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刘 润
每次看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时,我就一直在想:
战争这个模式既然存在,背后一定有它的道理。站在今天商业的角度来看,发动战争“攻城略地”这个行为背后,有没有一个支撑它走通的基本逻辑?
比如,占领一个城池的经济目的是什么?古代战争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我每天会用得到听书、听课,最近听到熊逸老师讲资治通鉴,正讲到战国这部分。于是我迫不及待找到熊逸老师请教。
熊逸老师是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著作等身的文史作家。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使他拥有宏大视野,同时他又能结合考古材料和前沿研究,趣味讲述。
能让熊逸老师帮我答疑解惑,荣幸之至。
我把对谈内容整理了一下,今天我们就跟随熊逸老师一起,聊聊历史,看看古代战争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1、战争发起人:为什么要打仗?
先来看为什么要打仗。
这是一个复杂问题,由于不同朝代、不同的国家背后有不一样的局面,我们今天主要聚焦讨论战国时代。
熊逸老师讲了个故事。
假如我们可以采访一位大国诸侯:“请问您为什么总要派军队出去攻城略地呢?”
他的回答也许是这样的:“我需要更大的地盘,种更多的粮食,这样的话,我们一家人才能吃得饱,还能有余粮拿来酿酒,过得快活一点。我现在仅仅拥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座大小不一的城市和几百万人口而已,每天我都焦虑死了。”
这个回答,放到今天看,就属于标标准准的凡尔赛体。
事实上,孟子就曾这样采访过齐宣王,问他是不是一个好战分子。齐宣王回答说:“我怎么可能爱打仗呢?打仗只是手段,为了满足我的欲望而已。”
孟子再问道:“您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因为漂亮衣服不够穿?伺候您的人不够您使唤吗……”
齐宣王一一否定。都不是。
孟子说道:“那您的欲望就很明显了,一定是想开疆拓土,使列国都来朝贡,自己当世界老大。”
这就意味着,对于齐宣王而言,物质享受的增加已经带不来什么快感了,开始专注于精神追求了。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社会位阶,称王称霸做老大。
就像赵匡胤觉得“卧榻之旁,岂容它人酣睡”,打仗去拼社会位阶同样也最能缓解齐宣王的焦虑。
如果用今天商业的话语体系来理解,我们可以试着把战国七雄看作七个大企业,诸侯王就是企业主,是创业者。
集权制度下,齐宣王“争夺社会排名”的欲望,就成为了齐国这个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战争”成为攫取财富,达成使命的工具。
2、打赢了可以获得什么?
战国群雄争霸,打赢了可以获得什么?
简单来说,一是财富,二是震慑。
占领一座城池,既能得到一笔一次性资产,比如黄金、珠宝、钱财;还能获得生产力(人口)和生产资料(土地、工具等)的所有权;未来不断获取剩余价值、税收,来充实国库,支持更多的战争。
发动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战略目的。
像秦国去吞并巴蜀,就是出于一个纯粹的经济目的。他要拿巴蜀这个粮食产地,当自己的粮仓大后方,用这部分的粮食供给来支撑自己对外的战争开销。
有时秦国发动战争就为了抢地盘,要土地。因为本国的生育率受到鼓励,人口变多,耕战有功也要奖励土地,地盘很快不够用了,开辟新地盘,一靠开荒,二靠抢。
除了财富,土地、生产资料和税收的所有权,抢占城池还能起到威慑作用。
比如屠城,有把人杀光的,也有不杀光的情况。有时屠城的作用是威慑,让别国不敢来犯,这样反而能降低成本。
所以,即便劳民伤财,诸侯王也依然要发动战争去争权夺利。
宗法时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就是国之大事。
这是从国家视角来看战争收益。
但是,打仗如果光靠诸侯王喊口号,那岂不成光杆司令了。想打胜仗,得有团队积极响应啊。
如何调动作战的积极性,“利出一孔”?
我们来看看秦国是怎么做的。
3、秦国怎么做的?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中原,他的军队战斗力可谓是当时世界第一。
如何让士兵敢于拼命,奋勇杀敌?
靠管理和激励制度。
商鞅认为,生产和掠夺是国家财富最重要的来源,生产主要靠种田,掠夺靠打仗。
于是,他把“耕战”,也就是种田和打仗,定为国之大计。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最好一人能当两人用,农忙季节去种地,农闲季节去打仗。让秦国人除了种田、打铁和打仗之外,几乎就只剩下吃饭、睡觉的时间了。
可是,烈日当空下谁愿意下地种田,更别提去送命了。要想全国人民把干劲都用上,只能用激励机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耕战的奖励机制,类似于今天的计件提成,拿积分换奖品。越是能耕善战的,奖励就越多。
那,提成和奖励具体怎么计算?真的能起到激励作用吗?
我举个例子。
把爵位下放,来奖励军功。
给爵位不代表做官,如果全民都努力耕战,官职数量不够。而且有些人也未必适合做官,或者愿意做官。
所以,我们可以把秦国的爵位制度想象成一套职称体系,职称和职位是分开的。一名普通士兵可能干到退休也还是基层,但职称可以不断提高。
根据三国年间曹魏学者刘劭的《爵制》记载,商鞅设计的爵位梯度一共有18个级别,如果加上关内侯和列侯,一共就是20级。数字越小,级别越低。分别是:
第1级公士,第2级上造,第3级簪褭(Niǎo),第4级不更,
第5级大夫,第6级官大夫,第7级公大夫,第8级公乘(shèng),
第9级五大夫,第10级左庶长,第11级右庶长,第12级左更,
第13级中更,第14级右更,第15级少上造,第16级大上造,
第17级驷车庶长,第18级大庶长,第19级关内侯,第20级列侯
具体计件提成对应的数字,史料记载并不明确。大概的情况是:
常规作战,普通士兵上交1颗敌军的人头可以得到1级的爵位。但爵位有上限,不可能拿20颗人头直接就换到列侯了,所以换爵位的难度是逐渐上升的。
军官的考核,不看个人绩效,看整个部门的。
而且,不同战况有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攻城,难度远大于野战,一支18人的敢死队只要拿到5颗人头,就可以每人授爵一级。
操作起来也会有非常严格的审核机制。
你可能会问,拿到爵位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领到相应的土地,有些劳役的义务是可以免除的,还可以抵罪,拿爵位抵罪。当你有爵位了,还有人在特定时期来帮你干活。
除了爵位,土地资产也可以作为奖励。
刚才讲的这些,其实都是商鞅变法的重要举措。
目的就是实行高效率的军事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压榨)全民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增强秦国国力,一统中原。
4、如何长期运转?
治理国家就像运营一家企业,秦国靠爵位治理国家,爵位又来源于战功,但也不可能天天打仗啊。
不打仗,百姓不就失去了立功的机会吗?没了收益,人心会不会散?
秦国如何做到正向循环,保障长期运转呢?
我举两个例子。
1)利出一孔。
就是说所有臣民收益的来源只有唯一的渠道。强制实行。
任何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耕和战这两个选项。耕战之外的所有赚钱营生,要么严令禁止,要么征收重税。
通过这种方式,来让种地和打仗成为最好的职业。
并且,让打仗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种田,军功才真正是“利出一孔”的那唯一“一孔”。
通过调整收益政策导向,让百姓自发地好战,这解决了管理上的稳定性和积极性问题。
2)法家“愚民”政策。
你想想看,如果你正在秦国安心务农,有一天,村口木匠从齐国打工回来了,路过遇见你和你聊了起来。
他说齐国有的人靠倒买倒卖、投机倒把,没几年就赚了大钱;还有的人读了几本书,靠耍嘴皮子就能做官受赏。
你怎么想?肯定心猿意马,不想再下地干活了。
当时商鞅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下决定:必须隔绝六国的信息。
人的流动性越强,越容易获得信息,价值观就越多元,国家向心力就越弱。
要想安定人心,就必须缩窄人的眼界。
严格禁止人口流动,让秦国的百姓坚信,只有种地和打仗才是唯一正确的,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这个管理办法,就是信息垄断。
治理国家是个很多维和复杂的话题,七雄各有治国之策,秦国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制度并行。而且各种政策也会根据时势调整。
但是,想要长期运转靠管理,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人。有人,才有战斗力,有人心,才有凝聚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向披靡。
最后的话
如果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商业模式,那它是一个用武力换财富,用武力换社会位阶的模式。
战争要运转起来,背后有一套非常复杂的逻辑。
创业者(诸侯王)想做大做强(称王称霸),靠什么?
综合国力的较量,还得靠经济基础。
国家财富从何而来?
生产和掠夺。生产主要靠种田,掠夺主要靠打仗。
秦国商鞅变法,建立的耕战制度、各种管理和激励制度,使秦国拥有最强和最持久的战斗力。
我们今天和熊逸老师一起,从国家视角出发,了解了诸侯王为什么要打仗,打赢了能获得什么,以及如何让战争长期运转起来。
古代战争是个宏大话题,篇幅有限,只能以小见大。
感谢熊逸老师,解答了我的困惑。
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