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钊,男,1938年3月生,江门鹤山市古劳镇人,曾在广州市荔湾区委担任新闻秘书,在荔湾区属企业担任经理、副总经理,业余时间从事岭南盆景艺术创作,至今已有58年,是中国盆景大师孔泰初先生的入室弟子,执笔与孔泰初、樊衍锡一起撰写了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岭南盆景艺术的著作《岭南盆景》,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大赛获得金牌、金奖,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花王奖”、“跨世纪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李伟钊的幼年时期主要在家乡鹤山度过。李伟钊的父亲是鹤山古劳镇上升村人,上世纪三十年代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在广东省粮食局任职。1938年3月,李伟钊在广州西关出生。同年10月,日军入侵广州。在日军入侵前,李伟钊的父亲带领全家回到鹤山古劳镇上升村乡下避难。
1956年,还在读初中的李伟钊踊跃报名参军。1960年,李伟钊退役后回到广州,被分配到广州市荔湾区委工作。
“我从小就喜欢花草树木。”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的经历,让李伟钊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为工作之后与盆景结缘打下了基础。
师从孔泰初学习盆景技艺
李伟钊对盆景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了孔泰初先生,并有幸成为其弟子。
孔泰初祖籍广州番禺,少时喜练字画,爱好盆景,从事盆景研究长达60余年,首创“蓄枝截干”造型艺术,创作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盆景,因成就、贡献卓著,被誉为广州岭南盆景“三杰”之一。
(左)孔泰初 (右)李伟钊
1964年广州盆景协会成立,孔泰初被选为会长,并被聘请为广东园林学会理事。流花西苑于同年建立,有一个盆景班,孔泰初担任盆景技术指导。孔泰初在西苑悉心培植盆景佳作,将自己几十年的栽培经验和修剪技法传授后人,使得岭南盆景发扬光大。西苑亦因此盆景佳作云集,享有“岭南盆景之家”的美誉,此是后话。且说李伟钊得知孔泰初在西苑作盆景技术指导后,于是趁周末来到西苑拜师。
孔泰初师傅剪裁盆景时,李伟钊等弟子就站在边上看。“师傅边剪裁边讲技法,他教导我们,学习盆景技法,首先从基础开始,选好根胚。”回忆跟随师傅学艺二十余年的经历,李伟钊感慨万千。师傅青年时期就崇尚清初画坛“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法,常常临摹树木形态贴于窗门,通过阳光投影,捕捉盆景造型。
1985年,孔泰初先生过世,李伟钊和妻子为师傅守灵。“师傅把理想的树形画出来,然后再照着画样去培植、剪裁,他曾送我9幅,我一直珍藏在家里。”李伟钊将师傅送的画作装裱好挂在家里,每每睹物思人,念及师傅教诲,不敢有所懈怠,尽管已是八十高龄,仍然修枝剪叶每日不辍。
出版5本岭南盆景学术专著
广东自然环境优越,可供作盆景的树种很多,所以,岭南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1985年,李伟钊和孔泰初、樊衍锡合作撰写了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岭南盆景艺术的著作《岭南盆景》,出版后大受海内外盆景爱好者欢迎,一版再版。此书亦荣获198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李伟钊作品图
林深鸟更鸣(树种:细叶榕,是一个母体的连理树。)
高位临春气自华 (该作品荣获1992年9月南京海峡两岸盆景名花大联展一等奖。)
《岭南盆景》一书详细介绍了岭南盆景的艺术特色,根据史料记载,岭南盆景的盆栽艺术,有近千年历史,岭南盆景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形成,是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就艺术风格而论,岭南盆景分为三个流派,以孔泰初为首的一派,参考国画艺术特点和树桩的自然形态,形成以雄伟苍劲、纯朴自然见长的“大树型”盆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利用将近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使树桩某一部分长出一支树芽,以孤飘潇逸为贵;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枝干清瘦、扶疏挺拔,意境清高超脱。
学艺初始阶段,孔泰初建议李伟钊从小树种开始,选择比较容易种植的九里香、福建茶、榆树和细叶榕,特别是细叶榕,不仅生长快,对泥土水分要求也不高。“师傅喜欢种植爆发力强的树种,选的根胚比较正规,树干嶙峋苍劲,树冠丰满,富有画意。”李伟钊工作之余就去花卉市场挑选“树仔头”,买回家后,按照心中所想剪裁设计。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住进了楼房,一般家庭只有阳台没有天台,大盆景没有地方种植和摆放,小微盆景逐渐成为发展趋势。1991年,李伟钊撰写了《岭南微型盆景》一书,在保留岭南盆景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创新出一种新的格调,提出了“清、奇、古、雅”的艺术特色,受到了众多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李伟钊作品图
一式脱衣——鸦噪寒天
二式换锦——疏林春晓
三式盛装——林深不知处
李伟钊是一个有心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研究盆景已经58年,已是岭南盆景艺术大师级人物,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坚持学习,他家里书柜里摆放了数十册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是数十年来收集的与盆景相关的剪报。或许正因为此,李伟钊才能把一种爱好发展成为一种专攻的术业,从1985年至今,他陆续出版了5本盆景专著,赢得了岭南盆景界“鬼才”之誉。
荣膺“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李伟钊种植盆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作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在单位宿舍天台培育了200多个盆景,上世纪90年代末,应广州市越秀区政府相关部门邀请,他把这些盆景送去五仙观供市民群众观赏。后来,因五仙观改造,他又先后将这些盆景送去深圳、花都,目前在花都还留存数十个大中型盆景。第二阶段是退休后,李伟钊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培植盆景。2004年搬家至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昌华大街后,他在四楼楼顶天台种植盆景,在数十平方米天地内,渐渐培植了200多个中小微盆景。
对于李伟钊而言,盆景是一种爱好,不是一门生意,种植盆景近60年,但数量并不多,加起来不过千盆。这些年来,有不少人登门相求,李伟钊也舍不得卖,因为在他眼里,倾注了二十年心血的盆景,仿佛是自己的孩子那般珍贵。他的盆景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大赛,获得全国金牌5枚、一等奖1个、银牌1枚,以及全国双龙金杯奖和国际杯奖、国际大赛特别奖。他还先后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花王奖”、“跨世纪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传略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
李伟钊作品图
苍虬吸浪(榆树)
因盆景结缘,任仲夷赠送书法条幅
“天下山水集一盆”,在李伟钊家中客厅,挂着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任仲夷赠送的书法条幅。省委书记为何来访?李伟钊讲述了这个与盆景有关的趣事。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任仲夷从辽宁调到广东。当时,李伟钊在荔湾区委当新闻秘书,先后写了两篇通讯稿件,一个是荔湾区第一个入团的青年个体户,另一个是荔湾区第一个入党的个体户,都在报刊上发表。
《天下山水集一盆》是任仲夷同志在李伟钊家中天台观看完盆景后题赠的墨宝。
一九八八年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同志在李伟钊家里观赏盆景。(中:任书记;右:李伟钊;左:李永劲)
“我想,任书记可能看到了我写的两篇通讯稿,后来也知道我业余种植盆景。1988年5月27日中午,任书记来到宿舍后,看了宿舍环境,然后坐下来,看了《岭南盆景》这本书,问我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又问我业余生活。我就说种盆景。他问我盆景怎么学怎么种。我们拉了一会家常后,就一起来到天台看盆景。他对盆景很感兴趣。我们交流了剪裁的方法。他很慈祥,不摆架子,好像一个老工人,一手拿毛巾,一手拿扇子。”李伟钊说,任仲夷写了书法条幅送给他,后来两人还多次交流盆景艺术心得。
图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