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黄化病毒是由甜菜黄化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原料甜菜和采种甜菜均能受害,一般发病率为50%~60%,严重地块可达90%。感病植株块根减产20%左右,含糖下降2~4度,纯度下降。
甜菜黄化病毒是由甜菜黄化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原料甜菜和采种甜菜均能受害,一般发病率为50%~60%,严重地块可达90%。感病植株块根减产20%左右,含糖下降2~4度,纯度下降,有害氮增加;采种株种子减产30%左右。
叶片早期黄化是本病的典型症状。田间发病初期病株零星分布,以后逐渐连片,严重时整个地块黄成一片。病株先从老叶叶尖及边缘开始变黄,逐渐向中心扩展,叶脉间出现大小不等的黄斑,以后逐渐扩大,最后除叶脉周围仍有绿色外,全叶变黄,进而全株变黄。病叶厚而脆,手捻可成小碎片。盛夏中午,病叶直立不下垂,后期被腐生菌侵染生成黑白霉斑而枯萎死亡。
甜菜黄化毒病主要是由蚜虫(桃蚜、豆蚜)传播,所以发病时期及流行程度与蚜虫的发生,及其迁飞高峰和迁飞量有直接关系。当气温20度,相对湿度40%~60%时,有利于有翅桃蚜的发生和迁飞。而当冬季和早春的严寒都抑制蚜虫的越冬和繁殖。7月份雨多会限制蚜虫迁飞量,而天旱则会增大蚜虫迁飞量,加速本病的流行。甜菜黄化毒病也侵染采种甜菜、菠菜、及藜料杂草,所以,当甜菜地距上述侵染源越近,越容易发病。
⑴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国内尚无高抗甜菜黄化毒病的品种,内蒙古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抗黄化毒病品系“504”,具有较强的耐病能力,在当地,“504”的产糖量比工农1号品种增产12%。
⑵消灭蚜虫。蚜虫发生初期,喷洒40%乐果乳油或60%乐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量50~60公斤,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用两年后,蚜虫会产生抗药性,应改用其他内吸杀虫剂。
⑶原料甜菜与采种甜菜地块实行隔离。因采种甜菜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所以,一般要相隔1000米以上。
⑷消灭田间杂草。杂草,特别是藜科杂草是黄化病毒的中间寄主,也是蚜虫的中间寄主及越冬场所。消灭杂草,可防治病毒及蚜虫的繁殖。
⑸加强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种母根采取夏播方式,可减轻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