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中指出“山石为骨骼,树木植物为毛发”。一盆枯燥泛色的山石盆景如果能生长一层茸茸青苔,则可使山石盆景增添生命感,从而“活”起来,目前山石盆景快速生苔有三种常用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初学山石盆景者参考。 一、移苔法:先将山石用水浸泡数日(一般为5~7天)取出晾干备用。取粘土掺少量淀粉,用淘米水调成稀糊状胶体。将山石置于泥浆中翻滚使之沾满泥浆,也可用废毛笔将泥浆涂刷于山石之上,然后用铲刀铲取自然生长的青苔,逐块贴于沾有泥浆的山石上。置于背阴潮湿处养护,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数日便可成活。
二、涂植法:从野外取回长满青苔的地表皮,将其轻轻搓碎,掺人上法调制的泥浆并拌匀。然后浸涂山石,置山石于背阴潮湿处,也会很快长满青苔。
三、淋育法:将山石置于浅盆中,经常用淘米水、菜叶、豆壳浸泡过的“营养液”淋洒。每次淋洒后即用塑料袋罩住山石,以保证足够潮湿。若气温在20℃以上,则一个月左右便会生长出绿茸茸的青苔。
盆景爱好者都喜欢让盆景长出青苔,尤其是山水盆景,几乎是非有青苔不可。因此,怎样使盆景长青苔就成为广大盆景爱好者求知的课题。有些人用以下方法让其长苔:用生芋艿擦涂在石上,再用米泔水浇灌;用地瓜在石上磨;用红土和水调成泥浆,涂在石上。再撒上骨粉。这些小经验灵不灵呢?我认为,这些小经验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够科学的一面。 一切植物都是靠种子或菌类繁殖的。青苔是靠孢子繁殖的。当孢子成熟时,它就会从母体分离弹出,随风飘飞,着落在适当湿度又可附着生长的地方,它就很快地繁殖成株成片;若着落到干燥板硬的地方,它就长不成。所以仅靠人们创造一个让孢子可以着生的“培养基”,而没有把盆景放在附近有青苔的地方接种孢子,自然就会出现长不出青苔的观象。
青苔种类很多,常见的大体上有四类。
一是大苔,常长在树林的树干基部或多泥的石上,植株太大,仅可用于特大型盆景。
二是草状青苔,常长在荒山荫蔽有泉的石坡上。这种青苔,作山水盆景,恰如国画里的地上草,形状极美,但较难找。
三是金鱼草状青苔,常长在荫蔽且带有少量泥土的石披上,这种最普遍。
四是细叶如绒青苔,苍翠欲滴,常长在荫蔽的墙脚砖上,适用于小盆栽和大尺度的(即大空间的)山水盆景。如配植适当,可让盆景更加美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