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立之后都想尽快得到发展,这是每个企业的老板都想实现的梦想。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泽亚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指出企业管理是一个大工程,企业想要快速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为什么制度颁布了,却没有人执行?为什么工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却没有提高?为什么员工经常不能完成本职的工作?为什么经理总是很忙,而无暇顾及对员工的反馈?为什么员工经常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辞职离开?为什么考核制度始终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这些问题经常会在管理者的头脑中徘徊,很多管理者感到困扰,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这些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
近几年,笔者一直注意观察企业管理者的表现。我注意到,有相当大数量的管理者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什么。
如果问一个管理者,你是做什么的?他们一般会回答:“我是生产部经理,我是销售部经理,我是财务部经理”。却从来没有人说:“我是做管理的,负责生产、销售、财务”。在管理者的头脑中,自己的职位就是一份本职工作,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做好财务分析,做好财务报表,而不是做好财务部门的规划,设置部门内部的岗位,选聘合适的人选,进行人员培训,做好员工激励,进行绩效管理。对于这些管理职责,管理者认识的比较肤浅,而对于事务性的专业工作,却十分娴熟,甚至乐此不疲,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这也许与管理者的晋升背景有关,很多企业把业务优秀作为一项选拔标准,即把那些在自己本职岗位表现突出的员工选拔出来,做部门或团队的管理者。于是,优秀的销售员成了大区经理,优秀的大区经理成了销售经理,优秀的会计师成了财务经理,优秀的设计人员成了设计部经理。
当业务熟练程度成为唯一的选拔标准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设计部经理会醉心于设计创新而无暇顾及部门整体业绩,无心管理团队,认为自己只要做好了设计创新,做出了优秀的业绩,就是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就做到了称职。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设计部经理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有人力资源部的考核制度,有销售部的材料清单,有生产部的工作计划,甚至还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而部门其他人员则处于三不管的状态,有人在画图,有人在打游戏,有人在睡觉。试问,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状态,怎么能保证设计的质量,又怎么能做到高效的创新?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语,“我是生产部经理,完成生产任务是我的职责,我只要把生产组织好,按时交货就是完成了任务,至于招聘、考核、培训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这些工作应该由人力资源部来做,我任务这么忙,不可能替你们做这些事情。”你说过类似的话吗?你听到过类似的抱怨吗?
这就是一些管理者的思考方式,他们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只做领导安排的工作,只完成上级分派的任务,至于在部门建设、工作安排、进度检查、员工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方面,却很少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因此,企业的制度建设就很难做好,就会出现断层,漂亮的战略规划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优秀的绩效管理方案到了部门经理一级就成了填表打分,最后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管理专家在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员工因为企业的品牌而选择进入企业,因主管的管理风格而选择离开企业”。调查显示,因为主管风格而离职成为众多离职原因中的首位。可见,如果管理者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后果是多么可怕。
笔者认为,之所以管理者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者没有用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没有用心对待职位的晋升
当管理者从普通员工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时候,他没有用心思考,为了做好管理者,自己该做哪些改变?该增加哪些工作,删除哪些工作?该在哪些方面多花时间,在哪些方面减少时间浪费。
2.没有用心补充管理知识
当管理者从普通员工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管理知识方面的欠缺,没有意识自己需要学习,补充必需的管理知识,仍然按原来的工作学习习惯行事,所学的东西仍然围绕原来的业务,而没有用心去关注管理知识和技能。
3.没有用心对待下属
当管理者升到管理岗位的时候,会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倾向把自己和员工划清界限,喜欢当领导,喜欢发布命令,喜欢听汇报,而不喜欢听取员工的意见,不喜欢对员工反馈,不喜欢帮助员工完成工作。这种表现使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心理鸿沟越来越深,沟通越来越不顺畅,导致工作被动,甚至脱节。
4.没有用心承担自己的职责
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是管理组织,其次是管理人,再次才是管理事。而管理者最习惯的就是管理事,对于管理者组织和管理却不甚关心。所谓管理组织,即作为一个管理者,要规划好本部门/团队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明确目标任务,做好工作计划;所谓管理人,即对下属员工进行培训、辅导、考核、激励。如果没有管理好组织和人,那么管理者就不能称其为管理者。
总结: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必须从管理事转到管理组织和管理人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
要做好晋升后的心理转变,转变与下属的工作方式,尊重员工的需求,并寻求资源满足员工的需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员工培训、辅导、考核、激励,发挥下属员工的积极性,与下属员工一起完成工作,共同追求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