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育苗营养土如何配制?棉花育苗营养钵怎么样制作?棉花育苗营养钵制作需注意什么?棉花育苗适合采用怎么样的苗床?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棉花育苗营养钵土的配制 营养钵,顾名思义,一定要营养丰富、养分齐全,才能生长出好苗、壮苗来。棉花育苗营养钵土的具体要求是,土要熟,肥要足,氮、磷、钾三要素要全。棉花育苗移栽高产田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出苗到移栽,苗床上不再追施任何肥料,以避免因追肥不当而灼伤幼苗的情况发生,这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而总结出培育壮苗早发、提高成苗率的一项成功经验。但所谓泥土要熟、肥要足,也不是泥土越细烂,肥料越多就越好。营养钵土的养分含量指标要求有机质2%左右,全氮0.1%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千克,速效磷50毫克/千克,速效钾120毫克/千克以上。大面积生产时,要求以七成肥沃无病表土(或河塘泥),三成腐熟堆厩肥,每亩苗床再加30~4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氯化钾,20千克硫酸铵和2000千克人粪尿即可。 有机肥缺乏的时候,钵土的肥力水平在含氮0.09%~0.1%时,以施用占钵土重的0.2%~0.3%的硫酸铵为适宜。 钵土肥要有机肥与化肥相配合,有快有慢,相互取长补短。但又应该注意几点,以免影响出苗:一要限制饼肥和化肥的用量,饼肥超过钵土重的1%、硫酸铵超过0.3%时,就能产生肥害,影响出苗;二是饼肥要用热榨后的棉仁饼,以防枯、黄萎病的蔓延,施用时期应提早在15天前施下;三是尽量不用尿素,因其在分解时会产生缩二脲及出现pH高达9~11的强碱性和铵浓度较高的环境,使种胚遭受灼伤或死亡,即通常所说的烧苗现象。
二、棉花育苗营养钵制钵方法 制钵方法有两种,棉农一般采用手工制钵。制钵器为脚踏制钵器,一天每人能制钵6000~7000个,熟练的能制1万个。农场大面积多采用机械制钵,钵土配制好后,于制钵前先浇适当水,一般加水量为钵土干重的25%左右。群众最简易的测定方法是,以手握成团,齐胸落地散开为度。如手握不能成团,则表明水分不够,需再加适量的水;如齐胸落地散不开,则表明水分偏多,需再加干土,或等待些时候,再行制钵。制钵的质量好坏与水分关系很大,如水分不够,制的钵易松散;如水分偏多,钵体软瘫,干后钵体坚硬,幼苗根系不易下扎,影响棉苗的素质。另外,手工制钵时,一定要一次揿足。如连续揿多次,则容易产生断钵。机器制钵时,则要注意机器的转速均匀一致。转速过快,碎钵率增加,营养钵体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钵径大小与棉苗素质及茬口早晚和苗龄的长短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钵径大,棉苗及根部所占空间和营养面积都较大,容易育出好苗和壮苗。但也并非钵径越大就越好,还必须根据其他条件来确定。例如采用8厘米钵径要比6厘米钵径的成本增加77%,苗床也增加77%。所以,应考虑茬口早晚、苗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早茬、4~5片真叶时移栽的,钵径6厘米即可;中茬、5~6片真叶移栽的,7厘米钵径即可;晚茬、6~7片真叶移栽的则采用8厘米钵径为好。
三、育苗床的选择 为了保证移栽面积和密度,必须留足苗床面积。苗床面积的确定由钵径大小及苗床的成苗(钵苗)率的高低和移栽密度三项来决定。 床位是指苗床的位置。过去因为育苗移栽面积比例较小,所以都选择避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高的地方。现在是大面积育苗移栽,有的是百分之百育苗移栽,而且苗床管理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如日揭夜盖改为通风不揭膜,苗床浇水次数大大减少,所以要改变过去的习惯做法,选择移栽时省工省力的苗床位置十分重要,最好选择在大面积大田的中间。 床式是指苗床的形式。床式按其形式可分为低床、平床和高床三种。低床即钵面低于地面;平床即钵面与地面相平;高床即钵面或钵体全部高出地面。低床因低于地面,温度上升慢,温度低,湿度大,对育早苗壮苗不利;高床则温度高,散湿快,有利于培育壮苗早发,但因散湿快,需经常浇水;平床则介于二者之间。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棉花育苗营养钵的制作方法及育苗床的准备,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原标题:棉花育苗营养钵如何制作? |棉花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