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历史走到一个重要拐点,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开始在世界各地大范围传播,转型成为各传统国家无法回避的课题。面对同一课题,各国政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近代的命运。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种种危机,清政府曾一次次改革图强,但可惜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失败,尤其与近邻日本比较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让人无法释怀。
一种延续千年的古老文明,面临现代化转型,何以那般懵懂无知?一个不乏人才的偌大王朝,何以在改革道路上应对失据,步步被动?一个各阶层都期盼改革富强的国家,何以始终不能突围而出?种种道不尽的疑惑,引无数研究者步入历史深处,重寻晚清百年大变局的源头。
清末新政组建的皇族内阁
葬送了清王朝最后的机会
中国近代并非没有睁眼看世界的先见之士。1840年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见识到英国人的船坚炮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对之策,但在当时,却遭到“溃夷夏大防”的严厉指责。随后林则徐委托好友魏源编辑《海国图志》,详细介绍“夷情”,同样遭到朝野上下强烈批判。
然而,同一本书,传到日本后,却产生极大影响,短短几年再版二十余次,对明治维新的发生,起相当大作用。
一本启发改革的著作,在自己的祖国备受冷落,却在异邦大受欢迎,启发改革,异邦又反过来侵略中国,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为何清廷那么多权贵高官,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海国图志》的价值?此为晚清改革可叹一也。
中国近代史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但正如梁启超所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一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惨败,把政治体制改革推上历史的议事日程。然而,大清帝国中,最先痛定思痛,探索救国之道的,却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少数读书人,他们既无政治经验,又无实权,戊戌变法难免失败的命运。
大清帝国寻求“新生”的一次难得机会,为何不能得到最高权力实际掌控者的支持,而白白浪费了甲午战争的巨额“学费”?此为晚清改革可叹二也。
庚子之乱,八国联军血洗北京,此后慈禧不得不宣布新政,但清廷却仍然利令智昏,不但拒绝了坚决反对革命的老臣张之洞自上而下的立宪主张、连皇叔载洵和载涛的立宪主张也被否决,搞出垄断权力的“皇族内阁”,彻底失去了人心。
为何在如此危急关头,清廷依然不能把握最后的机会?此为晚清历史可叹三也。
改革难免触动特定阶层利益。但正是这些阶层的“利益”,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不革其利,国家、社会难以发展。改革是为了各阶层的总体、长远利益,但如果每一阶层都不愿承担改革的代价和成本,不懂妥协,改革势必举步维艰。
改革也难免触发观念的全面更新,这个过程一定会伴随着旧世界观崩塌的痛苦,但唯有经历这种痛苦,适应现代文明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整个国家才能建立起新的共识。
摆在改革者面前的选择诚其难也,但唯有做出正确的选择,社会才能免于走向激进的极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说:“革命最可能发生在曾经历过某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政治现代化发展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变化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晚清改革之曲折最好地印证了亨廷顿的这句话。
历史未曾远去。正如历史学家雷颐所言,一个历史事件,只要仍有当下参照意义,就必定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晚清改革距今虽已百年,但中国的改革与转型之路仍在继续展开。对于我们来说,要准确定位我们在这条道路的位置,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晚清改革的历史现场。
第三期
智元书院·缘法思享汇读书沙龙
智元书院联合缘法思享汇主办,人民邮电出版社、先知书店协办,于12月23日上午9点-12点,在北京举办第 3 期线下读书沙龙,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历史学家雷颐老师,解读晚清改革失败的原因,为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主要著作:《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从甲午到辛亥》《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二十讲》等。
报名方式
方式一: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线下沙龙
方式二:点击报名→立即报名
以书会友,以阅读为起点,聚集智慧、碰撞思想、切磋交流、互动分享,在喧嚣的时代与最好的思想者同行,致力于打造最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思想交流和社交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