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剪:指通过修剪树木枝干,去除多余部分,以达到树形美观的一种造型方法。修剪法的长处在于能使树木枝干苍劲、自然,结构趋于合理,它多用于杂木类树种。
修剪时,首先应处理树木的平行枝、交叉枝、重叠枝、对生枝、轮生枝等影响美观的枝条,有些剪掉,有些剪短,有些通过攀扎进行改造。
对于需要缩剪的长枝,待其培养到粗度适合时,方可作强度的剪缩,使生出侧枝,即第二节枝,一般保留两根,再进行培养。待第二节枝长到粗度适合时,又加剪截,依此第三、第四节,都如此施行。每一节枝大多保留两根,成“ Y ”型,一长一短。有时只保留一根,以调整疏密关系或避免发生交叉。
在多株树木合栽时,常常须剪去树木下部的枝条,以符合自然。为了避免交叉重叠,达到整体的协调,有时还须剪去其中一些树木的大枝。这时应以全局为重,该剪则剪。即使是孤植的树木,有时也须根据整体布局的需要,剪去树木的某些大枝。
水旱盆景的盆很浅,同时栽种树木的地方往往很小,形状也不规则,故栽种树木之前,还须将其根部作一些整理。一般先剔除部分旧土,再剪短向下直生的粗根及过长的盘根。剔土与剪根的多少,最好根据盆中旱地部分的形态及大小而定。在树木位置尚未确定前,可先少剔和少剪,待确定后再进一步修剪到位.
3、加工石料
水旱盆景用的石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进行布局。石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切截法、雕凿法、打磨法、拼接法等,根据不同的石种和造型去选择。
切截法:指切除石料的多余部分,保留需要的部分,用作坡岸和水中的点石,使之与盆面结合平整、自然。有时将一块大石料分成数块。用作旱地的点石通常不一定需要切截,但如果体量太大,也可切除不需要的部分。
对于硬质石料,在切截之前,应仔细、反复审视,以决定截取的最佳方案;对于松质石料,一般先作雕凿加工,再行切截。
雕凿法:指通过人工雕凿,将形状不太理想的石料,加工成比较理想的形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松质石料,有时也用于某些硬质石料,如斧劈石、石笋石等。雕凿以特制的尖头锤或钢錾为工具,方法与山水盆景基本相同。
雕凿法虽为人工,但须认真观察自然景物,参考中国山水画中的石形及皴纹,力求符合自然。同一作品中的石头,应既有变化又风格一致。
打磨法:指用金刚砂轮片或水砂纸等,对石料表面进行打磨,以减少人工痕迹,去除棱角,或解决某些石料表面的残缺。打磨法只是一种补救的方法,不可滥用。对于自然形态较好的硬质石料,尽量不用打磨法,以保留其天然神韵。
打磨时,可先粗磨,后细磨。粗磨用砂粒较粗的砂轮片,细磨宜用水砂纸带水磨。
拼接法:指将两块或多块石头组合、拼接成一个整体,在水旱盆景中经常使用。坡岸一般均通过多块石料组合、拼接构成,有时点石也采用拼接法,以求得到理想的形态或适合的体量。
组合、拼接石头最重要的是具有整体感。首先必须精心选择色泽相同、皴纹相近的石料,然后认真确定接合的部位,不仅要使相接处吻合,更要使气势连贯,最后再用水泥细心地进行胶合。
组合、拼接在一起的石头,既要色泽、皴纹协调,又要有体量、形状的变化,须达到多样统一。
4、试作布局
在加工完毕后,可将全部材料,包括树木、石头、摆件及盆等,都放在一起,反复地审视,然后将材料试放进盆中,看看各部分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有时也可以画一张草图,这就是试作布局。
试作布局时,要先放主树、然后放配树,再放石头、摆件等。布局必须十分认真,常常要经过反复的调整,对其中的某些材料,可能要作一些加工,以至更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树木的布局
按照总体构思,在盆中先确定树木的位置。在布置树木时,也须考虑到山石与水面的位置。树木位置大体确定时,可先放进一些土,然后再放置石头,树石的放置也可穿插进行。
多样又统一是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两株树的布局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放置于盆的一侧即可。两株树多靠在一起,一主一次,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既统一又变化。
多株树的布局,则复杂的多。但无论有多少树,都可以从三株开始。这三株树就是主树、副树和衬树。主树必须最高、最粗,副树相对于主树较矮、较瘦,衬树则最矮,也最瘦。
主树的位置,从盆的正面看,不可在盆中央,也不可在盆边缘,而宜放在盆的左边或右边约1/3处;从盆的侧面看,则宜在盆中间稍偏前或稍偏后处。副树的位置通常在盆的另一边1/3处,衬树则宜靠近主树,但不可并立。这是最基本的布局,但并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作一定范围的变化,但三株树的栽植点连接后必须是不等边三角形,同时整体树冠也应呈不等边三角形。
至于更多株树木的合栽,可以三株树为基础,逐步增加。如以五株合栽,可分别在主树和副树的附近各加一株;以七株合栽,可在五株的基础上,分别在主树和衬树附近各加一株。其余则照此类推。
上述做法,实际上就是将原来的三株树变成了三组树,而基本的原则不变,即栽植点之间的连线要尽量成一个或多个不等边三角形;三株以上的树尽量不要栽在一条直线上,特别是不可与盆边(指方盆)平行而立;栽植点之间的距离不可相等,要疏密有致,呈现出一种节奏和韵律;整体树冠最好呈一个或多个不等边三角形但轮廓线不要太平直,应有波浪形起伏。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树木的组合有许多经典之作,都可以作为丛林式盆景的借鉴。
2、石头的布局
配置石头时,先作坡岸,以分开水面与旱地,然后作旱地点石,最后再作水面点石。
水岸线的处理十分重要,既要曲折多变,又不宜从正面见到的太长。
石头的布局须注意透视处理。从总体看,一般近处较高,远处较低,但也须有高低起伏以及大块面与小块面的搭配,才能显出自然与生动。
旱地点石对地形处理起到重要作用,有时还可以弥补某些树木的根部缺陷,要做到与坡岸相呼应,与树木相衬托,与土面结合自然;水面点石可使得水面增加变化,要注意大小相间,聚散得当。
试作布局时,最好将准备安放的摆件,初步确定位置和方向,对于不恰当者,可更换或取消。安放摆件,应注意位置的合理性、与其它景物的比例以及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
5、胶合石头
在布局确定以后,接着可胶合石头,即用水泥将作坡岸的石块及水中的点石固定在盆中。
胶合之前,先用铅笔将石头的位置在盆面上作记号,注意将水岸线的位置,尽量精确的画在盆面上,有些石块还可以编上号码,以免在胶合石头时搞错。
水泥宜选凝固速度较快的一种,宜现调现用。在用量较大时,不妨分几次调和。为增加胶合强度,调拌水泥可酌情掺进增加强度的掺合剂。
为使水泥与石头谐调,可在水泥中放进水溶性颜料,将水泥的颜色调配成与石头接近。
胶合石头之前,可将作坡岸石头作最后一次精加工,包括整平底部,磨光破损面,以及使拼接处更加吻合,然后洗刷干净并揩干。作好上述工作后,再将每块石头的底部满抹水泥,胶合在盆中原先定好的位置上。
胶合石头须紧密,不仅要将石头与盆面结合好,还要将石头之间结合好,做到既不漏水,又无多余的水泥外露。可用毛笔或小刷子蘸水刷净沾在石头外面的水泥。
为了防止水面与旱地之间漏水,在作坡岸的石头全部胶合好以后,再仔细地检查一遍,如发现漏洞,应立即补上,以免水漏进旱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影响水面的观赏效果。
如采用松质石料作坡岸,可在近土的一面抹满厚厚的一层水泥,以免水的渗透。
6、栽种树木
在布局时,树木是临时放在盆中的,一般并不符合种植的要求。在完成石头胶合,水泥干了后,须将树木认真地栽种在盆中。
栽种树木时,先将树木的根部再仔细的整理一次,使之适合栽种的位置,并使每株树之间的距离符合布局要求。
在盆面上栽树的铺上一层土(排水孔上须垫纱网),再放上树木。注意保持原先定好的位置与高度。如果高度不够,可在根的下面多垫一些土,反之则再剪短向下的根。
位置定准后,即将土填入空隙处,一边填土,一边用手或竹扦将土与根贴实,直至将根埋进土中,注意不要让土超出旱地的范围,最好略小一点,以便于胶合山石。待山石胶合完毕,还可以填土。
树木栽种完毕,可用喷雾器在土表面喷水(不需喷透),以固定表层土。
7、处理地形
在水旱盆景中,地形处理对于整体的造型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石头胶合完毕,便可在旱地部分继续填土,使坡岸石与土面浑然一体,并通过堆土和点石作出有起有伏的地形。
点石下部不可悬出土面,应埋在土中,做到“有根”。要做好盆景中的点石,平时宜多观察自然界的“点石”。
好地形以后,在土表面撒上一层细碎“装饰土”,以利于铺种苔藓和小草。
8、安放摆件
摆件的安放要合乎情理。安放舟楫和拱桥一类的摆件,可直接固定在盆面上;石板桥一类的摆件,多搭在两边的坡岸上;安放亭、台、房屋、人物、动物类摆件,宜固定在石坡或旱地部分的点石上;有时在旱地部分埋进平板状石块,用以固定摆件。
固定摆件,一般可胶合在石头或盆面上。对于舟、桥一类摆件,可不与盆面胶合,仅在供观赏时放在盆面上。
固定摆件,一般可胶合在石头或盆面上。对于舟、桥一类摆件,可不与盆面胶合,仅在供观赏时放在盆面上。
9、铺种苔藓
苔藓是水旱盆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可以保持水土、丰富色彩,将树、石、土三者联结为一体,还可以表现草地或灌木丛。
苔藓有很多种类。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种为主,再配以其它种类,既有统一,又有变化。
苔藓多生在阴湿处,可用小铲挖取。在铺种前必须去杂,细心地将杂草连根去除。
铺种苔藓时,先用喷雾器将土面喷湿,再将苔藓撕成小块,细心地铺上去。最好在每小块苔藓之间留下一点间距,不要全部铺满,更不可重叠。苔藓与石头结合处宜呈交错状,而不宜呈直线。全部铺种完毕后,可用喷雾器再次喷水,同时用专用工具或手轻轻地揿几下,使苔藓与土面结合紧密,与盆边结合干净利落。
在铺种苔藓时,还可以栽种一些小花小草,以增添自然气息。
10、最后整理
上述各项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可对作品进行最后整理。
首先看一下总体效果,检查有无疏漏之处,如发现则作一些弥补。然后将树木做一次全面、细致的修剪和调整,尽可能处理好树与树、及树与石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树木枝干、石头及盆,全部洗刷干净,并全面喷一次雾水。待水泥全部干透,再将旱地部分喷透水,并可将盆中的水面部分贮满水。这样一件水旱盆景作品便初步完成。
经过1—2年养护管理,作品会更加完善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