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比如,有的领导者认为爱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泼好动的人一定办事毛糙,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老实听话。然而,感觉并不靠谱,因为它总是被认知偏差所左右。
那么,什么是认知偏差呢?
MBA智库百科释义: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认知偏差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
光环效应: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光环效应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光环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投射效应:芹菜很好吃,你怎么不吃?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炸了。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很长时间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向人家借千斤顶。可是他又有许多担心,在路上,他不停地想:“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该怎么办?”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一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主人一下子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个笑话是说,人们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是多么可笑,因为人家未必像你想象的那样。投射效应就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代表性偏差:数字什么的最讨厌了,真难记
假设你对数码产品了解不多,但听说昨天开始发售的iPad很酷,于是犹豫是否应该购入一台。这时,某个权威网站(比如ifanr)调查了10000名iPad用户,调查结果显示有85.73%的用户表示,“iPad很赞,体验非常棒”。你会如何决策呢,买还是不买?
然后,某位你很熟悉的人刚好也买了iPad,比如我。而且我还写了一篇体验文章《iPadSucks》,不支持多任务,不支持Flash,第三方应用昂贵,容易误操作,还经常死机,表示非常后悔买了iPad。此时,你又会如何决策呢?
多数人在第一次决策时都会选择购买iPad,然后在第二次决策时动摇甚至放弃这一打算。
但这却是不理智的。我的体验显然不如前面的调查客观、公正、权威;就算假定我很客观地在评价iPad,我也只是众多样本中的一个,根本无法改变“85.73%的用户对iPad很满意”这一事实。
这类偏差的特点是,生动、具体的描述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赌徒谬误:一次就回本赚钱!
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赌徒谬误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幸运降临。然而,赢的概率与之前赢的概率并没有本质的差别。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
被洞悉错觉:你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一下我呢?
“你不了解我。”“你根本不愿意了解我!”“你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一下我呢?”你是否正在抱怨着,或被这样抱怨着。是的,这种抱怨并不罕见。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常常会产生“被洞悉错觉”,误以为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眼神已经传达了自己真实的意思,甚至误以为即使一言不发别人也该“了解自己的想法”。
但是这真的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我们终会体会到一种痛苦——你以为别人懂的和别人真正懂的之间的落差。或许我们应该首先修改一下自己的预期——“被误解”才是世间常态,“你懂我的”几率则像中彩。
被洞悉错觉说的就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我中心性的知觉偏向,主要表现为当人们意欲向他人传递某些信息或隐藏自身内部状态时,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想法的洞悉水平。
羊群效应理论:小心那只“头羊”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聪明的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幸存者偏差:请注意“死人不会说话”
有一个较知名的“飞机防护”案例: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坚持认为:(1)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3)而在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有两个启示:一是战死或被俘的飞行员无法发表意见,所以弹痕数据的来源本身就有严重的偏误;二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专业意见也不一定能提升决策的质量,因为这些飞行员大多是机翼中弹而机尾未中弹的幸存者。
俗语“死人不会说话”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偏差的重要成因。当我们分析问题所依赖信息全部或者大部分来自“显著的信息”,较少利用“不显著的信息”甚至彻底忽略“沉默的信息”,得到的结论与事实情况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锚定效应:一切都是相对的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打开一个购物软件,看到你曾经收藏在购物车里的商品比你当时收藏时的价格下降了一定的数额,这促使了你点进去看一看,而有时,看着看着,你可能就下单了。别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套路,背后却存在着一个原理:锚定效应。
所谓“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定或下判断前,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影响,该信息犹如一个沉重的锚,沉到了海底,让你的思维以该信息为基准,在它的一定范围内做判断,而这样的判断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偏误。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带领一些大学生和房地产的专业人员参观一座房屋,然后请他们估计房屋的价格。而在参观之前,实验人员会打印一份随机生成的“销售数据表”分发给他们作为“参考”。多次实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这些专职的从业人员,他们对房屋价格的估计无疑都受到了“销售数据表”的操纵。
表格里的价格越高,相对应的人员给出的估值也越高,反之亦然。
可以看到,在上述几种认知偏差中,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拒绝深入思考,走了思维的捷径。既然有捷径,为何不走?因此,我们在决策时,或者忽略掉一些信息,或者过分利用一些信息(以便不再寻找更多信息),以减轻认知负担。这些思维捷径,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利的——有助于迅速做出接近最优的决策。但若是一味依赖于此,便会造成不可忽视的思维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