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零8个月后,柯达终于躲过破产悬崖。
9月4日,柯达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Antonio Perez)在美国宣布,由于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正式批准柯达的重组计划,柯达正式退出去年年初启动的破产保护。
9月5日,伊士曼柯达公司亚太区总裁Lois Lebegue在上海详细地解释了“新柯达”的未来计划:柯达重组转型为一家专业的商业影像(Commercial Image)技术公司,具体业务将涵盖包装、功能性印刷、杂志报纸和专业服务等领域。
Lois Lebegue对本报记者表示,三年后柯达亚太区的营业收入要达到10亿美元,最迟五年内盈利要达到如今的三倍。柯达大中华区总裁王兵对本报记者表示,三年后大中华区的年营收将达到3亿美元以上
今年4月,柯达已经将“个人影像”与“文档影像”业务以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国柯达退休金计划机构(Kodark Pension Plan,下称KPP公司)。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胶卷业务将由上述KPP公司完全接手,获得重生的柯达公司将专做B2B业务。
退出B2C业务
柯达曾是全球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供应商,被称为是胶卷时代的“黄色巨人”。但由于在从胶卷向数字的转型中彻底掉队,去年1月19日,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在纽约宣布申请了破产保护。
根据当年柯达提交的申请文件,申请破产之时,柯达的全部债务已经达到61亿美元,而总资产仅有51亿美元,处于严重的资不抵债中。在那之前,柯达已经关闭了13家工厂,130多个实验室,十年内裁员超过4.7万人。
在宣布破产保护之后,柯达采取了一系列自救行动。去年柯达以5.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约1100项数字成像技术专利,此外柯达还准备出售3400万股总价值为4.06亿美元的股票以偿还债务,帮助公司走出困境。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KPP公司达成的和解。KPP是为保护柯达英国员工退休金权益而成立的基金公司,完全独立于柯达公司之外。今年4月,柯达以6.5亿美元的价格向KPP出售全球范围内的“个人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从而化解了KPP向柯达发起的28亿美元债务索赔,而这28亿美元正是导致柯达申请破产的最大一笔债务。
Lois Lebegue介绍,“个人影像”业务主要是指承载着柯达品牌影响力的传统胶片生产和冲印业务,而“文档影像”则是服务于有大量文件影印需求的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
剥离上述两项业务之后,在柯达商业版图中份额有限的商业影像将成为未来“新柯达”的业务核心。根据Lois Lebegue的介绍,柯达的“商业影像”业务将包括包装、功能性印刷、杂志报纸和专业服务,服务于商贸、传媒和制造等多个行业。
冲刺新目标
根据柯达提供的文件,重组之后柯达新获得的信贷额度总计为8.95亿美元,来自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达成的融资协议,包括分别为五年期、六年期和七年期的三笔贷款。彭安东预计,今年全年柯达的营业收入将达到25亿美元。
Lois Lebegue介绍,柯达仅亚太区目前的业务规模为10亿美元,扣除已经剥离的上述两项业务后年营收仍然有7亿美元。目前柯达四分之三的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占有率都可以排在前三位,在排除上述卖出专利后柯达仍然拥有7500多项专利技术,这将成为“新柯达”的市场优势。
Lois Lebegue对本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柯达亚太区将盈利1.6亿美元。按照目标,这一地区三年后的营业收入要达到10亿美元,最迟五年后盈利将达到今年的三倍。
大中华区的年营收占到其亚太区的25%-27%,是柯达在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市场。王兵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上述亚太区的营收增长目标,三年内大中华区的营收年增幅也将回升到两位数以上,届时大中华区的年营收将达到3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