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线与面
视觉艺术是通过形体来表现的。而形体基本体现无非是点,线,面这三者。盆景是视觉艺术,盆景的章法任务之一就是研究点线面这三者的关系。点这个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线。科学上讲线是点的运动轨迹,而国画技法里讲究积点以成线,扩点可为面。
点是最原始的构成,是线之始,面之母。中国盆景是秉承国画理论而来。而国画之积点用线都是书法在绘事中的扩展。传统国画是以书法的线性为基础。线架须有骨,此之谓“骨气”,亦绘事六法之“骨法用笔”。相传我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一笔书”。可知,我国书法用线之讲究“一气呵成”“气脉贯通”,有“藕断丝连,笔断意连”的说法。线以骨气为本质,由一线而数百十线,一气贯通,形断意连,疏密如意,相就相让,相辅相成。
点不可单独来讲,点的任何表现在外可视作线,面基本可以解析为线。所以这里主讲线。线的运用在中国盆景艺术里是最直观最便于理解的。树木主干的曲直变化形成气脉,布枝是主干气脉的延续,故也称作“枝脉”。脉就是线。中国盆景艺术里有有形的线和无形的线。有形的是我们可直观的盆中元素,无形的是我们须领略的其间关系和联络。
中国盆景树木用线布枝大体如同下围棋,声东击西,东成西就。纵横杂错,看似全不相干,实则自有机杼。隐隐数子可制全盘,指点东西,诡谲莫测,风云变幻,全局气势节奏尽在数子之中。能少方能多也!这是疏中知密。至若成树经年,鸡爪横生,鹿角岐布,犹如大龙互杀,纠缠争让,相扑劫动,须得留气,若大龙无眼,则全盘尽死矣。繁不可乱,密中显疏之意尔。
在这里强调一下,艺术不是写实的,艺术是通过选择,取舍,提炼之后再由“我”夸张加工的。远古的先民们就很善于用线,由发掘出来的岩画等可知。为什么呢?我们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中处处可见都是面与面的构成,线仅仅只是蕴含在面里面的构成单位。但,线往往会被我们认为是主体。这是因为面构成三维物体的时候,其交接,转折处最突出最鲜明的地方,会给我们以线的感觉。换言之“线是物体最简练的表达,是视觉艺术的本质。”原始人类通过绘画来交流,绘画简练到线的程度就形成了文字。可以说,线也是文化的基础。
线是“物象之文”也是“物象之本”。它是最低的,可以由最没成见的人(儿童或先民)观察得知;它也是最高的,是艺术家高度概括后的显现。中国传统书画的线有两种特性:
一.表形。这个特性是由人的感知得到的,是形象的。是可以进行机械地分析的。
二.表意。这个特性是由人的思维得到的,是象征的。可以引起人类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家手中的线是客观物象表现的取舍结果。用线来表达物象的同时,线还应该表达出力量,表达出韵律。写字作画忌信笔(随笔滑去),围棋布局忌随手,盆树安枝忌想当然。如此则全无用心,既无所谓起枝,亦无所谓收尖。和这种人讲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上而下,欲驰而张,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的意趣。讲聚散疏密,奇正相生的道理,犹如与夏虫语冰,对莽牛弹琴。虽不致全无益处(音乐可以促进奶牛的食欲),但和对痴言梦也差不多了。
国画对于用线的总结有十八描,十六皴。说的无非是线性表达情感。咱们光听听部分名字就可以想见其中的意味。如:游丝描若春风之拂面微寒,铁线描若苍麟之虬结蟠曲,云头皴以现嶙峋之山峰,折带皴以显千丈之绝壁。。。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做盆景的应该从这些里面多借鉴,既然十六皴是山水盆景的基础,十八描完全可以借鉴到树木盆景的枝法里面去。盆景布枝即用线。昔孔泰初用枝中正,莫眠府用枝野逸,素仁大师用枝朴拙,这都是有笔墨的意趣在里头,所以各具特色。今人不知其理,但求形似,则意趣全失。千人一树,千树一枝,余莫知其可也。至今中正之法尚可得其末节,其余野逸,朴拙,能知者百人不过一二。
五代的画家荆浩,在其《笔法记》中写道: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在《六法论》叫“传移模写”,后世将这一理论多只解释为临摹,其实应为摹写和默写的综合,其中默写部分讲究“目识心记,以形写神”。默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受具体形式的限制而得其神韵。在这种基础上,中国画的线条表现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线不单能表现具象,还可以很好的表现抽象。
国画人物面像的善恶忠奸、男女老少皆用不同的线描勾画出不同的性格,眼鼻耳口以及眼脸和胡须,都用清楚有力的线条勾出。如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的文官、武将、金刚、仙女、儿童,或威严庄重,或狰狞恐怖,或温和妙曼,或天真可爱,具有生动的艺术感染力,都是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线描勾画出来的。中国的戏剧脸谱和这个也差不多。界画风格的《清明上河图》用细劲规则的线条描画楼台殿阁,即便是飘渺流动的“云”和“水”,也用“图式化”的线描勾取。南宋马远,用不同的线描创造出二十余种环境和气候不同水纹,如“微风漾波”,“惊涛怒浪”,“春潭发蛰”, “大江悠悠”形容各种水纹的变化。或轻波动荡,或大浪翻腾,里面有个风的作用,风是不可见的抽象,但通过对风作用的对象的描写,那些线条让我们明确的感觉到风的存在,甚至风的大小程度也可得而知。中国盆景中风吹枝的运用,就是盆景用线来表达抽象的很好范例。线条表现物象和意象的创造,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
盆树用线布枝有三:
一者,知树。要知道所造型树木的生长特点,习性。方可知出枝之宜刚宜柔,宜长宜短,宜曲宜直,宜粗宜细,宜疏宜密。就是说要符合树种特性。枝脆的宜剪蓄,枝韧的宜蟠扎,皮薄易伤缠上保护的麻片,剪口易锈的用手掐,不定芽多的可以刻伤求芽,节芽习性的只能穿接补枝。。。等等。
二则,辨相。要辨别所造型树木的结构特征,态势。方可确定采取何种造型形式,直斜卧悬,宜飘宜回等。
三来,明情。要明确所造型树木须表达的感情。或少年之挺拔,或中年之朴茂,或老年之苍古,或月下,或风吹。。。不一而足。方可以取用清,古,狂,健,奇等枝势。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精练到线的抽象表意文化,贵疏不贵密,贵简不贵繁。艺术表现的线,是提取归纳的线。不是数码相机似的单一重复再现,当盆树中一枝成就时,不是单一的线性形成,它的形式还意味着风格的产生,意韵的流转。所谓“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就是线性的不同意味。当如长坂坡之赵子龙掌中梨花,长安街之公孙大娘双手剑器,人见其梨花龙翔,而不见其人与枪剑也。盆树的线性关系处理好了,我们看到的就是枝线所表达的意味,而不再仅仅是枝线本身。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点必须运动才能呈现线的状态。在点的变向运动中产生节奏和韵律。线的变化,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曲线形式,一是波线形式。
曲线形式是指点在其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轨迹不是一条僵硬的直线,而是通过某种变化手法便其弯曲,形成一个变换的弧形轨迹。在盆树枝法的上、下、进、退、张、弛等关系中,类似音程的变化而使线型发生弯曲和转折,只有弯曲和转折才能体现出运动与变化,体现出活的生命力。而韵律和节奏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正是生命的一种张力形式和节律状态。
波线形式则是指点在其运动过程中通过盆树枝线的高、低、起、伏、回、环使线的弦长发生反复性变化,从而使枝线呈现出波浪型轨迹。清人陈幼慈曾说:“夫音韵者,声之波澜也。盖声乃天地自然之气,鼓荡而出,必绸直而无韵,迨触物则节族生,犹之乎水之行于地,遇狂风则怒而涌,遇微风则纤而有文,波澜生焉。声音之道亦然。”声音也是一种线性。可见,节奏和韵律是建立在线性的波动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知,直线是产生不了节奏和韵律感的。所以传统中国盆景有句口诀“以曲为美”。我们有些朋友做的盆景金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可作品看起来很呆板,为什么呢?就是缺乏这种曲线折线形成的节奏韵律。文字通过线的构成来表意,而视觉艺术家能通过线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研究中国盆景中的“面”,其实就是研究的“体”。体是三维的,但由于人的生物性原因,体被人的视觉感知的时候,它也是一种面。顾恺之说:“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我们人类的眼睛不可能看到物体背后的结构,所以“体”相对于视觉来说是一种特殊的“面”。特殊在里面有一个透视关系。 西人达芬奇对西画的透视关系做过系统的研究,他将透视分为三类:色彩透视 ,消逝透视 , 线透视。西画的透视法则多遵循人眼的客观所见,属于焦点透视,基本和摄影的原理差不多。而中国传统艺术的透视关系在国画里面体现为散点透视。
前面例举了《清明上河图》,这里还是用这幅画来说说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才用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在画中中间虹桥一段是这幅手卷从郊外和城市衔接的一个高潮,桥上簇拥着行人和车辆轿马,两边有小摊小贩,桥下河流湍急,有紧张撑篙、奋力过桥洞的船夫,汴河两岸又有鳞次栉比的商店和各种类型的人物。既画桥上,又画桥下,既画屋内,又画屋外。画家观察生活的细致和非凡的技巧,实在惊人!关键在于如果不是采取传统的“散点透视”的手法,“以大观小”的构图,是无法包括进这么丰富的内容的.
至于山水画里面将危岩奇峰,涓溪流泉,曲斜石径,苍森黛林,次第屋宇,人物舟楫,统统组织到一个画面,给观者以丰富的享受,使人看得多,看得全,看得远,看得细。又分别形成了高远,深远,平远三法。是山水盆景的奠基理论。当今,许多人讲盆景理论借鉴国外的说法,讲盆树轮廓是一个三角形的构成。这是西画“焦点透视”的原理。成型之后,俗称“大锅盖”。不可究其枝法,我不知这种说法和园林学上的剪绿化球有何区别。因为“散点透视”的原理,中国盆景应该是数个甚至十数个不等边三角形的复式构成。三角形是最基本的面。不等边是线性的不规则变向运动形成节奏和韵律的缘故。复式就是“散点透视”的特征。没有这样的构成,何谈聚散,疏密?
先贤论艺,每每提及“须有一个我在”。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物为我用”的观点,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绝对真实的客观体现。艺者不是表述对象的奴隶,艺术手段是一个加入了艺者主观意识的展现。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