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改变认知,就能改变命运?90%的人都被骗了:比盲点更致命的,是“盲维”

文/MBA智库·五月海子

最近一两年,关于“改变认知”“思维迭代”的话题,特别火。

那一句“改变认知,就能改变命运”,让很多人看到了摆脱当下瓶颈的救命稻草,他们买各种认知类书籍,报价格不菲的思维提升课,目的只有一个,想通过重置自己的认知习惯,来扭转现状。

这里不得不泼点凉水,改变认知并不容易,它不是通过学一门认知提升的课,看几本迭代思维的书,就能彻底告别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

有一句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固有认知就像框架,身在其中的人,看不到自身的阻碍和限制,而作为旁观者的他人,反而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迷局,提出有效的脱局建议。

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慢慢打开眼界,去看到单一维度之外的世界, 而不是沉溺自我,故步自封。

1、比盲点更致命的是“盲维”

人的认知有一个特点:一旦你建立了一个维度,就会想方设法用各种证据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忽视了其他维度下的可能性。这就是所称的“盲维”。

“盲维”可能来自于人自身,也可能来自于环境。

最近,我听闻前公司正在进行各种改革:内部副职以上需要重新竞聘上岗,各个部门精简人员,定员定薪,甚至还把以前的部分底薪作为弹性薪酬,按每月业绩量来差异化发放。

如此的举措,招来了很多同事的反感和抗拒,有的人有了蠢蠢欲动想逃离出来的想法,有的已经开始着手寻觅新的工作机会,但有这样一个同事,却依然木讷地保持按兵不动。

不是他早已找好了后路,而是他在焦虑中还没想清楚想走的路,他偶然间的一席话,正揭露了他焦虑的根源:

“以前我觉得国企稳定,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起码维持个人生活没问题,现在说改就改,让我毫无准备,我也想离开,但外面的世界不确定性太多了,怕自己没办法适者生存,也可能是多年追求稳定的心态,把自己给限制住了。”

如他所说所想,在国企待久了,无形的环境带来的影响,让他思维逐渐固化,形成了单一的认知:在做任何冒险事情之前,得找一个托底的支柱。

如此向外追求兜底的想法,一方面让他攒到了安全感,但另外一方面又让他对风险背后的收益,选择了无视。

吴伯凡老师说过:我们在处理一件事情或者一种关系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单一的认知维度里,你选择了什么维度,你就获得了什么样的认知

而这位同事选择了保守和等待,就在上一周,他所在部门定员名单发布,他并不在其中,身为十年老员工的他,不得不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辞职。

美国有句著名的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而盲维,就像一个屏蔽器,把视线之外的事物都过滤掉了,只显示人们想看到的,当人被自己的思维限制,没有其他维度的考量,就只能被固有认知收割,而失去其他视野之下的机会。

2、打破“盲维”,才是人生跃迁的捷径

针对“盲维”,有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

驴在拉磨的时候,会被人用布把眼睛给蒙上,因为看不见眼前的状况,所以会误认为走了很远的路,实际上只是在绕着磨盘打转,一旦把布给拆下,它就会停止拉磨。

在这个例子中,驴的确是不停地在走,但不管走多久,依然还是被困在原地,限制它的不是路途的长远,而是遮住它眼睛的那块布。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了“驴拉磨”式的努力中,他们在某一维度上主动给自己蒙上了眼,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压根不去管脚下的路是否正确,前进的方向是否背离。

时间一长,他们投入的时间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偏离航道。相反只有转换思维和角度,多去增长其他视角下的见识,才可能逐步拓展自己认知维度,实现真正的人生递进。

香港著名建筑师罗庆鸿曾有过一段经历:

他曾3次申请入读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学院,但都以失败告终,他想不通原因,依然锲而不舍地进行了第四次申请。

在最终面试环节,面试官很好奇他为什么如此坚持,他眼光中透着坚毅说道:我对建筑很感兴趣,很想当个建筑师。

面试官接着又问他:

你念过心理学吗?

对社会学有所认识吗?

人类学了解过吗?

这一连串问题让他心里越来越纳闷,自己申请入读的是建筑专业,怎么老是问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学科?

当他向面试官解释道,自己虽然不知道心理学,对社会学和人类学也没什么研究,但自己有多年从事建筑工程的经验。

这时面试官才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屡战屡败的原因: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求申请人先要具备一个与建筑学不相关的学位吗?本学院希望学生们能利用他们已有的常识,多方向多角度去探索属于他们自己的建筑道路。

总结下来,陈庆鸿之所以3次申请倒戈,在于他对于建筑专业的看待,仅仅局限在了建筑本身,而非拓展延伸甚至多维度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把目光只局限在专业之内,实际上就是关闭了其他领域与专业相互勾连的可能性,甚至会在某些时候忽略掉更多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

一个人一旦在某件事上有了盲维,就会出现认知偏差,判断和决策就会受限,最终不得不承受糟糕的结局。

打破盲维,能够让我们在工作和成长的道路上,保有包容的视野,并且降低固执狭窄思维带来的高风险,真正做到以认知的迭代,带动人生的进阶。

3、如何实现认知提升,打破思维限制?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认知认知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认知不齐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也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

唯有提升认知,才能最终打破在某一个维度的盲视,窥见其他角度丛生的机遇。

1.承认不足,学会接受他人建议

维珍品牌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曾在公司内部对员工强调:要学会“看见人”,做到“目中有人”。

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了“目中无人”,在某些方面遇到挫折,遭遇问题,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最终把自己困在单一的解决思路里,绕成了死结。

只有先放低姿态,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把目中无人的固执己见,变成目中有人的包容大度,才能从别人的建议里吸纳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自己当下的难题。

承认不足,不是完全摒弃自己的原则,而是把在某一维度上自己绝对化的认知松松绑,让认知更新一下,迭代一波,最终拓展自己的发展道路。

2.培养增量思维,不盲目定性

《三体》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单一维度的破局,破的只是在这个维度上你能解决的局,那些你解决不了的局,唯有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培养增量思维,才能进行穿入。

如何培养增量思维,在工作中可以如此练习:

比如面对常做的工作,虽然早已驾轻就熟,但可以换到老板的角度去思考,换成老板,他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他会如何规划工作进度,如何把这项工作的成果最终展现出来。

当你如此换位思考,不盲目把这项工作定义为简单或者复杂,或者早已熟悉的工作之类,你才能看到这项工作的增量价值。

3.从0到100,践行小步子原理

打开多维度的视角并不简单,很多人想直接从0到100来个大跨步,但却发现很难一下子达到,越是这样不容易改变的事,越应该注重小步子的重要性。

一开始不要把重心放到从0到100上,我们可以把改变的单位锁定在更小的着眼点,比如1,从0到1,比从0到100更容易,也更容易感受得到自身认知的改变。

比如同样是面对棘手的事,有多维度认知的人,往往能看到这背后藏着的机会,而单维度认知的人,却只看到眼前的威胁。

要想从单一维度过渡到多维度,可以从这件事一个小切面入手,先思考:

这件事的难点在哪里,解决好了这个难点,能给我带来什么收获,再一点点去解剖这件事能对我未来发展的启发,对能力的养成是否有帮助等等。

最后的话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冰山错觉。就是人们往往只会看到事物最显而易见的部分,以为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它达成这一高度的原因。其实,冰山真正的高度是由看不见的那部分决定的。

藏于水下的部分,就像助推人不断高速成长的认知维度一样,你只有不断地开拓,才能不断地成长。

要想实现人生跃迁,就要学会不断地延展自己认知边界,打通向上生长的通道。

与其在单一维度的世界里傲视群雄,不如通过多维度的拓展和包容,在快速迭代的世界里,成为不断打怪升级的高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改变  改变词条  盲点  盲点词条  认知  认知词条  致命  致命词条  命运  命运词条  
综合管理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财务管理知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受传统理财观念的深刻影响,更多的企业决策者与财务管理人员在分析财务问题与财务现...(展开)

综合管理

 企业消防管理制度

企业消防管理制度在企业的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为保证消防安全,需要做好相关的消防管理,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企业消防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消防安全教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