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小姐一指窗外:“呶,那就是长屋!”睁开眼睛向窗外望去,但见一长溜像火车一样的木楼矗立在河岸旁,在宽阔的稻田和茂密的蕉林掩映下,“长屋”显得浑然天成却又透着丝丝神秘。
马来西亚的“长屋”都是依河而建,因地势不同,有的呈“一”字型,外观整齐;有的蜿蜒起伏,连绵成片。“长屋”长短不等,短的数十米,长的上百米,与附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远远望去,极像一幅静止不动的油画。
据导游介绍,“长屋”的主人主要是当地的伊班族人。我们去的“沙里长屋”有12户伊班族人家,他们的传统式“长屋”用木板建造而成,简单朴素,装饰也极具异国情调,充满了伊班民族色彩。我们的到来打破了“沙里长屋”的宁静。“长屋”居民见有客来访,都热情地下楼迎接,然后把我们让到楼上。进得门来,一脚踏上的便是铺着竹席的“炕”。室内开着大大小小的窗户,通风很好;四面是木板围的墙壁,上面挂着叫不上名字的棕色饰物。屋内正中的横梁上,挂着许多像腊肉一样的食物。“沙里长屋”的主人热情地端上来许多热带水果,并请我们坐在竹席上。
在导游小姐的翻译下,我们同纯朴的“长屋”主人闲聊起来。通过闲聊了解到,“长屋”由高架木桩支起,离地面2至3米,上面住人,屋下饲养家禽牲畜。“长屋”多是竹木结构,以木板或树叶覆盖屋顶,周围有篱笆环绕,以防偷袭。“长屋”的结构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晒棚,主要用来晾晒粮食;二是居室,房间和卧室用木板做墙壁隔开,居住者一般都席地而睡;三是长廊,上有屋顶遮盖,是“长屋”用途最广的地方,既是家庭开会场所、活动中心,又是会客地点,重要的仪式与庆典都在长廊举行。“长屋”主人介绍,别看“长屋”连在了一起,但成员居住是有说道的——住在同一间“长屋”里的人互有亲戚关系。谁家添丁进口了,就在原来“长屋”的旁边再接建一间“长屋”。因此,“长屋”越长,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多个“长屋”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村落。
落日西斜,“长屋”投下一片长长的影子,像一只墨绿的蜥蜴,静静地伏卧在草丛中、茂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