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维持了几千年的社会基础——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和推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已经面目皆非。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由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爷爷奶奶这一辈经历过疾风暴雨般的阶级斗争,他们把千年的传统破除得差不多了;父母这一辈在青少年阶段没有接受过多少传统教育,他们对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教相当陌生。这样的两代人一起抚育新生的独生子女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这些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以上好几代人的希望,要他们长大后圆祖辈的梦想,家长唯恐他们身体不够强壮,恨不得把最好的营养补品都塞进孩子的嘴里,对于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简直到了予取予求、百依百顺的程度。这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缺点,他们以为这个世界都得听自己的,独占欲望强烈,看不起别人,没有礼貌。
有一次,在一列地铁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上车,一位老人起身给孩子让座,男孩毫不客气地坐上去,妈妈要孩子向老人道谢,小孩装着没听见。到了下一站,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上车,妈妈要孩子给这位妇女让座,孩子硬是不肯,妈妈把他从座位上拉下来,他便号啕大哭,妈妈一脸无奈,茫然地看着孩子。
这一幕让人长叹,从小就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礼貌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上受到过度溺爱,行为上不懂规矩,性格上自私自利,精神上骄傲脆弱,这样的孩子有再多的知识也无法承担人生的重任。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在制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下一代呢?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片面地强调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全社会对于知识灌输几乎到了病态。孩子小学入学,不认得几百个汉字,不会讲一口英语,不会运算加减乘除,就会被好学校拒之门外。
人们发现入学是越初级越难,大学不如高中,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学,而进什么小学几乎决定了后面的人生。这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称得上正常吗?我们的家长欢迎这种情况吗?显然不是,但他们也无可奈何,不知道社会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小学入学的激烈竞争,导致我认识的好多家庭让孩子从两岁就开始学习。有的学汉字,数以百计;有的学英语,开口便讲;有的学算术,运算飞快,乃至上学天文下学地理,不一而足。
大家熟知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到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几句话,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把这段话的第一句给漏掉了,那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明白怎么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该不会是孔子讲错了吧。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就之大,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可他自称是“年十岁则诵古文”,也是十多岁才读书学习的。看来十多岁才正式读书是古人的通例。
放眼世界,当今文明发达的国家,好多都立法规定不得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灌输。从长大成才的比例来看,这些国家占据了世界人才的高端,而他们并不急于让儿童学习知识。在教育上,我们首先要适应人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任意做人为设定。今天的我们心太急了,总想一举成功,相互攀比,口中念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经常抢跑,可是,在成才的终点上,我们赢了吗?
03:
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反省,还需要静下心来理解古代教育的精髓。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学龄前是人成长中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孩子在扩展对于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在树立价值观,人文与自然知识互动,培养理解与领悟的能力。就像农民种田,播撒下什么种子,日后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如果我们急于灌输知识,人文素养的不足往往会制约孩子悟性的发展,而孩子幼年时的品质,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长的方向。难怪中外成功的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幼年时期的品质教育,而此时最有效果的便是家教。
家教不但是孩提时需要,而且伴随一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听人说到“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不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吗?小时候没有受到品行教育的人,不懂得规矩与分寸,不知“止”便胆大妄为,随便侵犯他人的利益,任性而自私。见到这样的人,人们会说“没有家教”。
显而易见,家教是教人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首先是与人相处时的行为准则。人们都在追求自由,但一定要知道自由并非没有限度,每个人的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边界的。因此,损人利己是不可以的。有些人认为自己不伤害别人,尽管侵占公共利益,谁也管不着。他们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载歌载舞,把自家的垃圾扫到门外马路上……凡此种种都会被视为粗俗无礼。
其次,这些规范是自我保护的经验提炼。比如,古人告诫我们“不立危墙”,也就是不要站在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到处看到立于危墙的行为,例如行人不走人行道而走车行道,助动车与汽车抢道,行人站在路中间说话等,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结果意外伤害事故一直居高不下。
主导行为规矩的是为人处世的理念。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不同于流动性很大的游牧或者经商民族,春耕秋收,一粒种子播撒下去就要守候到秋天收割,人们只能定居下来,相互依存,共同生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相互关爱和协作,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应该本着相互礼让的原则协调处理。
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居住形式,在一个大院落里聚居着同宗同姓的几代人,更需要相互帮助,尊老爱幼,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的人伦礼仪规则,目的在于形成充满仁爱的和谐社会,“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让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舒心坦然,其乐融融。儒家特别强调“仁”与“礼”,它们深深扎根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形态,被广大中国人所认同,共同遵守,成为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家训则是从这些优良传统中提炼而成。
04:
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仁爱礼让的美德首先在家教里具体地展现出来。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自己更强,生活更美满,祈求家族荣耀富庶,长存于世。于是长辈自然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收集祖上世代积累下来的真知和感悟,总结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千锤百炼,提取为家训格言,传授给子孙,要求他们代代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不走弯路,早早踏上人生坦途。
由此可知,家训不是用来对外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东西,它们属于传家秘籍,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付诸实践。我们无法想象祖辈会用虚伪的东西教育子孙,因此,家训高度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因为家训是经验之谈,所以,与一般说教的书籍不同,它读起来亲切而踏实,融合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家族的处世经验,很少有大话虚饰,其中不少是秘不示人的独家心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寄望殷殷。
其次,家训具有实用性。许多美好的道德、崇高的理想,如果不能贯彻,便只是空中楼阁,停留于观念之中,甚至是伪善。家训用于切实地调教子孙,就必须把美好的道德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并且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小做起,毫不含糊,最终成为生活习惯,无须刻意却能自然而然地遵守。良好的道德一旦变成生活习惯,便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
正是因为如此,家训特别重视日常的行为规范,点点滴滴。诸如一家人吃饭,大人没到,甚至家人没到齐,先到的人就不能先吃;长辈没有动筷子,孩子就不敢夹菜。这些规矩的背后要给孩子树立的第一个观念是长幼有序、尊重长辈。
中国古代讲“孝”,它最朴实的含义是善待父母,在家有孝,在外才会敬业。第二是培养协作精神,要懂得关心别人。一家人借着吃饭的机会相聚相亲,多么美好。如果先到先吃,后到的只有残羹剩饭,会是什么感觉呢?第三是学习分享与自律。远古时代,物质生活没有今天丰富,吃饭是分享成果的时候。动物吃东西的时候最为紧张,要是靠近它,立马翻脸咬你。在利益面前,人的动物性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某些习性还会保留下来,例如有人在饭桌上尽拣好菜吃,拿着筷子在菜盘里面挑挑拣拣,全然不顾他人。
一些很有绅士派头的人,到了利益关头就把真相暴露无遗。难怪有一位企业家跟我说,他绝不聘用在饭桌上“挑肥拣瘦”的人,因为这种人自私自利,没有团队精神。一次看似简单的聚餐,里面包含这么多的道理,人的品行修养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所以,“做人”真正需要从娃娃抓起。
复次,家训还具备有效性。我们的家训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古代世界文明中从来引领潮流,不曾落伍。像古代的弘农杨氏,自从东汉出现了号称“关西孔子”的杨震以来,严谨持家,诗书耕读,代代出人物,绵延数百年,为世人敬重。
近代如曾国藩、梁启超等家族,是我们能够亲眼见到的实例。曾家自曾国藩兄弟以下,190多年间,涌现了240多位有名望的人才,没有出现过纨绔子弟或者败家子。梁启超是近代承前启后开风气的大学者,九位儿女中,有三位院士,另外几位也是著名的学者、专家,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家庭。从古到今的历史证明,我们的家训家教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家训是从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它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来成效显著,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05:
在人类古文明中,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几千年的风霜雨雪,一脉相传绵延至今,实不多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成为这个民族的根,深入而坚韧,虽几经劫难,仍不绝如缕。再看世界历史,多少曾经称霸一时的民族或国家都早已烟消云散,不见踪影,究其原因同样在于文化。没有强大文化的民族,无论军事力、经济力如何强大,最终都会衰败。所有传承至今的民族,都是依凭文化的智慧而生生不息的。生存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依靠的是智慧的导航。
中华文明延续到今日,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许多次的改朝换代,甚至发生过统治民族更替的情况。朝廷崩溃了,但中国文化却一直传承下来,堪称奇迹。其原因就是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细胞一直坚韧地维续着。在家族内部,人们恪守中国的文化传统,通过家训家教,顽强地坚守住自己的根本,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不管外面的风云如何变幻,我们胸中跳动的依然是一颗中国心。只要家没有被摧毁,我们的文化就将薪火相传,而家训家教则扮演着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和平年代讲“仁义礼智信”,外敌入侵时讲“精忠报国”,为人一生,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清风明月,屹立苍穹。
06:
阅读家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不能用功利之心读家训,以为既然是家族内部秘而不宣的训示,一定有什么高明的绝招,特别是那些历经磨难后成功的大人物,肯定有终南捷径和驭人之术传给子孙。那些渴望快速成功的人,恐怕要大大失望了。说一位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创建汉朝的刘邦,他鄙视文化,善于驭人,临终留给儿子的遗书,最应该是政治权谋的锦囊妙计吧。然而,这封遗书非常简练,就是告诫儿子好好读书,本分做人。
这封遗书应该让许多耽迷于功利的人有所清醒。从古至今,不管世道如何变幻,谁曾见到伤天害理而被千夫所指的家族长存于世呢?有些家族虽然发家史见不得人,但是能够早早醒悟,回心向善,严格要求后代安分守己,多做善事,才得以传承下来,故家训并无奸巧之处。本分做人是为人处世乃至家族绵延不绝的正道,别无他途。因此,用功利的猎奇之心去读家训,如果是大失所望,弃之如敝屣,便说明此人已无药可治;如果明白过来,老老实实做人做事,见贤思齐,即可大有收获。
第二是不要拘泥于形式。古人主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早睡。因此,家训中不乏要子弟天亮即起的规矩,晚起会被长辈训斥为懒惰。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工作到深夜,早上迟起成为常态。要把古代家训严格套用在今日,恐怕有不少年轻人难以接受。这样的事例很多。古今生活习俗变化甚大,不能样样以古律今。其实,早起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朝气蓬勃,这才是其真髓。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家训背后的精神实质,而无须墨守成规。
家训既然是智慧的结晶,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冰冷严厉的强制,让人望而生畏。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不知从何时开始误读了“训”这个字。
在现代汉语中,“训”字往往具有强制性,诸如训斥、训话、训令、训诫、教训等。这么严厉的“训”字,为什么是由“言”字旁和“川”组成的呢?“言”是劝说,是讲故事,引导人们走向大道,与“川”结合,指的就是宽广的河水可以自由自在地奔流。
显然,在古代,“训”并不令人畏惧,而是给人讲故事,导向美好,言者谆谆,让听者从善如流,备感温暖。《论语·子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家训也是如此,它通过讲透事理,循循善诱,令人由衷向往,通过学习,身体力行。见识广了,人也会越发谦和有礼,与人为善,以往不顺的事情、矛盾的人事关系也都会变得和谐顺畅。什么道理呢?你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美好的生活,从这里开始。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家训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