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煤山公园有点别致,它既是古文化遗址,公众游园,也是传说中三山不见山的煤山(红山、煤山、棋盘山)。从汝州火车站下车,顺着拥军路北行大约300米就到了。它坐落在广成路和西环路交叉口东南,临着洗耳河,北是广城路,西邻西环路又叫拥军路,南接富民二街,像一轴远古的自然画卷,伸展在汝州市区西边,凭由人们观赏、游览和散心。
这里,交通便利,汝州西客站,客运中心站和客运十二队在其周边。我从老家夏店镇到汝州城,来回必从煤山公园旁经过,司空见惯,就懒得进去。可是,2018年底母亲在汝州市骨科医院治病,陪护之余,我进公园几次,便感触甚深,且有点留恋了。
煤山公园有两个门。从北门进入,感觉到了书香人家,映入眼帘的是绿荫似海,鸟雀争鸣,凉风习习,矗石静静的庭院。笔直的中轴线上,是那古香古色的梅香榭。这组仿古建筑红柱黛瓦、飞檐勾栏、曲折回转、轻盈剔透,像随时奋翅凌空的燕子,刚刚驻足。站北面的小广场,可见主题建筑的廊柱上,书对联一副:风送梅花入座香,月移疏柳过云影;步过亭阁,回望品梅堂,廊柱上嵌对联如下:一杯疏影暗香中,十顷清风明月外。品味楹联的诗韵,赏精致的心形花园,加上秦砖汉瓦的影壁陪衬,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人们在这里闲坐、静读、拉家常,或去观瞻煤山雕塑及文化遗址。
煤山雕塑建在稍高的平台上,像打开的屏风,西面留门连着林间小道,供人出入,东边镶着诗词名言,中间开一长方形窗口,可以看到随风飘逸的纤细的竹子,窗口两边是古朴苍劲的雕像图案与文字介绍。雕像图案展示先人们劳作、收获、生活的场景。阅文字介绍可知,由于古代人类长期居住,而山体地层呈黑灰色,故有“煤山”为名。遗址的绝对年代为夏代,距今4500年,文化性质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煤山类型。它对研究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以及夏代人活动范围有重要价值。“煤山类型”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对煤山遗址历史地位的定证。
顺林间小道前行,观赏奇石、修竹、绿树、名卉,转眼便到煤山遗址前,它正对着公园西门。沿着西门花木林立的道路,向东走过树桩般巨石盆景和徽派月亮门,便是林荫掩映的“煤山”遗址。
略为平坦的公园里,这个土丘算是山了。它像别样的元宝,更像口朝下的半个葫芦,高出地面数米,东西狭窄,北高南低向东南方延伸,涵有“孔雀东南飞”的寓意。其不规则的周边有人工挖的小水沟,水沟里放着散乱的鹅卵石。从北面登山,有两条石砌的崎岖小路,一条向东折曲,进入山顶凌空欲飞的亭子,一条略偏西绕开亭子,两者汇到一起,顺次通向山下。山路两边排列着奇形怪状的大石块,与荆棘杂草浑然,犹如袖珍长城。这便是公园的核心部位了。
20世纪60年代,这一带尚在老城外围,原野上农田棋布,阡陌纵横。据资料记载,首先在此发现遗址的是汝州市一高(时为临汝县高中)的教师周建业。他凭自学的考古学知识和过人的胆识,收集出土物品并分类研究,为保护遗址向中科院写信反映情况,引起学界泰斗郭沫若、夏鼐的高度关注。自1970年起经多次发掘,发现有房基、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蚌器等,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1986年煤山遗址被河南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21.5万平方米,今天的煤山公园只是其一部分。
煤山遗址前,我漫步沉思:这才是真正的故土,数千年来,先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繁华颓为遗迹,遗迹再变都市,不知有多少鲜血抛洒,多少尸骨葬埋,多少官宦沉沦,多少黎民遭殃,才在茫茫世间留下一丘山体,一撮灰土。
不觉走到绮烟亭,看到倡导读书的条幅随风摆动。忽然想起,今日汝州读书会因陈凝老师的精心组织,已成汝州独特的风景,其中,多场活动是在煤山公园成功举办的。周遂记、赵俊杰等名家欣然前往,戮力襄助,其产生的轰动效应,给煤山公园这幅古老的画卷增添了靓丽的光彩!
再看公园里的体育设施,健身场地,剧苑舞池,童趣乐园等等,错列布局,置所适宜;游人如织,欢声笑语盈园,静幽清爽,名树繁花尽在。民众享受着新时代繁荣的发展成果,又有丰富充实的精神文化滋养,美哉如斯!
回过头来,仔细思想,我感觉这景致特奇妙,从北门进来有“梅”,由西门走入有“山”,那便是“煤山”了。诸位游汝州煤山,必不虚此行!
2020年2月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