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后勤干部队伍与学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样,是学校建设的基本队伍之一,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学、研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是高校中的一项保障性与基础性工作,承担着为全校师生提供物资以及生活服务的重要职责,并在提供良好有序的育人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对师生生活“总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服务、物资供应、商业性服务、医疗卫生等工作。高校的后勤工作通过管理与服务,在创造优美育人环境的同时,对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可见,高校的后勤工作,不仅承担着为高校各种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服务与保障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肩负着人才培育的重任。高校后勤工作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持续发展,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
基于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于后勤工作的优化管理,加强组织体系与制度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平台建设,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在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作中,以自己的言行实现教育学生的育人功能,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
高校教育功能能否全面实现,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保障高校“人才培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必须加强后勤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当前,教学科研工作、后勤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校三大主体工作,三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同时,高校的后勤涉及生活服务、物资以及技术等各方面,就管理学角度而言,高校后勤管理的对象是包含了教学科研、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生活服务、技术与物资的完整系统,在建立与完善高校后勤管理的组织体系过程中,应将这些要素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管理,而不应单独或孤立地将其中一种要素作为管理的对象实施管理。
基于此,高校在其后勤管理工作实践中,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结构体系,树立系统与全局观念,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后勤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全面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后勤管理的内部运作效率,必须重视后勤管理中的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及管理工作效率。
当前,许多高校也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后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但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过分强调了运用该技术建立符合部门实际工作需要的、独立的信息系统,而严重忽视了各部门之间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联系以及兼容性,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信息技术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造成后勤管理中的“信息孤岛”产生,各项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较低,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
此外,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中,多采用基于Microsoft、J2EE等技术平台开发的以B/S为主要开发模式的MIS系统进行高效后勤信息化管理,但这些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运行以及维护的可用性还相对较低,限制了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开发实用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Justep X3业务平台是从全局角度出发,为促进信息化成功而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支撑工具,它可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等的可用性,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中“整体集成、用户主控、按需变化”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运用以ERWIN30为其数据库(SQL Server 2000)设计工具的Justep X3业务平台,主要可实现水电、维修以及资产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中一个高效、系统的后勤管理信息平台,它能将后勤管理中比较孤立且分散的信息进行集成、汇总,从而形成一个后勤信息管理链条,实现后勤管理中的各项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一体化。
同时,在高效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中有机融入部分已使用的有效设备与软件,并将后勤管理中的各项数据与信息上传至总数据库之中,通过管理系统的有效分析,获得后期管理中所需的信息与数据,并对其进行共享利用。Justep X3业务平台是一种能有效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管理工作平台,将其有效运用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对于加强高校后勤业务流程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响应速度与工作效率的提高能够提供全面的支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后勤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资源,是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必须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
(1)用工松懈、浪费。当前多数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多采用派遣工,高校与派遣机构存在着长年用工的契约关系,导致多数后勤工作人员对学校的忠诚度不够,在工作中缺乏自觉性,不仅无法降低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用工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用工浪费。
同时,高校是以学期为工作周期,而在寒暑假期间,后勤工作的用工量明显减少,但为保障高校后勤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又无法随意解雇多余的工作人员,从而使工作人员在后勤服务工作中滋生了松懈的现象。
(2)高素质人才缺乏。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专业素质较高的技工、厨师等高素质人才不愿与学校签订合同,加之有效的制约机制缺乏,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职工随意离职的现象普遍,导致后勤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给高校后勤管理带来了较大的人才压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战略,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高校的后勤工作中,要积极建立公开招聘的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针对后期工作中的具体岗位进行人才的公开招聘,并积极完善人才辞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具体的招聘办法,规范人才聘用程序,并加强人才的竞争,不论资历、年龄,注重成绩,破格选用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解聘机制,实现后勤工作人员能进能出。
(2)加强后勤一线员工素质建设。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实际中,既要完善各项制度,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积极加强后勤一线职工的素质建设,定期对后勤员工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后勤一线职工的知识技能教育以及职业素质建设,提升后勤一线职工整体的知识技能与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后勤工作高效开展。
同时,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加强领导队伍建设,积极培育与引进优秀技术骨干与后勤管理人才,优化职务晋升渠道,吸引工作能力强、有责任感的管理人才,提高高校后勤工作效率。
4.加强激励与考评机制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加强后勤工作绩效的评估与考核,对于及时发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寻求有效的对策进行及时整改意义重大。然而在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绩效评估工作中,绩效考评的观念还相对较为落后,评估指标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绩效考评与高校后勤发展目标未实现有机结合,从而使高校后勤工作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无法全面发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较差。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在后勤管理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建立并完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在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运用平衡计分卡,加强对职工的工作绩效评估。高校可立足于后勤组织实际,对平衡计分卡原理中的内部流程维度、财务维度以及学习、成长维度等进行后勤绩效评估。在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后勤绩效考核时,要有机结合客观性、公平性以及SMART原则,基于平衡记分卡,建立各后勤部门的绩效考核关键指标,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反应。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内部流程维度
首先,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其办事流程规范与公开,在实际考评中,可对后勤服务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考察其在工作中的熟悉程度,问题解决的效率如何等,考察内部后勤职工满意度及其与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
(2)财务维度
高校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主要可通过部门发展基金、设备费、工资与福利等进行管理成本的量化考核,而公益性的后勤服务机构则可通过人均成本及其消耗成本增长率等进行量化考核。
(3)学习与成长维度
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后勤工作绩效考核中,可以职工的离职率、提建议的数量(采纳率)、职工的满意度等为指标进行考核。
第二,积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在对员工的激励中,可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等方式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将职工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运用平衡记分卡对职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考核,使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效益直接挂钩,并树立正确的激励意识,对于绩效考核优秀的职工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还要对其进行精神激励,畅通职位晋升渠道,促进职工的自我价值实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此外,高校在后勤管理工作实践中,还要积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凝聚力,启发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职工的思想认知,使后勤职工在具体的工作中能以自身的言行达到对学生实施“言教”与“身教”的目的,从而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育人的功能。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的后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后勤管理要立足实际,积极加强后勤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等,全面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促进高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