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殖思考
观点一:易被忽视的秋冬季管理也非常重要
毛泽俊:我一年养两季虾,一季水稻,加一季虾苗,为了确保第二年苗抢早上市,秋冬季的管理至关重要,而秋冬季管理主要来自于挪沟以后,即围沟生态的管理,已经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们和别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能够预知预判,对整个流程、环节以及每个季节的养殖节点有个整体的掌控力度。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小龙虾的生物生理习性,比如,我们把围沟的生态做得很好,当小龙虾挪沟以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它对食物匮乏、营养竞争、泥浆水对生态产生的应激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且在高温天气下也可降低产生水华和爆发蓝藻的可能性。
但这仍然不够,我们还要利用小龙虾天然求生的本能,通过环境的胁迫,让有进洞能力的虾先进洞,使已交配的抱有受精卵的母虾在阴暗、冬暖夏凉的环境下刺激它卵巢的发育,让它及早上籽和育苗。我们现在观测的整个主线,仍然还是,第一,对小龙虾生活生理习性的把握和利用;第二,对生态的预知预判,或者精细化管理,对季节温差、风向、整个环境变量的影响。
现在养殖的成功率,总体来说在逐步的提高,因为以前大家在养殖这块的技术很笼统,比如生态这块,不死虾不生病就可以了。小龙虾行业能进一步的成长,是因为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把生态分成底、水、草相互依存的关系,肥、菌、藻相互平衡的关系,光、氧、温对小龙虾的变量影响,然后我们对每个季节、每个环节会产生的问题有充分的预判和认知,采取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来应对这些问题,所以大大提高了养殖的成功率,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在养殖成本上我很舍得投入,水体通过生态的调控和修复,丰富小龙虾的营养源,保障它的生态友好。而且,我非常重视差异化的营养补充,例如,3——5月是小龙虾生长最快速的时期,而且也是生态最友好的时期,那个时候我一般投的料价格都相对较高,低于5500元零售价的饲料我基本不投。有很多养殖户到秋冬季的时候,由于产量降低基本不投料,但我却相信营养和气温是增强它父本和母本的关键因素,也是能够确立我们优势的最佳机遇,我甚至在高温暴雨期间,调整投食、交替投食,所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必须承担高于别人的成本压力。
观点二:解决小龙虾病害问题的关键期从来都不是在发病后
毛泽俊:我觉得小龙虾的病害问题应该以预防为主,首先应该调理好生态环境,如果把底质、水质、水草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把握得非常恰当,如果底不坏,水清澈透亮、肥力饱满,在透明度适当的情况下,水草充分享受光合作用,增强它的叶绿素,水草通过吸附水中的有机质,能够净化水质、释放营养,整个生态环境比较友好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小龙虾的病害发生率。
其次就是必须遵从科学投喂,生态友好是科学投喂的前提,如果生态乱七八糟,投什么都不能显现出其优势。生态友好情况下,给它补充好的饵料,再采取科学的投喂方式,能够增强小龙虾的营养供给。那么,生态是友好的,身体是平衡的,长势是强劲的,对它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要时常关注天气、季节对它的影响,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例如预先改底,减轻底部的负担。由于长时间投料导致一部分残饵落入池底变成有机氮,以及小龙虾摄食的饵料消化以后有很多粪便沉入池底,还有水草、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从萌生到旺盛到衰竭死亡,大部分也都沉入了池底变成有机磷,诸如此类的物质如果及时补充碳源进行分解转化,再通过补充有益菌,利用生物酶的分解转化能力,使它变成一笔财富,重新滋养水体、水草,进而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但是如果遭遇恶劣天气出现低气压或低溶氧,我们应该先改善底质,改善之后水体中的悬浮物下沉,透明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帮助小龙虾抵御恶劣天气。然而,因为农业是靠天吃饭,周边天气变化对生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这些措施仍然不足以抵御的话,我们就要采取同时加水和排水的方式让水体流动起来,而又不产生急流,增强了水体循环和净化能力,同时要给它补充一些多维、葡萄糖,补充一些抗应激的动保产品,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和适应性。
易汉军:养殖模式有精养也有稻虾连作,但是到最后我们发现,养龙虾必须要种稻子。我有两口塘是纯粹精养,精养后的8月20日左右,把第二季虾卖完,卖完以后开始种稻子。如果是稻虾连作的,稻谷必须在7月1日前种下去。
像今年的高温天气,更有必要套种稻子。今年养二季虾的成功率只占20%,不要看虾价最高卖到30多元/斤,要看每天能起多少虾,到最后没有虾的时候,成本相对而言是很高的。种了稻子之后,地面的有机质、肥料全部被稻子吸收了,吸收之后,秸秆是小龙虾过冬的庇护所,也是它的饵料来源。稳赚不亏的就是虾稻轮作,种稻最迟不要晚过6月25日。
还有一种方式是,在5月1日至10日,卖完龙虾开始种稻,稻子长到45天有一尺多深,此时可以灌15公分或者20公分的水,购进优质的苗种用于投放,通过稻子的遮荫虾苗能够躲过高温,而且买苗时处于行情低位区,卖虾时又到了价格高峰期。
在这个时候有两个季节性的问题必须要处理好,其一,5月10号必须把稻子种下去,最好是人工插秧,必须先育秧,根才扎得稳;其二,稻子在旁边育秧的一个月时间里,池塘里的虾也多长一个月,当8月10日稻谷收割之后就可以上水,这时别人的稻子还不能收,也就不能上水,你的虾后续就比别人要早一个月。
这是几种模式,我们都得尝试,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部用一种方式。比如你有块藻田,有块池田,虾从藻田捞出放进池田里继续养,藻田就用来种稻,在稻子生长期间,我就可以卖池田里的虾,池田的成虾卖出去后,小苗又可以放到藻田里,有错动性的来养殖小龙虾。这是实现更高利润的一点小窍门。
观点四:二季虾不是你想养,想养就能养!先看看这些硬件你都具备了没?
王建强:监利北部地区最早18——25天就可以出虾,因为这边有人养二季虾的模式,就是一季三产,当年的三月份放苗,养殖25天即可上市,4、5、6月取虾,六月份是种稻谷的时候,库虾就比较便宜,一部分养殖户看中这个市场,就大量投放库虾,然后继续养第二季,可往往第二季的这个模式在监利这边成功的案例还很少,我手上的客户养二季虾基本以失败告终。另外,当二季虾成功之后,也有人会在六月份继续放苗,30——40天之内在七月份卖虾,基本卖完后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每亩地需补10——20斤外源种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两季半模式。
在这个行业经营了这么多年,我认为稻田养虾一季还是比较稳定的,做得比较保守一点的,基本按照这个流程走好,防控做好,饲料跟上来,能够及时出虾,基本在当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了,甚至略有盈余。但是养二季虾的话,既要增加投入,对基础建设也有一定要求,有些地方离水源较远甚至靠井水来加水,基础建设不达标的塘口水供不上来,有些塘口只能灌到80cm,而二季虾一定要升水才能够成熟。
像今年的温度比较高,高温期持续了60多天,很多小龙虾不适应这种温度,有部分小龙虾天气热就打洞,呆在洞穴里不出来,此时投饲料就是一种浪费。当遇到40℃以上高温,水又比较浅的时候,第二季虾基本就不怎么爱吃食,这些都源于稻田的基础建设做得不够完善。
观点五:等等等,能等来大规格虾吗?
王建强:2017年,很多人小龙虾养殖失败,其实很多小龙虾是饿死的,因为不知道给多少饲料,不知道什么时候卖虾,舍不得卖虾,一定要卖七八九钱大小的,容易造成高温期出现死虾,或者小龙虾密度过大。部分新手养殖户因缺乏经验,四五十天才开始卖虾,池塘密度高达100斤/亩(每亩667个平方),即1万尾/亩密度,有时甚至还超过。而小龙虾塘口正常应该维持在5000——6000尾/亩,一旦密度过大,养殖户就无法掌控。现阶段,从事这个行业的技术人员太少,因为有很多服务人员、技术人员他们也不是很懂,因为这个产业还是个新兴产业。
观点六:避开5月发病期,龙虾也能轻松养殖
张昌虎:虾蟹模式下,一般我建议是养两季虾,刚好能把发病高峰期错开。第一季虾必须在3月20日左右放苗,4月20日左右即可卖虾,5月10日把虾卖完后立即干塘清塘,重新栽种轮叶黑藻,此时正是龙虾发病的高峰期,刚好避开了这个危险期,而第二季虾等塘内轮叶黑藻长起来之后再投苗。两季下来轻轻松松,一点心都不用操,几乎不会亏本。
关于行业展望
毛泽俊:稻虾模式将发生质变,趋向于可控化生产
未来稻田养虾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两大趋势:第一,很多人都看到市场的额度、产业的红利和火爆的形势,但是缺乏技术支撑,缺乏学习的过程和清醒的认知,但是稻田养虾不会抑制池塘精养的前景,如果把稻田养虾的模式找正确了,它是更适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体现在粮食安全以及种养结合的模式切换,它相比池塘精养来说上市更早,产量更高;第二,稻田养虾现有的模式必须升级,不能一味单纯地追求产量,应追求规格和品相,所以将来稻田养虾整个模式会发生变化,一定会趋向于可控化生产,即使稻子收成之后也会有投入,包括对高温期营养的补充,秋冬期对幼苗生态环境的再造,对产后母虾的营养补充等。
我觉得,整个行业要想持久健康地发展,其实还有很多技术方面没有解决,小龙虾养殖整体来说,技术仍然还是不成熟,大家对整个环节不了解,不知道怎样科学归纳与总结,解决当前的养殖痛点是一个很迫切的任务,例如春夏秋冬四季对生态、小龙虾生理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春夏交替会产生应激、病害或死亡,高温的催化作用下,容易诱发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爆发蓝藻;低温水寒对虾苗的淘汰率,还有塘位置的协调和转化,营养的均衡,很多都没有解决。
我觉得这个行业拥有很大的产值,很大的产业规模,真的需要大家一起来研讨、探索以及推动。
易汉军:呼吁政府大力扶持小龙虾深加工产业,防患于未然
不少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养殖面积扩展那么多,小龙虾却还在涨价,我觉得原因挺简单,小龙虾没有直接上市,它从苗塘里出来转到其他塘里的时候,起码有30%损耗掉了,甚至出现70%的死亡率,这部分龙虾没有进入市场。我认为,小龙虾是国家扶持和提倡的产业,如果国家没有想到用深加工等方式来正确对待小龙虾,老百姓可能会由龙虾而富,也会因龙虾而败。大家都不要苗了,产量喂起来之后,谁能够来消化它?所以我强烈呼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帮助老百姓找个出路。
我的见解是,如果通过外贸出口,冻虾特别是深加工,能够走出去,政府以一个地区或者县城,根据底下的基层摸底,例如在公安县养小龙虾有多大的面积,建立起冷链加工厂,不管老百姓有多少龙虾,市场上如果消化不了,就可以进冷库。现在政府却只是提倡养虾,达到一千亩地就补贴多少钱,老百姓只需要把小龙虾养好。我前年就遭遇了这种情况,当时我只有20亩地,我的池塘有太多二三四钱的小龙虾,只能全卖了,卖到4.2元/斤,最开始这个规格的虾是卖2.5元/斤,今年最低卖7——8元/斤。大家试想,假如每个老百姓有20亩田,每天起500斤,这个量谁能把它吞下去。
目前,越来越多小龙虾需要上市,必须靠冷链进一步扩大内需,尽可能多地消化中等或小规格龙虾。别看小龙虾还很火,它发展起来也是相当快的,养殖水平并不需要很高,只要有地,任何人都可以养,而且政府的扶持力度也比较大。我现在看到的是政府只提倡养,而没有看到怎样去开拓销路。还记得去年的4月底,小龙虾拖出去卖,如果不凭关系,人家不要你的货,甚至还有收购商因收购量够了而关门。
这个是恶性循环,因为市场涨价,所有人都来养,养到最后多了,必然价格会下滑,当价格下滑的时候,租金、人工成本、饲料都不会下降,这就形成了一个坑。如果有人看得准,他就不会再往这个坑里跳。如果看不到后续的市场容量,我是不主张大力扩张的。
原标题:不懂养龙虾?“养殖高手”必看|养殖面积扩展|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