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常的检查保养方法大全
现在的假期只放3天,郊区游、周边游逐渐成为最佳选择。开车自驾也逐渐普及起来,再加上高速免费,这些都成为大家自驾出行的动力。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汽车日常检查保养方法,希望你喜欢。
汽车日常检查保养方法
报警灯检查
作为常规检查的第一步,仪表盘检查是最简单的维护检查项目,车辆在启动中会进行系统自检,如果在自检时发现传感器感应异常或者存在故障,那么车辆报警灯就会亮起,有时候车主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仪表盘上报警灯,看似一点点的疏忽,其存在风险是非常大的。
车灯检查
车灯的检查是最为寻常的检查项目,在车灯检测中,刹车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夜间,刹车灯的识别是防止追尾的关键因素。
刹车油检查
检查刹车油时,需要检查刹车油液面的高度还要观察刹车油的颜色。在检查时会用到专业的仪器,这对一般用户来说还是复杂的,需要请专业的技师操作。
冷却液检查
发动机冷却液,需要在一定里程数时进行更换,根据行驶里程或时间长短来更换发动机的冷却液,因为难以通过目视来判断它的变质程度。如果冷却液变质,其防锈品质就会降低,散热器、管路、软管等将会损坏。
电瓶检查
目前车辆所使用的电瓶多为免维护电瓶,使用可靠是它的优点之一。不过常规的电瓶的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你只需要一个万用表就能检测出目前电瓶的实际电量,在出行时车内肯定会有大功率的车载电器,及时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很有必要的。
轮胎检查
轮胎的检查是出行检查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对胎壁与胎面进行肉眼的检查,查看其表面的老化与磨损程度,轮胎的使用期限大约是4年或者6-8万公里,到达了使用的年限,即使轮胎的侧面没有明显的损伤、表面没有达到磨损极限位置也需要更换,而轮胎的标准胎压一般标注在车辆B柱或者油箱盖内,超过或者低于正常胎压则需要放气或者补气。
机油检查
机油可以说是发动机的血液,检查机油时,第一次是先抽出机油尺用纸巾或布擦干净,将其插入发动机再次拔出后,看机油液面在机油尺的位置是否在MAX和MIN中间,如果机油过少会造成发动机严重磨损甚至拉缸,而机油过多会造成闷火现象的发生。
汽车备胎保养注意事项
1、定期检测备胎
日常保养中或者长途出游前,很少有车主对备胎进行检测,而一些不专业的维修店也经常会疏忽这一点。备胎检测主要是检查胎压和有无磨损和裂痕,在胎纹磨损到磨损标志线之前,要尽早对轮胎进行更换。
2、油品与备胎不放在一起
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而橡胶最怕的就是各种油品的侵蚀。车主经常在后备厢内存放润滑油等油品,这些油一旦沾到轮胎,会使轮胎发生胀蚀,将大大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3、备胎寿命4年左右
很多车主认为,只要把备胎一直放在后备厢里不使用,就可以“长命百岁”,这是不对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车主在爆胎后想更换备胎,但却发现备胎在放置多年后,已严重老化,早已是废胎。其实,因为轮胎是橡胶制品,存放时间太长会出现老化现象,一般轮胎的老化期为4年左右,因此,到4年之后就应该更换备胎。
4、备胎不应长时间使用
备胎因为使用频率低、与地面的摩擦少,而且部分备胎的尺寸会比正胎尺寸小一些,其扁平率、胎宽或轮胎直径都与正常使用的轮胎不一样。因此换上备胎后,四条胎的摩擦系数不同,地面附着力不同,气压不同,长时间使用会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及悬挂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还会使同向的其他轮胎产生摩擦不均匀等现象。
预防汽车漏油故障的技巧
1、重视衬垫作用
汽车静置部位(如各接合端面、各端盖、壳体、罩垫、平面珐琅盖板等)零部件之间的衬垫起着防漏密封作用。若在材料、制作质量及安装上不符合技术规范,就起不到密封防漏作用,甚至发生事故。如油底壳或气门罩盖,由于接触面积大而不易压实,由此造成漏油。
2、车上各类紧固螺母都需按规定的扭矩拧紧
过松压不紧衬垫会渗漏;过紧又会使螺孔周围金属凸起或将丝扣拧滑而引起漏油。另外,油底壳放油螺塞若未拧紧或回松脱落,容易造成机油流失,继而发生“烧瓦抱轴”的机损事故。
3、及时更换失效油封
车上很多动置部位(如油封、O型圈)会因安装不妥,轴颈与油封刃口不同心,偏摆而甩油。有些油封使用过久会因橡胶老化而失去弹性。发现渗漏应及时更新。
4、避免单向阀、通气阀堵死
由此引起箱壳内温度升高,油气充满整个空间、排放不出去,使箱壳内压力升高润滑油消耗增加和更换周期缩短。发动机通气系统堵塞后,增加了活塞的运动阻力,使油耗增加。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因此需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疏通、清洗。
5、妥善解决各类油管接头密封
车用联管螺母经常拆装,容易滑丝断扣而松脱,会引起渗油。更换联管螺母,用研磨法解决其锥面密封,使螺母压紧而解决密封。
6、避免轮毂甩油
轮毂轴承及腔内润滑油脂过多,或其油封装配不妥,质量不良及老化失效;制动频繁引起的轮毂温度过高;车轴螺母松动等都会引起轮毂甩油。因此要用“空腔润滑法(即适量润滑)”,疏通通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