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
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开会、处理邮件,应付各种同事的需求,晚上回想发现好像也没做什么。一个下午的忙碌甚至比不上早上1个小时的产出。
这种矛盾背后,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 x 专注度。
我们常常因为繁忙,而忽视了专注的重要性。
1: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计算机系教授,畅销书作者 Cal Newport 在他的《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我们工作时的状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 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写一篇深度文章,创作音乐,为某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断练习都是一种深度工作,而收发电子邮件、浏览新闻、开一个冗长的会议则是比较典型的浮浅工作。
深度工作是唤醒我们当前智力水平下的每一点价值所必需的,几乎所有的精英级产出,都需要高强度、长时间的深度工作。
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当时他在那里避暑。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太远,以至于他的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
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工作。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记者都找不到他。
比尔·盖茨(Bill Gates)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两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只读书,思考大局。他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备忘录,将「网络」定为微软公司的重要性级别最高的工作,随后微软推出了打败网景的IE浏览器,一举奠定了PC霸主的地位。
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深度工作现象非常普遍。这和当代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可能会问,马克·吐温,彼得·希格斯和比尔·盖茨在他们独处深度工作时,到底做了什么,会有如此高的产出呢?
2:
在超过 2500 年的时间里,道教和佛教都在使用一种「心流」技法作为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芝加哥大学心理系前系主任,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教授第一次将「心流」这一概念引入西方,并称为「flow」
心流,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有些地方这样的状态被称为「颠峰状态」。Mihaly 这样描述这种心流状态:
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毫无疑问,Cal Newport 所描述的「深度工作」就是一种工作中的心流现象。
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观点,放松工作、打打酱油过得比较舒服,像「深度工作」这样认真多累啊。
事事恰好相反。
这类工作的挑战程度偏低,需要的能力也处于中偏低的水平。很多长期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会陷入 Mihaly 称作「无感」(apathy)的状态。
Mihaly 认为无感是一种很消极的状态,在2004年的一篇论文中,他指出:
无感会带来非常消极的后果,因为你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干出什么实际的事情,你既没有在运用你的技能,也没有接受到任何挑战。
Mihaly 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证实了一个理论:一个人在心流状态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研究发现,人们在某一周内此类「心流」经历越多,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就越高。
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也就是说,深度工作带来的经历不仅可以给我们巅峰产出,也可以为我们带来深度的满足感。
3:
那么,如何控制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呢?
Mihaly 的《当下的幸福,我们并非不快乐》(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很显然,在进入心流状态时,我们要远离社交网络,远离其他人的打扰。除此之外,以下三个因素也会影响心流的产生。
第一个因素,是我们当前的技能与任务的难度的匹配程度。容易的任务太简单,只有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且有挑战的任务才能让我们产生心流。
第二个因素,是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反馈。正如《第五项修炼》里提到的,心流是一种我们为了缩短现实和愿景差距产生的很强的动力和专注力。目标明确时,反馈清晰会进一步加强我们缩小现实和愿景差距的感觉,让我们更专注。
而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因素:动机。这里的动机可以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兴趣,也可以是一个功利性的目标。无论如何,强烈的动机都创造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做事。
从这些因素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像程序开发、写作、画PPT、创作音乐和体育锻炼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反馈,更容易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我们很多人心流的经历可能产生于准备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或事情马上要到最后期限的时候,因为它们给了我们足够强烈的动机。
然而,我们不应该满足于此。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心流状态很多时候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的是更主动的控制。换言之,我们能不能不断地、主动地进入心流或深度工作状态呢?
4:
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养成了不断进入深度状态的能力,他们可以轻松地进入深度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
研究表明,普通人在深度工作中的平均时长是1小时,但经过长期实践后,在深度工作中的时间可以达到4小时。
Cal Newport 的《深度工作》揭示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习惯。
从雕琢《物种起源》的伟大思想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到普利策奖得主、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Robert Caro),都养成了严格内化的习惯。他们的习惯使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
Cal 在书中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深度工作哲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习惯,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
第一种是禁欲主义哲学。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克努特(Donald Knuth)就是此类。唐纳德采用了一种禁欲生活,优先深度工作,尽量剔除或减少其他所有类型的工作。
所以,当你访问他在斯坦福大学网站的个人主页时,找不到他的Email,只能看到下面这条标注:
从1990年1月1日起,我成了一个快乐的人,那一天我不再有电子邮箱……电子邮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但对我来说,我的角色是站到背景后。我所做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无人干扰的高度专注。
第二种是双峰哲学。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在深度时间里,双峰工作者会像禁欲主义者一般工作——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在浮浅时间里,专注并非首要目标。 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次上实现。 比如,按周划分,你可以每周4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
双峰哲学尤其适用于像大学教授、作家、记者等职业,他们认为要想通过深度工作得到极端的产出,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所以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Adam Grant 就是这种哲学的坚定支持者。他是三本国际畅销书”Give and Take”, “Original” 和”Option B”的作者。
第三种是节奏哲学。
这种哲学适用于大部分人。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你可以在一天中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从而创造一种深度工作的节奏。
一般来说,这段时间至少要持续1.5个小时,因为逐步进入专注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喜欢早上4点半到5点起床,在无任何打扰的情况下深度工作到7点半,再出门上班。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节奏哲学。
正如 Cal 指出的:
节奏哲学的习惯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
很明显,没有哪一种深度工作习惯是绝对正确的。一种习惯是否合适取决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从事的工作。
但有一件事却毋庸置疑:一旦你培养出适合自己的正确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Cal Newport 认为,虽然深度工作的能力正在日益稀少,但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却在日益提升。
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小部分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士需要深度工作,大多数人靠一些小玩意拿工资,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在数十年里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随着信息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知识工作者,深度工作就成为核心货币,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现实。
深度工作并非是一种无用的传统技能,而是任何想要在智能时代立足的人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
最后,希望你和我一样,在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Winifred Gallagher)的这句话里找到共鸣: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