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预防红薯贮藏期病害

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红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红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

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红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红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

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拐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贮藏期间温度、湿度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薯块的保存质量,处理不好造成上述红薯病害的发生,给贮藏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害预防  

(一)是贮藏前要用硫磺、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贮藏间的四周、地面进行消毒灭菌,挑选无病、无伤、无虫眼的薯块贮藏

(二)是薯块的体积不要超过贮藏空间的三分之二。

(三)是控制好贮藏间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环境因素。

贮藏期可以人为分成三个时期,前20天为前期也称“发汗期”,由于外界气温高,薯块自身生理活动等特点,呼吸较旺盛并散发出大量水分。此期管理应以注意通风散湿为主;贮藏中期为20天以后至次年的2月份,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最适温度应保持在10―14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薯块就容易发芽,降低了商品性,但贮藏间内温度要长期低于9摄氏度容易发生冻害,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发生硬心,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并有可能受到低温性病菌的侵入。湿度过大达到饱和时(薯块上有水滴出现)易发生黑斑病和软腐病;湿度低于80%薯块开始缺水,薯皮颜色发暗,出现干缩糠心。

如果贮藏间长时间通风不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薯块会发生腐烂。次年3月份以后为贮藏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此期重点是注意通风降温,使温度不超过15摄氏度。在贮藏间的不同部位应分别放置温度、湿度表,定期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预防红薯贮藏期病害  病害  病害词条  贮藏  贮藏词条  红薯  红薯词条  预防  预防词条  
粮食

 东北地区黄豆春播种植技术

去年秋冬季节,东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土壤墒情不足,旱情较重。今春雨雪较多,4月初开始气温上升较快,气温和降水接近常年。农业部黄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展开)

粮食

 立秋后芝麻种植的田间管理

【立秋后芝麻种植的田间管理】芝麻的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中耕除草;2、排水防渍;3、防治病虫害;4、适时追肥;5、适时收获。1.立秋后芝麻种植的中耕除草。芝...(展开)

粮食

 出口型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

豫芝11号(原名郑91-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高剂量钴60辐射处理而育成的芝麻新品种。它具有优质、高产、多抗、早熟等优良特性,适宜外贸出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