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会来到你身边告诉你:“你本来可以过的更好!”
我在西安住,一个算不上一线城市的省会城市。
5年前,单位集资买房,一平米3100元,位置很偏僻,相当于北京的五环外、上海的浦东,所以我觉得离家和单位都很远,就没有买。
3年前,朋友说,曲江这边环境多好啊,把你北郊的房卖了,搬到这边来吧,当时曲江的房价5200,但我觉得换一个环境好麻烦啊,就没有买。
现在,5年前的房卖一平米17000元,3年前的房卖一平米13000元,如果当时我买了的话,现在转手应该赚200多万,当然,这只是如果,你可能会举出更多比我更痛心疾首的例子(说到这你可能以为我要安利什么理财课,然而并不是)。
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当时的我会错过?或许你也曾错过好买卖、错过好姑娘、错过好工作,那我们一起来反思反思,希望下次不会错过。
我丢了一块知识拼图
知识管理里面有个概念,叫做知识框架,我很早就知道这个概念,但这一次才发现自己的知识框架并不完善,少了一块拼图,这块拼图就是:“财务 理财”。
我的知识框架是一个九宫格,这个九宫格和我的年度计划相同:
一共包含八个方面,我翻开5年前的记录,下面是那一年我的学习和阅读情况:
‘身体 健康’:观呼吸、黄帝内经、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财务 理财’:
‘人际社群’:《一呼百应的力量》《引爆点》,经营社群的在线课
‘家庭 生活’:《正面管教》《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工作 事业’:各种时间管理的书、《高效演讲》、《超级个体》、参加演讲课程
‘学习 成长’:《精深练习》《如何阅读一本书》,秋叶组织的IP训练营
‘体验 突破’:《中国哲学简史》《孤独星球》
‘休闲 放松’:《朝圣》《2001太空漫游》《追风筝的人》
其实那一年我读的书也不少,40本左右,但理财这个分类里一本书都没有读(或许是因为没钱可理,所以……),这个发现带给我的启发是:我错过机会是因为还没有准备好。
如果我当初对理财感兴趣,看了相关的书,或许买房的机会出现时,我就会变得敏感,立刻会想到:“不自己住,用来投资也不错啊!”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继续买书、买课、参加社群之前,画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看看有没有“短板”,如果有的话,不如先停下来,补一补短板,再出发。
虽然这么说很可能被打,不过我还是想说:不富裕的人很可能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穷人思维,同样的,富裕的人因为他们有富人思维,钱总是会来到他身边的。
穷人思维是:我需要什么?
富人思维是:我想要什么?
当时买房那个机会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真实想法是这样:“我已经有了一套房子,够用了,不需要再买房子了呀。”于是就错过了200万。
如果我当时这么想:“我用这套房可以做些什么?”那估计我会想到投资,或者拿这个问题请教身边的朋友,他们会告诉我可以投资,至少是能收租金吧!一句话就能点醒我。
哎,思维方式不同,结果大不相同。
这几年我的体会就很深,当我“想要”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比如去美国旅行,我看到的都是机会,看到的都是可以帮我实现目标的人(有些人把这叫“吸引力法则”)。
当我“需要”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比如说增重10斤(估计又会被打),我看到的都是阻碍,看到的都是诱惑我放弃目标的人。
那怎么才能转换思维方式呢?我有两个心得:
想要学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和那样的人泡在一起:我们很难改变自己,但很容易受到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以前是一个IT男,想事情特别的理性,没有温度,有没有可能更感性一点呢?毕竟我觉得感性和理性都要有啊,那我就和特别文艺的人待在一起,我觉得我现在比过去柔软、感性多了。
从足够痛的事情当中反思:光有反思不行,那很容易抑郁,每天都活在过去当中,过去做的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累死了。光有足够痛的事也不行,比如说跟女朋友分手了,心很痛,然后去各种宣泄,情绪过去之后,又开始寻找下一位女朋友,这就不会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所以应该是遇到让自己足够痛的事,比如女朋友分手,然后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分手,或许是自己太大男子主义,这时候才有可能转变思维方式,焕然一新。难怪有些人说:失恋能让一个男人成熟起来,哈哈。
结语
反思很容易让我焦虑,还好我比较能接纳现状。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我们都曾错过好买卖、错过好姑娘(好男人)、错过好工作,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现在也很不错。
总有一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会来到你身边告诉你:“你本来可以过的更好!”
或许我现在会这样回应那个人或者那件事:“我本可以过得更好,但现在也还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