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年轻读者问我,临公子,你觉得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中庸的人?
这话突然有点儿戳到我了。
假如早几年,我或许会Balabala说半天方法论,然而现在,我反而发现“中庸”这两个字背后的一些智慧。
比如很多时候,太用力的姿态往往会造成欲速不达的局面。
01、别过度消耗精力
我有段时间失眠得厉害,哪怕我12点前睡,都会在床上辗转反侧。
脑子里各种真实的、臆想的、记忆中的桥段不停轮播,好不容易呼吸放缓,突然听到些极其微小的声音,魂儿又被勾走了。
折腾到凌晨三四点,沉沉昏睡,然后7点起来准备上班。
可想而知,我的气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那阵子真是数绵羊数到天荒地老啊。
什么深浅呼吸、冥想、助眠精油、中药调理折腾半天都不管用。
当时还特意看了《睡眠革命》,书里说:“能控制自己的睡眠,就能更好地掌控全局。”很好,我睡前看到这句内心一紧:这要失控了啊,怎么办怎么办,不行我要努力睡着……结果更焦虑了。
更气人的是,这种失眠情况只在工作日出现,一到节假日,粘到枕头就秒睡。
后来我一位前资深熬夜的朋友,说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你睡前半小时别写作、别处理特别费脑的工作就可以了。
神奇地,药到病除了。
“你白天上班晚上码字,工作时间长,一整天下来睡前还保持高强度费脑的状态,自然会在睡眠时反映出来。”朋友分析说。
我长期习惯忙碌,自认是活力满满、能365天连续工作的类型,偶尔休息一天都有些不安:哎呀是不是太浪费时间啦,是不是可以顺便做些什么呀。
却忽视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个简单的道理。
以前我习惯睡前看些视频放松下,但码字久了,内容意识变成条件反射,看到综艺就想选题,看到有趣的对话就马上记录到素材库,很难拥有完全舒展的心态。
现在睡前乖乖把灯调暗,花10分钟发个呆。
忙碌中留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恢复能量的空间。
毕竟再积极的事情,一旦过了,那就废了。
熟悉我的小伙伴们知道,我比较喜欢房产类的投资,在国内外陆续买了几套房。
和一些朋友聊天时大家有个共识:买房这事,容易用力过猛。
人民网等官媒就曾转载过一篇《“加杠杆”供楼,你想过万一吗?》,文章中,深圳一位公司职员刚买了600万的房子却被裁员了,家里有两个小孩,妻子全职主妇,如果家庭没有足够积蓄,真的会让人崩溃。
这种情况不算少见。
尤其一些房产投资者风格激进。认识的一个朋友,明明手里只有30万,非要想办法让它发挥出300万的价值,尝试各种组合贷、抵押贷、消费贷、让亲朋友好帮忙去贷款等,恨不得把杠杆翘上天。
这种过度加杠杆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定投房子,实际上对现金流而言是巨大风险。
首先,把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一个投资品上,导致稍有风吹草动就面临着巨大压力。
而且有些人买的房子全部在同个地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天忍不住关注形形色色的楼市动态。
心态被房产牢牢捆绑住了。
其次,房子相比起基金股票,有两个重要区别。
1、流动性
房子变现周期很长,不像股票可随时卖出。从挂出去到真正拿到钱,随随便便都要2-3个月,遇到不易周转的房子,甚至要半年以上才可转手。
2、负债
负债的本质是杠杆,你要明白万一还不上贷款意味着什么。
账户里至少留出能维持你1年的现金,保证生活品质和日常开支不受影响,不然现金流一断,心态就得崩。心态一崩,后面的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噼里啪啦统统扑街。
我有个读者,总负债率超过90%,他满不在乎地说,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年轻人要敢于向银行借钱。
实际上吴晓波虽然鼓励负债,可还补充了句:“在我看来,50%-70%的负债率是安全的。”
《国语·鲁语上》有句话:“动不违时,财不过用。”
适度负债是好事,但别过度,否则竭泽而渔的做法只会把自己逼得山穷水尽,就算目标再美好也无暇欣赏沿路好光景。
03、别过度用尽时间
这几年我还有个特别深的感触:如果在一件事上,你投入过多时间,并不是个好现象。
开车的小伙伴可能知道,交通安全法规定,行驶4个小时就需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不仅人的精神需要调整,车子的各个零件也要及时降温调整。
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有21%是由于疲劳驾驶。
就算再热爱驾驶的人,长时间开车难免疲惫涣散。
这条规律,无论放在什么场景都成立。
认真想想,我本职或副业上几次不错的转折,都是出现在“有余力”的状态下。
反而当我整天忙得鸡飞狗跳时,其实没太多突破。一天下来,还自我感觉高效,“我好忙啊~我咋这么能干啊~”带着淡淡的满足感安然睡去。
不过度陷入具体事情里,才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学习。
多数事情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必须靠日积月累,持久战模式下,每天保持打鸡血的冲刺模式根本不可能。
需要适度留出喘息,才能继续。
长跑中有个著名的“法特莱克跑”。比如说你跑10公里,就可以先正常慢跑,到气喘时改为快走,交替着进行。随着渐入佳境,改为中速跑+快速跑,再根据身体反应调整回慢跑+快走。
这种跑法极大地消除了疲惫感和单一感,在长跑中是个非常经典的训练法。
所以说,我们做事尽量别让自己陷入力竭的境地中。
适当做些不求有用、但求有趣的事情。
以前我周末回家,能整整两天不出门在家工作,现在呢,自从发现小区附近几只流浪猫,我就喜欢每天散步1-2次,带些猫粮和水,带着手套和它们玩一会,半小时后再回来继续工作,效率就高很多。也会留出周末看电影的时光。
生活不是打仗,该发呆就发呆,该娱乐就娱乐,没有闲暇的忙碌就像没加盐的牛肉,食之无味。
04、别过度消耗情绪
李佳琦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了个细节。
他说自己会看所有评论,记者就问,那面对那些评论和网络舆论会不会感觉压力特别大?需要减压吗?
李佳琦回答:
“再不好的评论或难听的话,5分钟之后就过了。我不会把它放在心里,我只会想要做到最好,让他们那些黑我的粉丝也变成我的粉丝。”
我当下就佩服得不行,这人火得有道理啊。
不知道你发现没,优秀的人身上有个共性,就是他们虽然也有喜怒哀乐,但不会过度消耗情绪,更不会到处放大自己的情绪感受。
《我的前半生》小说里,唐晶在罗子君婚变后帮她找工作、找住处,力所能及地帮助她。唯独在子君喋喋不休地诉苦时,唐晶会提醒她:
每天诉苦不能超过10分钟。
过多的消极情绪会给一个人造成消耗。碰到不顺心就大哭大闹,要不从微信里挨个儿找好友吐苦水,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重了情绪的灰度。
每损耗一点能量,你就更消沉一点;每消沉一点,就更无力掌控局面一点。
最后再聊两句。
以前我觉得“中庸”这两个字好无聊啊,一度很羡慕大开大合的桥段。等经历了一些事情、年龄渐长后,不得不承认它有些道理。
凡事不走极端,是一种理性的智慧。
不耗尽精力,不耗尽财力,不耗尽时间,不耗尽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好继续走上坡路。
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就那样了。
吃个7分饱,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