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经验材料
导语: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带来曙光。结合我校实际,经过教育课程改革的洗礼,小学的教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今非昔比,变化喜人,概括地讲,出现了五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小学教学管理经验材料
一是理念得到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已成为学校工作、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全体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的角色意识日渐清晰。
二是意识得到强化。
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各学科的主要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已经蔚然成风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是秩序得到确立。
也就是说,新型的教学秩序逐步确立。教师的关注点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学目标更加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更加注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感悟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享受问题解决的乐趣。
四是队伍得到锤练。
新课改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研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明显转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科研意识普遍增强,重反思、重实践、重研讨、重合作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涌现出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骨干教师,一部分教师成长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五是机制得到形成。
即课程管理、评价检测、教育研究的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促进新课程不断深入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新课程实施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围绕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学校评估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异常活跃,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一个“管”字。
学校领导每学期都能围绕教学工作审时度势,理清工作的重点、难点,理性面对困难,运筹帷幄、统筹规划,围绕着教学出实招、出硬招、出狠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深每星期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务实、高效。
2、实施干部听、评课制度。被指导教师争取每节课都听指导教师课,通过听、评课制度,切实加强了对一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有效地保证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3、实施干部巡课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将每周周一至周五的干部巡课名单确定并明确巡课职责:巡视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课情况、巡视各教研组及学校的各部门,每天下班之前要将一天的巡课情况形成总结反馈给校长,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各个教学环节和部门的工作高效开展。
4、实施干部例会制度。每周一早7点为学校的干部例会,所有干部将具体分管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校长就学校的具体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责任心和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5、实施干部培训制度。学校定期加强干部的理论培训、岗位培训、学习指导和实践锻炼,定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反思和交流,引领干部自觉主动发展,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每学期都要求干部做到“五个一”。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一个“严”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常规管理、成绩公示、综合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制度管理师生及职工。
1、实施《小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及时发现、严格控制、妥善处理教学和工作中的事故,通过各种监督机制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严厉的处理,有力地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责任心。
2、完善并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教学事故和教学责任的追究,常规管理主要以高效教学为中心,突显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显上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突显作业的精选和批改的精细化,保证了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扎扎实实地有序进行。
3、大力推进、完善《教学成绩公示制度》、《教学成绩末位警示制度》、等,继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通过一系列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的强化,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敬业精神,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职业精神、执著精神、求实精神、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共同铸造了“旅中精神“。
4、创立了“小学名师”工程。通过特级教师、奥赛教练员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汇聚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使学校涌现出了“名教师”团队,形成了“名学科”优势,打造了“名学校”品牌。
5、继续实施、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大力营造“地位靠业绩诠释,成绩靠数字说明”的氛围,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营造了“拼内涵、比实力、讲奉献、竞业绩”的良好工作氛围。
6、不断完善、健全科学、全面、系统的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严格落实《管理手册》、《操行评定手册》、《学生管理手册》等,突,对学生的评价有章可循,使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8、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不断规范考勤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教职工的行为,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证了教育和教学。
三、重计划、重环节,突出一个“细”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细节决定成败。为保证学校的有序、有效、高效运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缜密落实。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统领全局。
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奖惩。一是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计划、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等;二是制定年级月工作计划;三是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班主任月工作计划。四是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及高三年级和各学科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计划及复习的要求、自主答疑阶段复习计划及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制定个人计划等。
2、大力推进“学案导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总结,探索积极、有效、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课时紧、任务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需要,我校在借鉴先行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我校进行了“学案教学”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采取“由点到面”、逐层推进的方式,经历了探索期、推进期、完善期,积极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导学、分层教学,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充分发展。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跟踪检查和统计,并及时反馈,初步搭建起导学基本模式的框架,在实践中加以逐步完善。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课程改革样本校”和“学案教学示范校”。
(1)细化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如细化了课堂管理制度、备课制度、批改制度、答疑制度、晨读制度、晚课管理制度等,严查过程,重究结果,细化考核。
课堂教学要做到:讲要精、管要严、练要实,坚决落实学校“三讲三不讲”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布置要做到:精而实,要体现分层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后都有事可做,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习的体会,达到课堂延伸的效果。
辅导答疑要做到:主动、耐心、细致,既要注重知识的解惑,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要鼓励学困生敢问问题、善问问题、多问问题。
实现集体备课的制度化。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讲人,主讲人必须提前备课。在备课组计划中列出主讲人、学案设计人,将提问及作业的分层布置纳入每次集体备课中,要在记录本中有体现。
对以上各个教学环节,教导处定期认真做好检查和量化统计,做好过程性的动态评价。
(2)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制定了新的《公开课评价标准》、《竞赛课评价标准》等;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检查、诊断和研讨功能,并以此为依托指导和改进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认真而规范地进行每个学科的阶段性考试的质量分析,每位教师必须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质量成绩分析,学校对此作出详细的检查,做到每次考试教师必做质量分析、每次质量分析学校必做反馈、总结。
4、有针对性地实施年级管理,突出年级教学特点,积极做好各年级的教学活动。
高一年级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纠正、培养和指导,把握好教学起点,兼顾文理科的教学,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高二年级主要注重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要高度关注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自学习惯与能力等问题,大力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高考优势学科的发展,又要重视劣势学科的弥补,既要全力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又要重视困难学生的减少与提高,为高三总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年级主要瞄准高考,大力营造备考的氛围,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情绪调控,加强对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优化教学方法和试题选编。组织好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等一些列工作,提高升学质量。
四、创机制、强动力、突出一个“奖”字。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软环境建设,使教育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1、修订并不断完善了“小学中学高考奖励方案”、“教师考核与奖励”方案,由校长直接负责,健全了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教师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考评,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各级评先挂钩。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定、奖励制度,全面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星级教研组、备课组等一些列的评比活动,努力建设协调、大器、包容的教研组团队,真正起到了凝人心、聚合力、强团队的作用,强化了自律、自重、自尊意识及团队精神
3、完善职员和工勤人员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岗位的职责要求做到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过失谁负责,谁的成绩谁受益。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
4、搭设多种平台创建多个机遇展示、引领、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通过“各级、各类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活动,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拓宽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同时通过完善以学代奖的制度,激励、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
5、加强对高职教师的考核、培训和培养,完善对高职教师的奖励评价机制。以支持、资助教育科研、高学历教育、外出考察学习为重要载体,并通过评优、评先、骨干教师认定等途径强化进取意识,激发内驱力和发展潜能,并与岗位设置、聘用与工资待遇相结合,为今后高职教师的长期考核和任用打下良好基础。
6、完善了教学跟踪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始终落实待遇跟着贡献走,荣誉伴着业绩行的原则,加大对教学成绩优异的奖励,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促使教师为学校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而勤奋、努力工作。
五、强化培训和交流,突出一个“恒”字。
卓越的基层学校,必须拥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1、每学期学校都采取各种刚性措施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要求教师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并严格落实,学校将予以检查和评价;开展各种形式的“五个一”或“四个一”活动:
2、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路子、铺路子、压担子、搭梯子。如:落实师徒结对制度、见习班主任制度等,同时完善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政策及各种公开课、汇报课、竞赛课、抽签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3、狠抓了教学基本功的养成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丰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如:学校组织高职教师开展“优秀学科知识与方法的专题训练”编写的评选活动,竞聘高职教师岗位的教师“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等一些列活动。
4、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奥赛教练为核心的“小学中学名师工作室”并实施“小学中学名师”工程并形成品牌辐射效应,对每位名师每学期都提出不同的任务。
5、构建了“个性、张扬”为特色的优质的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发掘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设了“老建筑旧文化”校本课程、“军人风采”校本课程等系列课程,打造了具有小学地域特点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把校本课程与奥赛培养、特长生培养等有机结合,拓宽了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途径,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化、社会化、准专业化的视野。
6、大力推进学校的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泉。2006年被评为省课改样本校,07年被确定为校本课程研究组成员,11年被评为省课改先进校,近期,学校出版了《励课改之精神,图科研之远志》一书,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成果,即提高了我校的专业化水准,也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