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5日兰花开始乔迁,于是最早一批搬迁过来的兰花在新环境里安家落户已经有半个月了。我记得当时有一盆独苗的春兰“苍岩素”脱盆换料时孕育出一个肥硕的新芽尚未钻出盆面,昨天晚上浇水后查看时吃了一惊,新芽很壮竟然有4厘米高都快要开咀了,这是否在说明环境很是适合其生长呢?由于近期太忙也不知道新芽是什么时候钻出盆面的,如果按照4厘米以15天平均来算那就是每天是以2.6毫米的速度在生长,对于处在服盆期间的草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让我不敢想象。我曾经做过兰花在快速生长期间的生长记录,那是以每天3-5毫米的速度在递增。那是在服盆已久的情况下才有的快速生长效果,像这样脱盆移动再植不管如何操作肯定会存在一定的缓苗期的,“苍岩素”对新料与新环境的良好适应性让我惊诧不已。当然了,这只是限定在脱盆再植的情况下,如果分株再植肯定是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因为产生创口面需要组织愈合后再行生长。
在地面上营造的新环境与楼顶上的旧环境相比较那是质的提升,地面上昼夜温差大,远比楼顶上要明显得多,楼顶一旦晒热就全部是炽热的炕气,加上阻风的墙体较多,散热并不畅快。另外,楼顶上的混凝土层远离地面根本就无调节地气的作用,又做过防水工序,所浇下去的水沉积难干,这给燥热的夏天加剧了闷蒸作用。而在地面上则大不相同了,这是我以前无法感受到的效果。不管夏日晴天气温有多高,但到晚上兰室内的气温在迅速下降,与外面农田及小山林内的温度一样,带有露水凝聚的清冽之感,那是无尽的凉爽之意,在虫鸣声中亦如梦幻之美!
我在兰花乔迁结束之后的5月27日写了《传统兰花铭品蕙兰继冷春兰续热恰如河东到河西》随笔开篇对最近的工作量作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其中就讲到了兰花新环境的栽培管理与浇水处置问题。由于还有一些配置尚未到位,应急下的管理也只是用花洒接在水龙头上直接浇,有时候使用的是井水,当井水供应不上时就切换到自来水上。每次浇水都是选择在晚上9点之后,这时候气温较为凉爽,大水淋浇过后就什么都没有管,任其叶芯中的积水自干。这样的环境与大自然的旷野一样,无任何的阻挡,风透无阻,散热无限。这是源自双拱顶两侧的24米长条窗以及左右两边2米高24米长塑料布可尽情地打开卷起,全部打开这与露天栽培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晚上每次浇水之后,兰室内犹如室外的山林一样,顿起薄雾状氤氲带点迷幻感觉无比的静美,这与室外的虫鸣以及远处高速公路上汽车轰鸣之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闹中取静,人伫立其中都不愿意离开,何况本就属于山林中的兰花乎!
在蒸腾量大又无闷蒸的新环境里应急式浇水管理,一个兰友不解地与我互动:“似乎又在操作了,尤其用水喷淋不吹风,兰心里水会自然干,纯属误导。”我回复:“我只是针对我的环境在试验管理。”然后他又道:“作为一个多年养兰户,做这样的试验你觉得可能吗?小于十盆试验正常,你这样做一是对兰花不负责任,二对客户不负责任,你钱多呀!”哈哈!他真的是费心了!却忽视了几个先天性的环境问题,我的应急式浇水管理也是在几个特定的保障下才敢于这样做的,新兰室是与室外栽培环境几乎是一样的,这里没有闹市区的那样闷热难散,山野里的风来水去是与密集的城市建筑是大不相同的。其实兰花的生长处在30-40℃,甚至于更高一点温度环境里都没有问题,但不能处在闷蒸中。只要处在30℃左右或以上的闷蒸环境中,则就容易受到有害菌的侵蚀。如果兰花处在容易闷蒸环境里,浇水后必然就要使用人工风力快速吹干,否则新叶芯中的积水易出隐患。
其实兰花的栽培管理是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栽培环境管理上存在微差或大不相同,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没有统一的栽培公式,只要兰花长得好长得壮实就是行。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长好兰花,但是在人工管理上就会不一而足了,谁也不敢去套用一个所谓的标准化模式去管理大田、阳台、庭院、楼顶,以及大江南北天南地北的不同温度带。
关于我的新兰花栽培环境浇水之后需不需要加设风机的问题?今天下午与黄志峰先生胡泽敏先生展开了讨论,因为地面上的新兰室他们是先搞起来,向他们取经有益无误。胡先生2018年下半年新兰室弄好试运行,至今都未吊挂风机,感觉不错。黄先生是一步配置起来的,他观点是地面上的栽培环境在夏天没有架设风机影响不大,因为拱棚的天窗与两侧的塑料薄膜全部打开来浇水是不会产生积水危害的,但是当冬天塑料薄膜全部放下来的时候,在这样密闭的环境里浇水开启风机使之一个风向地吹送是有很多好处的。
最后总结,就一句话:防止出现闷蒸,使之快干通透,任何环境有此保障即可!勿须庸人自扰!2019年05月31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是新兰房春兰“苍岩素”独苗新芽长势,另外,一直在楼顶难以长好的春兰鹅头水晶艺“唐风遗韵”如今在新环境里的新芽长势喜人。
2019年05月31日万云坤于国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