历史文物,现今仍是捷克总统的居所。布拉格城堡其实是一大片建筑区域,形成了集教堂、宫殿和庭院等于一身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面积约有7个足球场那么大,创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吉尼斯世界纪录。
景点的套票。票价讯息如下图:
英雄门也称巨人门,由门上的“巨人与神的战斗”雕塑而得名。
巨人与神的战斗。右侧。
左侧。
英俊的卫兵。
坚毅的老兵。
穿过英雄门进入第一庭院。
马蒂亚斯门的上半部分,放置马蒂亚斯皇帝的封号及徽章;挑檐下方,有多个此王朝附属国的徽章。
穿过马蒂亚斯门进入第二庭院。
这是圣十字教堂chapel of the Holy Cross。
科尔喷泉Kohl"s Fountain。建于1686年。
中央支柱底层雕刻着智神墨丘利、火神伏尔甘、海神尼普顿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中层是特里同,顶层为三狮顶球,泉水从狮口中吐出然后逐层落下,充满灵性。
铁鸟笼?实际是一口水井,铁笼防止有人投毒。
穿过拱门进入第三庭院。
圣维特大教堂全称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Václava a Vojtěcha,英文: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Saint Vitus,Wenceslaus and Adalbert)圣维特大教堂的名字里包含了三个圣人的名字,其中放在最前面的圣维特,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十四圣助手之一。他出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公元303年在意大利北部传教时因受到罗马皇帝的迫害而英勇就义,年仅13岁。
公元925年,德国国王亨利一世将保存下来的一枚圣维特的手骨赠送给了当时的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从那以后,这块遗骨就成为布拉格君主世代相传的宝物,瓦茨拉夫一世也以此命名了享誉世界的圣维特大教堂。瓦茨拉夫一世在捷克影响力巨大,死后成为了波希米亚的主保圣人,加之圣维特大教堂的前身是瓦茨拉夫一世下令修建的,所以捷克人就把圣瓦茨拉夫也放进了这座大教堂的名字当中。放在教堂名字最后的是布拉格历史上的第二任主教阿达尔贝特,他曾前往匈牙利、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传教,后在向普鲁士人传播基督教义期间被杀害,葬在了波兰,波兰由此变成大主教区。
圣维特大教堂坐落在布拉格城堡中间,929年建造的圣文塞斯拉斯圆形教堂,是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1060年扩建为为长方形的罗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哥特式教堂,直到1929年正式完工。如从最初的圆形教堂算起,历时千年;如从查理四世下令重建算起,历时585年。期间无数建筑师呕心沥血、前仆后继,将这座教堂雕琢成无比精致的艺术品。 圣维特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布拉格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是历代波西米亚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
尖塔、尖拱顶与飞浮雕,是哥德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因为历经建筑年代过久,后期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
原本教堂的大门是朝南方向的金色大门,门上有查理大帝与4位主要建筑师的半身浮雕,现在已经封闭。教堂正前方被捷克总统宫的建筑和院落所占用,游人只有仰着头观看正面的建筑全景。
弦月窗浮雕。窗上雕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上)、《基督衣旁争论》(下左)和《哀悼耶稣》(下右)。(教堂十大看点之一)
弦月窗下是大门。
巨大的玫瑰花窗。创作于1927年,是用2.7万块花色玻璃片组成的《创世纪》,这件作品内外都可看到。
尖塔、尖拱顶与飞浮雕,是哥德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因为历经建筑年代过久,后期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
北侧后殿,点缀着针头、尖顶、大窗户照明和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划分
东侧。
黄金之窗。
马赛克镶嵌的《最后的审判》,是大教堂最重要的艺术品,创作于1370年,由四万块马赛克拼成。整幅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的上部是耶稣和六个圣徒。下侧左面是开国国王瓦茨拉夫,右面是王后。左图是描绘上天堂,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人们跟随天使上天堂。右图画着由绳索牵着罪人押进地狱。(教堂十大看点之二)
教堂外围的栅栏上,有艺术家的12尊小青铜塑像,上面描绘的是每个星座对应的匈牙利人民从事的劳作。
水瓶座的季节寒冷啊,人们在家劈柴烧火取暖。
到了天秤座的秋季,就是收获的时节啦,看夫妻在一起摘果丰收的景象。
双表盘大钟。从十六世纪就一直安装在那里,是捷克最老最大的巴洛克大钟。一个表盘以小时计,另一表盘以一刻钟为单位,两个钟合一起才能看出具体时间。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样的双表盘大钟。现在是9:30分(教堂十大看点之三)
经过南门,在教堂侧墙上有一组圣约翰罹难的雕塑。
教堂外立面还有很多面部朝下、张开大嘴的人物与动物浮雕,据说这些是用来排放屋顶积水的管道,没想到如此精美细致。。
对面是旧皇宫。两座建筑之间有一个广场。每个正午12点,都会在广场上举行一场士兵换岗仪式。在不被打扰到仪式进行的前提下,观众可以尽可能地靠近他们拍照。
士兵们从旧皇宫出来。
士兵们步伐整齐表情坚定,浅蓝色的是卫兵队,深蓝色的是仪仗队,他们需要穿过拥护的人流并保持平静地进入城堡。
教堂入口。
教堂平面图(candyiscat(来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670848210/))
教堂内部。哥特式建筑的那种森严马上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慑感,让人在粗壮的束柱撑起的高大空间里感觉异常渺小。中殿的座椅区是不允许进入的,工作人员引导游客从左边 通道 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教堂一周进行参观。
阳光照射进来的圣维特大教堂,彰显神圣。
主祭坛。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正上方是一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图案的彩绘柳叶窗。
主祭坛。
侧面看主祭坛上方。
大门方向。
玫瑰花窗。
玫瑰花窗。(教堂十大看点之四)
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费迪南德一世和他的妻子以及儿子马克西米二世皇帝的灵柩。(教堂十大看点之五)
在主祭坛正前方。这是亚历山大·科林和2位荷兰雕塑家于1589年完成的作品。
布道台
主祭坛的南侧,有一座纯银打造的棺墓,棺墓核心的部分由奥地利巴洛克艺术家小费舍尔·冯·埃拉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1693-1742)设计, 维也纳的银匠帮他铸造完成。(教堂十大看点之六)
上方四个小天使扶着紫红色的幔帷。这是1771年时任布拉格的大主教捐赠的。
扶着紫红色幔帷的小天使。
虔诚的约翰手捧带有救世主基督的十字架,眼中充满谦卑和慈爱。
银棺被两个跪着的天使托举着,据介绍这个银棺是可以被打开的,里面确实存放着约翰的遗骸。他脚下的银棺上雕刻着那个古老的传说:约翰正在听王后忏悔。
旁边天使拿着的银盘上有一个舌头的标志,寓意很明显,同时也印证了不泄露皇后忏悔的这个传说。
殿堂四周环绕着21个礼拜堂以及无数圣贤、王公的棺椟。
这座金璧辉煌的礼拜堂就建在929年建造的圣瓦茨拉夫圆形教堂的旧址上。墙上的壁画是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作品,描绘的是圣瓦茨拉夫的生活场景。圣瓦茨拉夫礼拜堂的底部装饰有镀金瓦,上面镶嵌有1354颗半宝石,描绘耶稣受难的壁画可以追溯到1372-1373年礼拜堂的原始装饰。墙壁的上部是关于圣瓦茨拉夫生平的壁画,绘于1506-1509年。在墙壁中央是圣瓦茨拉夫于1373年被处死的雕塑,这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圣瓦茨拉夫雕像,由帕尔莱勒亲手制作。
圣安妮礼拜堂。圣安妮是玛利亚的母亲,礼拜堂壁龛中间就是圣安妮教导小玛利亚的雕像。
抹大玛利亚礼拜堂。
圣西吉斯蒙德礼拜堂,西吉斯蒙德是勃艮第国王,勃艮第人原信基督教的阿里乌派,但对罗马教会友好相待,其在位时(516-524),勃艮第人皈依了罗马教会。
大主教礼拜堂,这里埋葬着红衣主教弗里德里希.施瓦森贝格。
礼拜堂的对面有一尊他的铜像。著名雕塑家米塞尔伯格创作于19世纪末。(教堂十大看点之八)
遗骨礼拜堂。
礼拜堂。
内波穆克的圣约翰礼拜堂,里面存有圣维特的手骨和阿达尔贝特的遗骨。
圣十字礼拜堂,墙上立着十字架上的基督受难像。这里也有一个通往地下墓穴的入口。
玛利亚雕像。
万福玛利亚礼拜堂。祭坛上的雕塑表现了圣母玛利亚生命中的某些场景。左上角的是大天使加百利向玛利亚报喜告诉她已怀上以色列人的弥赛亚;中间的是玛利亚拜访表姐伊丽莎白;右上角为玛利亚在牛棚中生下小耶稣;左下角为玛利亚和约瑟夫带小耶稣到圣殿去见老祭司西缅;右下角为十二岁的耶稣首次在圣殿讲经。
礼拜堂。
施洗者约翰礼拜堂。
礼拜堂。
新主礼拜堂。
830年,摩拉维亚首领莫伊米尔一世建立大摩拉维亚公国,后该公国兼并波希米亚,成为第一个包括捷克族、斯洛伐克族和其他斯拉夫族在政治上联合聚居在一起的国家,与东法兰克王国对抗。博里沃伊一世在开创普热米斯尔王朝后,于公元883年接受了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的洗礼,从而确立了基督教在波西米亚的主导地位。
这大玻璃窗是艺术巨匠阿尔封斯·米沙(Alfons Mucha,1860-1939)创作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玻璃窗作品。(教堂十大看点之九)以“耶稣祝福斯拉夫人”为主题设计的花窗,描绘了天主教在波西米亚的起源。花窗主画面的中间是美多德为博里沃伊一世洗礼,旁边站着西里尔,下方坐着博里沃伊一世的妻子鲁德米拉,她膝前跪着的红衣男孩是她的孙子瓦茨拉夫。主画面左右两边分别描绘了西里尔和美多德的一生。
圣艾格尼丝礼拜堂(kaplesv. Ane?ky)。艾格尼丝(1211-1282)是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一世的女儿。
自左至右:圣艾格尼丝礼拜堂、施 瓦岑贝格礼拜堂和新主礼拜堂。这里埋葬着布拉格教区20世纪以来的几位主教。白色建筑是圣器室。
圣器室。
忏悔室。
皇家讲坛,为弗拉迪斯拉夫四世于1490年请捷克建筑家设计建造。在两个尖拱的交汇处有个戴王冠的双V标志即为这位国王的盾徽。上方栏杆外挂着的盾徽则为当时臣属于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统治的各地区徽章,其中包括匈牙利,因为弗拉迪斯拉夫四世刚好于1490年继承了匈牙利王位,史称乌拉斯洛二世。
圣墓礼拜堂。基督像下方的门可以从教堂内部通往南钟塔,如今已经封闭,上塔需另购票从教堂外部进入。
侧厅。
Leopold Antonín Josef伯爵(1663-1723)之墓,他曾在利奥波德一世发动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任陆军元帅。
十字交叉处。
皇徽。
雕像。
长天使圣米迦勒礼拜堂。
管风琴。
各种彩绘玻璃。彩窗图案大都来自《圣经》,无外乎耶稣受难、三王朝圣、天使报喜、最后晚餐之类的题材,以及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教会里的大小圣人、新约旧约中的各种故事。
鲁德米拉礼拜堂花窗由捷克画家Max ?vabinsky(1873-1962)绘制,上方穿红袍的是耶稣基督,下边的鸽子代表圣灵,再下边则是圣母和众门徒。与穆夏一样,他也采用了极其鲜艳的颜色,让原本肃穆的教堂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氛。礼拜堂的祭坛和雕像由Josef Kranner设计,1960年代制作的马赛克表现的是施洗者圣约翰,墙上挂着卡拉瓦乔绘制的《埋葬基督》。
圣墓礼拜堂玻璃图案由捷克画家Karel Svolinsky(1896-1986)于1928至1929年间创作,表现了仁慈的主题。最顶端的是耶稣基督,紧接着是圣母玛利亚,下边的图案中有向穷人施舍食物,给老人喂水,看望病人和囚犯等表现仁慈的画面。墙上挂着意大利画家Aurelio Lomi(1593-1653)绘制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色彩则以红、蓝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北耳堂。
十字架上的耶稣。比莱克于1899年完成,也是最珍贵的现代艺术品。(教堂十大看点之十)1927年由致力于圣维特大教堂建设的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马萨里克捐献给教堂。但是木板雕塑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围绕十字架上的耶稣像,木雕上的的耶稣像与传统相悖,感受不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反而还觉得很轻松悠闲,与之相对的耶稣像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十字架上的耶稣。
圣维特教堂出来,是第三庭院。旁边有旧主教宅邸,是在11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基础上于17世纪改建而成。旧主教宅邸南侧的纪念碑为1928年竖立,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遇难的捷克人民。它高16米,由整块花岗岩制成,为斯洛文尼亚建筑师Josip Ple?nika设计。
庭院中《圣乔治屠龙》的雕塑为马丁和乔治兄弟1373年原作的复制品,原作保存在城堡展室中。
对面就是旧皇宫,现在的总统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还没有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那时这儿是奥匈帝国的地盘。再远溯一些, 捷克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小王国,当时叫波西米亚;而斯洛伐克则是在匈牙利和土耳其人统治下。奥匈帝国在一战时败亡,1918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 国;1968年改为联邦制;1993年解体, 捷克 、斯洛伐克分成两个独立的国家,建国仅75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就这么消亡了。那么这座圣维特大教堂旁边建于12世纪的旧皇宫,一度是历代波希米亚国王的居住地。
老皇宫(Old Royal Palace)捷克语为Stary Kralovsky Palace,是一座三层的建筑,最初住宅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在九世纪和十世纪时便在布拉格城堡内落成。具体位置并未记载。索别斯拉夫王子在十二世纪时在全新防御工事墙附近建造了全新石质罗马式皇宫。直至今日其古迹还被完整保存于地下。宫殿东侧与1185年落成的圣徒教堂相连。十四世纪上半叶,国王和皇帝查理四世对罗马式皇宫进行了扩建并加盖了一座用于国事活动的高拱顶哥特式宫殿,且在北侧增添了拱形游廊。他的儿子瓦茨拉夫四世又在自己执政期间为宫殿增添了两个相互垂直的侧翼并重建了圣徒教堂。在血雨腥风的十五世纪,这座宫殿整整荒芜了八十年。1483年,国王弗拉迪斯拉夫·雅盖隆返回布拉格城堡并下令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建筑师Benedikt Ried为皇宫增添了恢弘的弗拉季斯拉夫大厅,并在设计过程中将后哥特式元素与新兴文艺复兴式风格相结合。相互垂直的侧翼以弗拉迪斯拉夫的儿子路德维克的名字命名,这也出自Benedikt Ried的设计。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期间,旧皇宫一直是举办加冕仪式和帝国议会的地点,同时亦可作为会议室、办公室和保管处使用。新建筑群位于皇宫西侧,隶属城堡群南部建筑。经历了1541年的大火后,帝国议会和圣徒教堂得以重建。在十八世纪的重建工程中,建筑师又为其添加了特蕾莎翼。进入二十世纪后,城堡亦经历了几次重建。1993年起开始作为展出创意艺术作品的展览厅使用。
入口一进去便是整个旧皇宫的重心,是宏大的拉迪斯拉斯宫。大厅长62米、宽16米、高13米,堪称当时欧洲最大的大厅,足以举行日常仪式、骑术竞技及行进表演。
挑高开阔的大厅建于1486-1502年,长62米,宽16米,竟然没有一根支柱!五个带肋拱顶由精细的金色条石拼成网状花纹,线条流畅,柔润雅致,文艺复兴风格的矩形落地大窗古朴典雅大厅中挂有五顶16世纪的锡质枝状吊灯。如今捷克总统选举和其它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旧皇宫中保存的国王宝座和19世纪的家具。特别是如果和近在咫尺的圣维特教堂里的装饰比较一下,这种反差尤其强烈,看来在欧洲当国王并不是太舒坦的事情,神权大于君权的情况比比皆是。
皇室成员的画像。
盾形徽章的形状和位置决定了地位。
盾形徽章
盾形徽章
权杖、皇冠和圣器。
旧皇宫地势较高,还有看台可以俯瞰旧城,视野极好,适合登高观景。
一眼望去,尽是造型各异的大小尖塔。这座城里的许多建筑都有着一个多少掺合了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式尖顶。大到城堡里那举世闻名的圣维特教堂,小到伏尔塔瓦河上黑色的查理大桥,无不如此。布拉格全城到处都有着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所以它更耐看。
洛布克维奇宫,巴洛克风格,用来摆设国家美术馆的一系列关于波西米亚历史的作品。1755年,在玛丽·特蕾莎皇后的帮助下,建造了这座建筑物。上面写的拉丁文: ?MARIA THERESIA PIA FELIX AVGUSTA POSTTRANQVILLITATEM DOMI FORISQVE ASSERTAM SACRAS HAS AEDES AD MAIOREM DEI GLORIAM DIVINI CVLTVS INCREMENTVM ET NOBILITATIS SOLATIVM FIERI FECIT A. O. R. MDCCLV?
圣乔治大教堂与修道院:920年,弗拉迪斯拉夫一世王子建造了只含一座中殿的教堂,925年用于安放第一位捷克殉道者的遗体。973年在波列斯拉夫二世和其妹女修道院院长米拉达的主持下,教堂被扩大为拥有三间殿堂,三间内堂和两间密室陵寝;几个世纪以来,此教堂一直安放普雷米斯里德皇家成员的遗体,从这点便可证明圣乔治大教堂的神圣性。1142年,教堂经严重损坏,重修工程又延伸了教堂的长度,并加盖了两座塔楼;北塔楼后被巴洛克式围杆围起,而南塔楼在圣母礼拜堂原址。主立面南边有个单独的入口,是内波穆克的圣约翰礼拜堂。
从正门走进教堂。这是一个三通道的大殿,中殿墙上还挂着两幅油画。
北边这幅是17世纪创作的《圣母升天》。
南墙上挂着的则是16世纪创作的《圣乌尔苏拉的殉难》。圣乌尔苏拉(Saint Ursula)是传说中的一位英国公主,她被父王安排与远方的一个异教徒成婚,就在她与11000名女仆乘船远赴他乡途中,突遇一场风暴,把她们刮到高卢的一个港口。于是公主决定在婚前进行一场泛欧洲的朝圣。可怜她们在前往科隆的途中被匈奴人抓获并全部残害。
主祭坛。祭坛上方的壁画已残破不堪,但耶稣的形象仍依稀可见。
主祭坛。
主祭坛正中是鲁德米拉的墓。棺墓外是圣乔治屠龙浮雕
主祭坛右下方是瓦茨拉夫一世的父亲弗拉季斯拉夫一世的墓。
中殿右侧是一个礼拜堂。穹顶上有美丽的绘画。
礼拜堂。
穹顶。上方是教堂的尖顶。
礼拜堂两侧的雕塑。
礼拜堂。
中殿左侧是墓室和墓碑。
墓碑。
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现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
双剑白塔及修道院。
黄金巷是城堡里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这里原先为国王的仆人工匠居住之处,矮小简陋;后来一些为国王炼金的术士聚集在这里,故而命名。
整条街相当精致可爱,具有童话般的外观和柔和的色调,小巧的门和窗,低的屋顶和许多烟囱很受游客喜爱。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现在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二十世纪后,很多艺术家开始陆续搬到这里,寻求安静的环境和创作灵感。1916至1917年间,捷克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居住在22号的陋室里,完成了以布拉格城堡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城堡》。
卡夫卡
门牌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
15号,专门为金匠工作室举办展览的,有文艺复兴时的小书桌,金匠工具等。
17号的花环。
18号是兵器博物馆,展示有大炮,长矛,盔甲,剑等。
盾牌
20号的木制工艺品。
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
沿黄金巷下坡,到了城堡东面的大门黑塔(Cerna vez),黑塔则是12世纪的,14世纪时塔顶有镶金,1541年一场大火把塔顶烧焦而改名黑塔。
广场有一尊达利波雕塑,表现青年犯人渴望自由。其私处被人摸得铮亮。
这里有座天牢达里伯塔(Daliborka)。
步行到地底,阴森森的空间裡面展示有各种古代刑具,看起来怪恐怖的。
而黑塔后方的山崖边,半圆形台阶上称作“布拉格拍摄全景地点”有个瞭望台,这里可以欣赏整个千塔之城,也是拍照的好取景点。
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美景。圆顶是圣尼古拉斯教堂。
左侧是圣多默堂的尖顶塔楼。
真实的伏尔塔瓦河虽然没有交响诗里描述场的那么激昂,却也静谧从容,缓缓流淌在城市的中心。
布拉格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慢慢的展现你眼前!
俯瞰布拉格老城的绝佳位置,一座座红顶黄墙的建筑,仿佛像大家诉说着这座城市延绵不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