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策略”有一个误解:策略是务虚的,它是写给别人的。同样因为有这样的误解,一提到“战略”二字,就感觉像是在浪费时间,就感觉这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准备的“骗人的玩意”。
事实上,在企业,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没有一种行为比策略更实际。没有战略,企业就像一盘散沙,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更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
所以,战略的实用主义究竟体现在哪一个方面?这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如果没有战略,就没有真正的优势。
什么是市场上企业或品牌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每个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竞争优势当然是。优势从何而来呢?怎样才能保持独特、显著和持久的竞争优势?
只有回到战略层面,这个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是因为,战略存在的首要意义是解决问题。
通过战略规划的步骤,我们只能逐步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如何与对手有效地区分,避免犯什么样的错误,才能找到真正的、现实的、致命的竞争优势。
在整个成功企业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环节,所以,他们一出场就注定是胜利者。例如,蒙牛刚进入乳业时,战略就非常清晰。
一是在产品选择上,他们没有与伊利、光明等当时的强势品牌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了两家都很弱的利乐枕产品进行突破。这样不但给他们成长的空间,也为他们赢得了成长的时间。果不其然,不久之后,他们将利乐枕推向了全国,甚至是世界第一。
二是在品牌定位上,他们巧妙地把握了两个机会:一是人人都知道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但不知道第二品牌是谁;二是人人都知道内蒙古草原的牛奶是好牛奶。因此,他们提出了“争做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草原请来”、“天然好味”等品牌理念,迅速占领了“好奶”、“大品牌”的消费者认知。
接着,在品牌传播方面,他们懂得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牢牢抓住“神五”、“超级女声”等重大事件,开展各种各样的传播推广活动,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从而迅速覆盖全国市场。
随后,两国政府也沿着“合作竞争”的思路,提倡“中国乳都”的概念,与伊利及相关部门一道,将“中国乳都”命名为草原青城呼和浩特,在“做派”和“分派”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平衡点。
事实上,蒙牛刚开始做的时候,在内蒙古地区比蒙牛更大的乳品企业还是很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同样是内蒙古品牌,他们还没有成长起来,只有蒙牛和伊利。为什么会这样?
如今,一举一动,蒙牛就成了“好牛奶”的代名词,与之配套的奶源基地、生产设备、研发技术、人才结构、融资能力等相关能力也迅速形成,成为蒙古草原上的又一颗闪亮的明珠。假如蒙牛前期没有战略规划,总会摸着石头过河,东拼西凑,一鼓作气,能有今天的成绩吗?这问题无需解答。
第二,没有战略,就没有高效率的实施。
本该是方便面类的明星,但因缺乏策略而执行环节出了问题,似乎与成功擦肩而过。这牌子叫五谷道场。
实际上,我非常赞同五谷道场“不炒”的理念。尽管它不能取代油炸方便面,但它绝对是一个全新的品类,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强势品牌。
但遗憾的是,它们对于简单的品类定义过于自信,而其他策略却没有很好地规划。因此,在执行环节中不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一是在产品开发上,将自身定位为“高端面”的五谷道场,上市初期却频频开发袋装产品,而在前提尚未立足的前提下大肆开发各种口味的面食,力图通吃中国市场。因此,袋装面条损害了“高档面条”的形象;多口味,反而给消费者提供了“找茬”的理由,本来应该方便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却变成了吃力不讨好。
第二,在产品质量方面,作为“高端面”,桶装面的盖纸撕不开,面饼的塑料包装撕不开,调料包过多或过小等诸多“小毛病”接踵而至,消费者很难对五谷道产品质量产生信任。
再者,渠道过于急于求成,没有对区域、城市、渠道业态等进行严格划分,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而铺天盖地的铺货,造成许多市场渠道销售不畅的局面,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接着,在招聘人员方面,由于全面进军全国市场,为了“赶时间”,大幅降低招聘标准,“海纳百川”式地招来大量人才。其结果是招兵买马的人素质低下,不懂销售,更不懂品牌建设,在经销商、分销商和终端商面前出尽了“洋相”,根本没有给五谷道场带来积极的价值。
最终,他们的宣传环节更加糟糕。明星代言也不在话下,主要是媒体投放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由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电视台,从电视媒体到其他媒体,几乎都采用了“爆炸式”的投放策略,试图通过这种高密度、地毯式的轰炸来“炸掉”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种做法初期效果还算不错,但由于前面的种种问题,广告的拉动效果大打折扣,产品并未如他们所料“火上浇油”,反而因为大量投放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了“没钱”的困境。
大家都知道,一个新产品、新品牌的失败,以上这些事情只有一种可能就足够了,何况样样都多?它使我想起了早期的“秦驰”现象和“巨人”现象,感到非常遗憾。
一家企业缺乏科学的策略,执行环节就会出现混乱,最终越做越有悖于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近来,五谷道场更换了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了各种调整和运作,试图重新崛起。身为旁观者,真心希望他们能不屈不挠,再创辉煌!
第三,没有策略,就不可能有创新。
任何企业都不会拒绝创新,每个人都在呼唤:创新是灵魂,创新是血液,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但如果没有战略,创新就不会有多少益处,反而会造成时间和资金浪费。这样讲,似乎有些夸张的嫌疑,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很久以前,哈药六厂就研制出一种名为“苗条淑女”的功能性饮料。那时,可谓是哈药六厂最具创意的产品。
她们为这个产品设计了精美的包装,聘请了优秀的代言人,制作了精美的广告。”“怕胖的姑娘跟我来”这个广告词听起来好像到现在还在回荡。
但是,遗憾的是,该产品并未售出,尽管使用了大量的宣传费用,但还是以失败告终。按道理说,像哈药六厂这样的大企业想做些什么,要有条件,有能力去做,怎么会不行呢?
它仍然与他们的策略有关。您拥有创新的能力,您有推广的资本,但这不等于成功。由于在企业中“做正确的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或不符合战略的创新只能对企业造成损害,做得越漂亮,损害可能就越大。
这个策略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决定什么也不做?没有这样的定义,一个企业的创新就很容易犯幼稚的错误,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最近几年汇源的“她他水”和恒康的“海洋生物奶”等创新产品都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战略,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一些企业中,我们不能排除意外。这种情况也很多。但是,我们深信,没有战略的企业很难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什么是战略使命?即着眼未来,培养不断盈利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拥有短暂的辉煌是相对容易的,而拥有持久的辉煌则并非易事。
早些时候,“三株”、飞龙、巨人等企业可谓风光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它们的迅速崛起不仅受到媒体的追捧,也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奖励。但是,这些企业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回答不言自明。
也许会有人说它们的倒塌是由于危机造成的。但是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谁又能保证不发生危机事件呢?比如微软、奔驰、惠氏、肯德基等国际企业,创维、伊利、联想、TCL等国内企业,都曾经历过一次非常严重的危机事件,但它们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到目前为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家有策略的企业,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三件事:
在竞争优势方面,我做了哪些改变?
2.我的价值链系统将如何改变?
三、我的盈利能力改变了些什么?
因此,它们实时地巩固或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优化价值链,确保财务稳健。当这些方面出现问题时,他们会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使问题在恶化之前得到解决。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一直在充满血腥的市场中拼杀到现在。
因此,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大家,战略不是务虚,更不是要写给别人看。相反,市场变化越快,企业就越需要战略;竞争环境越激烈,企业就越需要战略。什么是策略?策略是站在高处的设计,没有策略,就没有企业的真正胜利。
《上海追梦营销策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