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们老家对于不干好事专门偷鸡摸狗之辈的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就像地蛆!”可见地蛆之害在农作物上已经是家喻户晓。由于其生活习性藏身于土壤中危害植物的根系较为隐秘,容易造成栽培管理者的忽视。待到发现作物受害时,救治已经晚了一步。地蛆是属于地下害虫之一,故防治难度则高于叶片上危害的虫子,因此使用触杀性农药是发挥不了什么效果,只有使用针性对较强且含有胃毒功能的农药才可以发挥作用。
地蛆,是菌蚊类与蝇类幼虫的统称,又称根蛆。另外,蛆是各种蝇类幼虫的总称,其种类很多。地蛆,会对兰花栽培介质覆盖以下的根、茎与新芽产生危害,有的会从叶柄基部钻入为害,有的从心叶及嫩茎钻入根茎内部为害,有的还钻入假球茎内为害。所造成的创口是有害病菌侵蚀的途经之一,并诱发各种腐病。其成虫一般不会直接危害兰花植株,危害根系与幼苗是它们的幼虫,所以地蛆应列为兰花防治上的地下害虫之一。
尖眼菌蚊成虫与幼虫
尖眼菌蚊:别名眼菌蚊、菇蝇、菇蛆、菇蚊、闽菇迟眼蕈蚊等,属双翅目,尖眼蕈蚊科。形小,似蚊,幼虫取食真菌或腐殖质及兰花根系与假球茎部分。尖眼蕈蚊科成虫的两侧复眼几乎互相接触,翅通常为暗黑色。尖眼蕈蚊属的幼虫乳白色或灰色,在寻食或准备化蛹时列队迁移,行进路线呈蛇形,队伍宽1公分。某些蕈蚊科和尖眼蕈蚊属昆虫侵害兰花植株,造成创面并诱发各种腐病,是兰花致病虫源之一。
体长4.5毫米,翅上8.33毫米。体色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具毛绒,中央至前胸缘片有T字形黄褐色斑,触角黑色,基部处数节为黄褐色,翅膀透明但翅端上方有一灰褐色横带。
果蝇:果蝇科,果蝇属昆虫。约1000种。体型较小,身长3-4毫米。近似种鉴定困难,主要特征是具有硕大的红色复眼。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还要小。雄性有深色后肢,可以此来与雌性作区别。雌雄鉴别方法:雌果蝇体型大,末端尖。背面:环纹5节,无黑斑。腹面:腹片7节。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无性梳。雄果蝇体型小,末端钝。背面:环纹7节,延续到末端呈黑斑。腹面:腹片5节。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有黑色鬃毛状性梳。
果蝇类昆虫由于体型小,很容易穿过砂窗,因此居家环境内也很常见。有些种生活以腐烂水果上。有些种则在真菌或肉质的花中生活。在垃圾筒边或久置的水果上,只要发现许多红眼的小蝇,即是果蝇;果蝇类幼虫习惯孳生于腐殖质上。
果蝇成虫与幼虫
对于果蝇的防治类同于尖眼菌蚊,可采用化学防治:选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脂农药进行复配防治。该药剂的种类很多例如:敌百虫、辛硫磷、乐果、杀灭菊酯等。一般采用浇灌法与喷雾法。
浇灌法: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兑水稀释后,按照平时一样的大水浇淋植株与栽培介质,使药液慢慢浸透。在如是大面积的使用下成虫无法逃脱并且对幼虫与卵都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可以实现标本兼治。
喷雾法;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兑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在成虫出没的地方喷洒。该方法对幼虫与成卵成效不大。
注意事项:在复配农药时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忌酸碱混配,防止出现药害与降解药效发生。
说明1:对于含有乳油型农药稀释倍数低于说明书标识为安全用药,因为兰花的叶片是无绒毛保护的光面蜡质层,乳油型药液容易直接封闭细胞壁的呼吸口,从而产生药害。这与禾科植物叶片上具浓密的绒毛则大不相同,禾科植物叶片的正反面着生密集的绒毛能够顶住药液细颗粒防止封闭细胞壁上的呼吸口,从而避免药害发生。
说明2:在使用乳油型药液加大兑水量降低深度下,还要选择在傍晚气温低时用药,这个时候气温低蒸腾量小,故对兰花的叶片细胞壁呼吸口影响较小,从而避免药害发生。
说明3:在兰花叶片上用药,有机磷农药水乳型安全系数高于乳油型。
不当使用敌敌畏农药所产生的药害
PS:近期在收集有机磷乳油型农药使用反馈发现,有很多兰花爱培者使用敌敌畏产生药害的报道。归结如下:敌敌畏是属于乳油型,在温度高或浓度高的情况下使用极易发生药害。多数显现为于施药后的次天新苗基部发生暗红色渍伤状抽苗,不仔细观察往往会误以为是发生软腐病。在较高浓度的施药下成株亦会发生严重的药害,植株就似被开水烫过一般快速枯死。有机磷乳油型农药乐果在高温与高浓度的施用下亦会发生药害。盛夏来临高温闷蒸环境下安全用药必不可少,希望引起施药者高度关注。
说明:配图大部分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