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缺乏服务于儿童的医生和药师,家长给药行为不当也会给儿童带来安全风险。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家长存在儿童给药安全隐患。其中,有72.5%的家长擅自给孩子停药;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34.7%的家长让孩子同时服用多种药;27.4%的家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19.8%的家长将药溶于牛奶、糖水、饮料、粥、汤中。
专家提醒,如服用的药物是对症治疗,如止咳、退烧、平喘,儿童症状消失后可以停药。如果是对病因治疗,如抗感染、抗病毒,特别是服用抗生素时,则应遵医嘱按疗程服用,因为症状消失只是致病菌失去战斗力,并未被消灭,此时停药致病菌可能会复活导致疾病无法根治。
牛奶、果汁等会影响药物吸收和治疗效果,儿童最好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想当然的联合用药将加重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负担,严重时会导致肝肾中毒。
儿童用药安全小常识
为了避免药物对孩子的损害,首先家长应明确哪些药物是禁用或者慎用的:
很多药物在孩子是慎用甚至是禁用的,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吲哚美辛、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地西泮、氯氮革(利眠宁)、利血平、二巯基丙醇、维生素K、亚甲蓝、甲基睾丸酮、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菜碱、毛花苷丙、地高辛、甲磺丁脲、呋噻米等。这些药物对于孩子可能会引起各种长期或者短期的不良反应,除了儿科医生要清楚,家长也要把好关。
虽然,父母们不似医生那样是专业人员,但是父母却不能因此而置身度外。生活中,多做一些“功课”,明确了禁用药物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后,最大化保障孩子的用药安全。你可以:
1、及时向医生说明孩子用药及自身不良反应情况
父母对自己的宝宝最了解,所以用药前应向医生反映以下情况:
(1)就诊前是否曾自行用药。如用,须告之药名、剂量、服用次数及服药后的情况等。
(2)药物过敏史、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肝肾疾病史、遗传因素等。
2、辩证看待药物疗效
药物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而目前,许多基本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的配方,或者在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足够的信息。用于重点疾病的许多药物都不是针对儿童开发的;即使有部分的儿童药物,需求最大的儿童也不能获得。
在不区分成人与儿童用药的同时,滥用药物会产生极大地危害。因此,孩子用药前,父母有必要对药物的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做详细了解。此外,父母应当明确:
(1)世上没有“万灵药”。
(2)不轻信广告,追求贵药、新药。和医生多进行沟通,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
3、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
许多药物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只写“儿童酌减”。那么,该酌何情减多少呢?建议父母根据孩子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用药剂量。
(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需用剂量=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药量×患儿体重(kg)
(2)按体表面积计算:由于许多生理过程(如心搏出量、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关系密切,因此按照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但此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要量×患儿体表面积(m2)
* 孩子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30kg的孩子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的孩子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父母需要做到:不自作主张地增加用药物次数和剂量,以及频繁更换医院,强迫医生更换药物等。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
通常,孩子疾病都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儿科治疗中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可以让药物使用更趋合理,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除了严密观察外,父母应注意增强孩子身体抵抗力,给予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