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中国人自豪于GDP上涨的幅度,甚至有人提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中国模式”,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模式”像当年的“日本模式”一样风光不再,以至于一些人认为“中国模式”将会处于优势地位。幸好总有清醒的人指出各种问题。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中国还没有产生具有普适价值的商业模式。但是日本,早已在自己的土壤中找到了合适的模式,比如精细化管理等。
日本是一个必须尊重和学习的国家,当全世界都在衰退中缩减消费的时候,几乎经常能在中国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看到日本科研人员不时推出几个栩栩如生的机器人,当我们觉得能聊天的机器人好玩或者嘲笑这些机器人看上去有些无用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些数字:日本寄希望机器人产业2025年时的利润可以大涨至近 700亿美元。日本还雇用了超过25万的工业机器人劳动者以削减高昂的劳务开支,并希望以此支持未来的工业机械化,日本的机器人工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且在未来15年中很可能会增长到100万。
可以展开想象,当老龄化时代来临,日本工厂里到处是机器人勤劳工作的景象,而中国陷入老龄化危机后,要买多少个这样的机器人来解决劳动力减少的状况呢?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都是这个国家的一贯特性,早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日本企业就已经开始从其传统优势行业,比如家电、汽车以及电子产品等产业向新能源、动力汽车等新兴产业迁移,并且早已开始在低碳经济领域谋求发展。日本产业转型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像中国人习惯的那样大张旗鼓,日本总是在安静中积蓄着创新的力量。
美国人看到的日本人创新:通过采用和改进外国(大部分是美国)的技术,首先是低价,借助更高的质量或服务掌握技术的领先。沿着这条路,它们与客户之间培养了紧密的联系,它们熟悉客户的需求并能够很好地满足它们。技术上的优势加上客户的信任共同堆砌了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进入壁垒。(摘自《经济学人》)
几个让你瞪大眼睛的数字:2009年,《经济学人》杂志“全球最具创新能力国家排行榜”中,日本位列第一。《创业家》能掌握的数据是:从2000年到2006年间,日本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的3.04%,美国2.73%,欧盟1.86%,中国1.4%。
原来,这个看似安静的邻居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步调默默前行。在为此次专题进行的系列采访中,我们一次次为这个民族独到的创新理念而感到震撼。这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理念太值得我们这个“热得发烫”的国家认真揣摩。
长江商学院项兵院长认为专注和精细一直是许多中国企业的短板,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具有非常大的互补性,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空间非常大。以下为项兵院长接受本刊采访的观点。
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什么
去年,我去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创新论坛。我提了一个观点:目前亚洲企业在考虑企业发展模式的时候,对于西方依然有着一种崇拜的心态,基本上是把西方的理念直接拷贝过来?至少到目前,整个东方的思维依然在西方的框架之下很难超越,当然,日本也不例外。
我一直认为“以全球应对全球”是一个国家支撑未来的核心能力。恕我直言,因为文化和语言等带来的一些障碍,日本企业在高端管理人才整合方面是滞后于欧美企业的,所以我判断在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上,日本的大企业在全球诸多行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日本人会选择收窄行业,集中资源于那些仅仅靠制造的精细和系统集成能力就可以独步全球的行业,在这些领域他们会持续有全球的竞争。
我的理解,日本人最大的专长还是在你做出来以后,我能做得更细、更精、更可靠,这是日本企业真正的强项,所以不论是全球知名的大企业,还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都能在缝隙市场表现杰出,靠的就是专著和精细。
这是一种特殊背景下形成的很独特的思维,中国和日本的历史、资源、经济结构都不同,当然并不适合套用,但是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合作确是很有必要的。我认定中国和日本的中小企业合作的空间会是非常巨大的。
日本有很多非常好的中小企业,它们有良好的品质,品牌,产品研发能力,但是他的国内市场萎缩,人口老化减少。 这些中小企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日本很多中小企业在国内及国外的发展会遇到很大的挑战。
而对于中国,专著的精细一直是我们许多企业的一个短板。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要从组装走向制造,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仅仅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我认为难度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日本人的专注,日本人的创新,它们有这些东西。它没有我们快速增长的市场,我们有“人口红利”,至少还会持续十年,中日在中小企业上的互补性是非常之大的。在未来中日中小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盟联合而更好地应对国内市场的挑战,并更有可能联手应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是非常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