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建议读者跳过这一页,直接去看第84页杰克和苏茜·韦尔奇的“赢”专栏。他们所表达的观点其实也是我们想说的,而我们之所以没说,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底气不足、缺少自信。他们的文章名字叫《最强的敌人抑或最优的资产》,他们说的是“坦率”。
他们总结下来,在一个公司中,坦率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话之中,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坦率还可以推进速度,不论是决策还是执行;坦率还能降低成本—杰克·韦尔奇把坦率缺失看做一个企业最强的敌人,反之它会成为企业最优的资产。
很坦率地说,坦率在我们这里,不管是面对内部员工,还是面对外部世界的交流,它不但稀有,而且不被鼓励。我们很难想像管理像GE这样规模的多元化企业,还会把坦率当成一种企业所追求的品质。在我们这里,企业不管大小,公共管理部门级别不管高低,更多的选择是隐讳,是语焉不详,是欲言又止。表现最好的可能也就是:它真的值得跟人说吗?
比如新浪,这个股权分散的美国化的公司,刚刚用美国公司和投资银行常见的一种合作方式,完成了一次管理层的MBO(P68《你想当老板吗?》)。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公司首先不多见,而习惯于对“内部人控制”而产生担忧的我们,也很容易产生怀疑。站出来,坦率地讲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其实可以更好地消除这种不信任感。实际上这种不信任感从现代公司诞生之日开始就一直存在,人们更容易相信一个企业的创立者和所有者,天然地对于职业经理人管理并且还仅仅只负“有限责任”的公司会持怀疑态度—这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亚当?斯密当年就是一个现代公司的反对者。
当然,历史发展证明现代公司鼓励了创业,诞生了足够多的伟大的公司,成为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部分。GE就是其中一个,并且还随之诞生了如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伟大的管理者。我们也很希望新浪未来也会有伟大的成就—这家公司对未来的中国公司应该能提供很多经验。这也是我们希望新浪更坦率更开放的原因,这很有可能是未来中国的一笔财富。
同样,三鹿奶粉破产清算案的终结是以“结石患儿索赔作为普通债务将不能得到赔偿”这个新闻的形式出现的。关于破产公司的债务清偿确有法律所依据,但如上期这个栏目所说,除了冷冰冰的告知,相关人士是不是还有必要诚恳坦率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坦率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但坦率显然会有助于沟通交流。新浪和其它许多公司的顾虑可能源自于一句古训“言多必失”—我想这可能也是媒体所应该检讨的一个问题:坦率的态度应该得到赞扬与鼓励,使之进入到一个正向激励的过程当中。杰克·韦尔奇说:“幸好,坦率是可以培育的。”培育坦率,不论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我们所期望的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