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阻拦你成为人生赢家的,不是懒,而是认知缺失!

文/姜榆木

国庆长假之前,我决定将别人装点朋友圈的时间用在自我提升上。

然而长假第一天的日高慵起,便宣告了整盘计划的付诸东流。

望着镜子里颓废的模样,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也不由想起曾经许多次自我放逐后的类似情况。

董婧曾在《奇葩说》里说,“最难过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而最煎熬的生活状态,也不是至始至终的沉沦度日,而是在得过且过中虚度年华。

01、每一段螺旋下行的轨迹,都是你欲拒还迎的模样

最近收官的职场热剧《平凡的荣耀》中有这么一幕。

金宸投资的余总将手机放在桌上,隔着透明的手机壳露出一张排得满满的日程表。

转瞬而过的画面,不知让多少人看出了代入感。

试问,哪一个踌躇满志不是以一张密密麻麻的作息表开始,又以这张作息表不知所踪结束?

不由想起本科的室友小徐。

刚进大学那时,他想争取转到计算机,那是学校的一本专业。

为此,他认真列了每日to-do清单,然后“啪”一声贴在墙壁上。

头几天他确实极为自律,连起床、三餐和休息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

可没过多久,有次他亲戚出了些事,他请假回去了一个多礼拜。

回来之后,他明显懈怠了许多,后来甚至能看到他躺床上刷短视频。

别人打趣他说,学霸,不是还要转专业吗,书怎么不看了?

他有些慵懒地说,学计算机的那么多,我们学校也一般,真转了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

可他仍会时不时流露出内心的不甘,大三时他打算跨专业考某211高校的计算机研究生;

复试被刷后,他在毕业聚餐上说要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二战。

每一次,我们都能看到他誓要与命运抗争到底的模样。

可最近一次见他时,他既没搞计算机,也没从事本专业,而是进入一家汽车合资公司。

每天的工作内容无他,就是在系统里录入零件信息,然后在邮件上和外方确认。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就是个Outlook工程师。

他不禁感慨,如果当时成功转去搞算法,现在应该会大不相同。

但感慨归感慨,他已不再想转行的事,毕竟工作虽然枯燥,但至少稳定,时间久了,心气也没了。

坚持的人,配得上所有荣誉;叹息的人,配得上所有如果。

后半句之于眼前的情状,恰如其分。

而感慨者的痛心,并非因为眼前不如意的生活,而是从前那个尝试改变的自己。

我们都曾为了改变自己,下定决心去执行一个写满雄心壮志的计划。

刚开始的时候,每一次违背计划,内心都会充满罪恶感,并表示下不为例。

可当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计划的次数多了,触发内心不安的阈值不断降低。

最终,一切演变为“其实这样也还不错”的觉悟,以及多年后偶尔回首时的感叹。

人生就在螺旋状下行的轨迹中,和那个如果中的自己渐行渐远。

02、阻拦你改变的,不是懒,而是认知缺失

面对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几乎每位父母都有过相同的抱怨:

这孩子其实聪明得很,就是懒,不用心。

类似的吐槽在职场上也比比皆是,只是吐槽者变成了自己。

朋友小吴跟我分享了一件事。

他一位同事在工作之余发表了3篇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在年度考核会上被领导表扬,多发了4个月基础工资作为奖金。

说起这事时,小吴表现得很是不屑:

“这些论文其实没什么创新点,就是把之前一些试验失效的案例分析了一下。”

这么想的底层逻辑无非是:我的能力没问题,他能做的我也能做,只是我懒得做罢了。

果真如此吗?

未必。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是不能变得更好,只是懒得变得更好,于是才有了对得过且过的麻木。

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预设了一个通过读书最后出人头地的结果,并将其成功后的财富所得平均分配,作为每一次考试之后的奖励,那每位学生肯定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用功读书。

同样,如果直接告诉我的朋友小吴,你每完成一篇论文,就能得到近15k的工资奖励,那么不管案例整合与数据分析是多么枯燥耗时,他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可见,所有的“懒”背后,都是认知能力的缺失。

正是因为认知力的不足,看不到自律、坚持、重复等行为和长远收益之间的强相关性,积极性不断消散,最后才有了“懒得去做”这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而所有的“不是不聪明”和“不是能力不行”背后,都是自行将认知能力这个维度从“聪明”和“能力”的范畴中剥离。

对此,蔡垒磊在《认知突围》中一语道破,

“认为自己懒,无非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和对自卑的保护。”

只有认识到这点,无休止的自我抱怨才会让步于对自我能力提升的专注。

03、真正的赢家,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做了什么

提升认知能力的本质在于提升对目标的认知力。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到自己人生规划的五个流程,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明确目标:

而很多人的目标诸如“变得很有钱”,并不是明确目标。

目标之明确必须在于能够量化,比如具体能达到几k的月薪水平,以及与这个薪资水平相匹配的岗位。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才能拆分阶段目标,进而反推阶段任务。

以“晋升到某岗位”这一目标为例,我们可立足于本公司,考察该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可通过求职软件,考察其他公司同类岗位的招聘需求。

基于类似的资源整合,确认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维度,并根据行业变化进行实时调整。

那么在这个提升认知力的过程中,应该设立一个每天严格执行的日程安排吗?

答案是不建议。

一个人的自律是有限的。

而缺乏弹性的日程安排很容易造成负面反馈,比如某天有些突发事件,你不能按照既定计划行事,此后的坚持就很有可能动摇。

合理的规划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提供正向反馈,又不过透支自律额度。

参照柳比歇夫记时间日记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当天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依次完成,并为每件事情计时。

这样做的好处有3点:

1. 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临睡前,将自己当天每件事情花费的时间累加起来,用24小时减去这个时间,再减去睡觉的时间,就能得到一段“被偷走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娱乐,而是用在了发呆、闲聊、纠结等这类没有价值产出的事情上。

根据时间日记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被偷走的时间”。

2. 提高在重复事件上的工作效率

对于每天需要重复做的事,时间日记能够提供横向对比,激励我们在更短时间完成这些事。

3. 缓解拖延情绪

由于每件事情都在被计时,我们能很真实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在这种压迫感面前,我们更容易说服自己不作多余的犹豫和纠结。

以我自己为例,我一直害怕找领导面签,总是将材料放在办公室门口的代签框里。

偶尔遇到项目紧急,不得不面签时,我也会在办公室门口徘徊不前。

而当口袋里的手机提醒我时间正一分一秒流逝时,我终于逼着自己走进了办公室。

音乐家李欧梵曾说:“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过于松弛和紧绷的状态都不可取,可持续奋斗的人生必然是有弹性的。

在完成重要事情的同时留有一定自由度,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来为自己设置奖励。

这些奖励也许和最终目标并非强相关,却能最大限度地使我们保持兴奋状态。

写在最后

一切方法都在于提供有效的反馈。

而面对反馈激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应阈值。

我曾把明确目标和时间日记的方法推荐给一位朋友。

但没过多久,手机软件中的计时就不能刺激到他了,他于是又返回到从前的状态。

其实,对于任何所谓的干货和方法论,从最开始的拨云见日到最后的等闲处之,是大多数人的轨迹。

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你和大多数人都做同样的事情,那何以你能比别人过得更好?

参考书籍:

1. 《原则》 作者:[美]瑞·达利欧,中信出版社

2. 《认知突围》 作者:蔡垒磊,中信出版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阻拦  阻拦词条  缺失  缺失词条  赢家  赢家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而是  而是词条  
综合管理

 大学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导语:大学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呢?大学里面,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好的人,可以混的顺风顺水;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的人,处处碰壁。以下是...(展开)

综合管理

 年轻项目经理怎么管理老员工

年轻项目经理怎么管理老员工管理队伍越趋年轻化。而同时,父辈一代中的很多人,却因为裁员、经济不景气或社会结构变化,正面临失业的危机。是以,现在年轻的管理者、领导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