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微信朋友圈里超过一半的信息都没有阅读的价值,看到好友们每天在这里分享各种各样的链接,但我自己可能在滑动几个页面之后一个链接也没点。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指朋友圈里“心灵鸡汤”、“代购党”这样经常被网友拿出来吐槽的内容,其实Facebook用户也有类似的焦虑。在扎克伯格首次面对网友的问答活动中,就有用户问他有没有感觉到Facebook现在的信息已经过载了?
对于这个问题,扎克伯格回答是:其实Facebook已经在用算法为用户筛选内容了。不过鉴于用户依然有信息过载的感觉,可见这个筛选机制还是不足够有效。事实上,现在每天可以显示在Facebook每个用户的News Feed中的信息能达到1500条左右,但由于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Facebook把这个数量压缩到100左右。不难看出,这个压缩筛选比例还是蛮惊人,不过想想你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完15条信息后可能也就3、4条你觉得还值得一看。
其实不止Facebook和微信,时间线上的内容该如何组织是现在很多社交产品都在思考的问题,像Twitter、Google+、新浪微博等都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来优化时间线上的内容展示。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意识到单纯按时间和所谓的智能算法来给用户排序信息是有问题的,随着这类社交产品的用户数变多、用户分享的信息变多,人们越来越难在这个组织形式下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基于这些因素,Facebook就开始尝试在算法之外给用户更多的控制权。接下来,在Facebook的News Feed里用户将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周中自己时间线上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些人、小组以及Facebook Pages。接着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取消关注某些人或者调节某些群体在自己时间线上出现的频率。其实Google+之前也有类似功能——用户可以选择某个圈子中的信息在主页信息流中出现的频率,只是Facebook现在又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微创新。在优化时间线、给用户控制权方面,最简单粗暴的做法恐怕就是提供一个直接屏蔽某人的选项,然后不管了。
和Facebook相比,Twitter正在考虑的方法则更加激进。在回答一位用户来信中,Twitter CEO Dick Costolo称Twitter内部其实已经讨论过了基于话题的时间线。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仅浏览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推文信息了。比如来说,如果一个用户经常发一些科技、历史相关的推文,但我只喜欢看科技这一类,那么在基于科技话题的时间线中,Twitter则会把历史那一类过滤掉。
当然,由于Twitter经常实验各种各样的功能,所以这种时间线是否会推出也很难说,不过至少Twitter也觉得现在的时间线组织信息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这种情况在国内,same也许是个值得一说的例子。之前和same方面交流时他们的一大困惑就在于面对新人时如何向别人介绍same是什么。现在,关于same的很多描述都是“无关注的下一代社交产品”,但新用户在听过这个描述后八成还是不知道same是什么。其实如果要类比的话,same就是一个和豆瓣小组类似的东西,关注还是不关注本身就不是这类产品的核心。
虽然same和豆瓣小组都是用“小组”的形式来组织信息,但和传统小组类产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same时间线上组织信息的方式。比如来说,拿豆瓣上的“手机APP应用交流”小组和same上的“研究App(IOS)”小组相比,不难发现,后者可以让用户更快找到相关度更高的信息。豆瓣上的“OST电影原声”小组和same上的“电影原声OST”相比也是一样,后者的有效信息更集中和垂直。
如果想一想,same里的一个个兴趣小组和Twitter CEO Dick Costolo说的那种基于话题的时间线就非常类似,信息高度相关而且集中、垂直。
总结来说,随着用户和信息数量的增加,用户在普通的时间线下收到的无效信息越来越多,虽然Facebook、Twitter、Google这样的公司都在尝试改变这种情况,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够好。对于这些有很强信息传播属性的产品来说,如何把相关的信息和对应的用户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或许就是接下来网络信息产品进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