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甚少病虫害,非洲大陆严酷的环境,造就了多肉植物强大的适应能力,估计是外来物种的原因,常见的红蜘蛛,介壳虫,都不见踪影,偶尔土里会飞出个小黑虫,也无伤大雅。
不过,也有一些花友说过多肉植物病虫害的事情,主要是覃蚊一类飞虫的幼虫对幼苗根系的危害,这可能和这些花友用的土壤性质有关。这些花友在介质中添加天然的成分如腐叶土、煤渣等,甚至全部使用这些材料。天然的东西环保是不错,但是很难避免虫卵和病菌的寄留。时间一长,长出虫子来也是理所当然。
对于普通园艺爱好者,用的最多的花药无外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之类的广谱类杀菌剂以及呋喃丹之类的过期农药(呋喃丹由于剧毒、高残留,已经被国家列为禁药)。对于家庭栽培来说,以上几种药物已经足够应付常见的各种病虫害了,但是具体用哪种药,怎么用,却是另有玄机。
一般园艺植物的病害常见有腐叶病,根腐病,以及真菌感染造成的系列危害,每一种病症如不及时加以处理,都会导致植物部分器官的腐烂乃至全株死亡。但是对于多肉植物来说,细菌性的腐叶、腐根却极少发生,(物理伤害后没有及时处理伤口的除外)唯一对多肉植物威胁最大的是真菌导致的感染,具体表现在通风不良、潮湿及栽培介质消毒不良后的大面积真菌感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长毛”。尤其以幼苗阶段爆发概率最高。假使真的爆发了什么病害,也可以参照多肉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土表的“长毛“是真菌感染,是一种病态的表象,而介质内部的菌丝则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必然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真菌的感染会以植物的组织细胞作为营养的来源,最终导致植物的组织溃烂。而介质内部的菌丝则是一种食腐菌,也是分解介质中有机物帮助植物吸收的一种益生菌,不会对有生命力的植物本体产生危害。(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除外)这两者需要区别对待,切勿一棍子打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在抗菌类药使用方面,也需要有所选择。我们都知道,多菌灵及甲基托布津是广谱抗菌性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性的感染。而百菌清则是主要针对真菌类的消杀。在家庭栽培多肉植物过程中,由于主要以抵抗真菌感染为主,所以预防型施药应该以百菌清为主药,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以间隔交替使用多菌灵及甲托进行配合。而在修剪、整形后用于伤口的处理,则应当以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为主,百菌清的效果相比就会差很多。药物使用应当注意“预防为主、交替使用、提高浓度、减少次数”这16字口诀。
预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燃,在苗头开始前就进行控制,不要等到看见病了再去用药,此时哪怕控制住了,也会影响植物的品相,乃至以后的健康。一般季节交替的时期是预防性施药的关键节点。
交替使用,也就是防止菌类抗药性的产生,同样的药物最多连续使用3次,就应该换其他的。否则,抗药性一旦产生,施药就如同浇水,毫无效果。而且你也会因为少了一种可以替换的药物,而使其他药物的使用频率提高,导致其他药物也因为抗药性而失效。
提高浓度,这是对动物、植物都通用的一个用药策略,对于常规性的疾病以及爆发式的急性感染,在说明书浓度的基础上,提高30-50%的浓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让被感染的个体在高浓度药物制造的无菌环境下,通过加强管理和后续保养来提高自身抵抗力,及早恢复健康。
减少次数,这是相对提高浓度而言的,上面也说过,土壤中有益生菌的存在。灭菌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会无区别地杀灭益生菌。而益生菌对于改良土质,防止板结是有好处的。所以用药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使用药物不要过于频繁。要给益生菌以适当的生长空间。另外,减少用药的次数也可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以预防为主的施药间隔为2个月,季节交替期间可以适当增加。
最后介绍2则小窍门:
1、播种后,如逢连续阴雨,盆土过于潮湿,盆内极易爆发真菌,此时必须给药。但是由于盆土已经处在一个非常潮湿的状态。再进行常规施药无疑中给潮湿的环境又增加了水分,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十分不利的。这时,可以将药物的干粉直接均匀地撒在盆面,而不需用水进行稀释后喷灌。
2、常规灭菌药物是使用滑石粉作为载体的粉状物,(我们看到的白色粉末其实就是滑石粉,而真正药的成分是看不到的)稀释喷灌后,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斑,影响植物美观和光合作用,而且很难清除。建议在药物进行配比稀释后静置2小时,待滑石粉沉淀后,仅使用上清液进行喷灌(也就是药物的有效成分),则可避免以上污染。
原标题:多肉植物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病害防治|种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