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湛庐创始人、董事长 韩焱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要对眼前的事物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其中难免有很多错误。有些错误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或者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但是也有很多错误是显而易见、毫无道理,根本不应该出现的。你可能会说,这种错误我知道,就是人类的“认知偏差”造成的。
确实,认知偏差会导致错误判断,比如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等。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导致人类判断错误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还包括“噪声”。在新书《把思考作为习惯》中,作者韩焱对影响职场判断决策的原因——噪声,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行为经济学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噪声》中告诉我们,所有的人类判断错误,都是由偏差和噪声造成的,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有一个小实验可以让你直观地感受一下噪声。打开手机里的“秒表”功能,然后在启动秒表的瞬间闭上眼不去看它,在心里默数10秒再按停秒表。你可以多试几次,最后一定会发现,总是会存在误差,有时候少零点几秒,有时候多零点几秒,没有明显的规律。这其实就是噪声在影响你。
在这个“测量10秒钟”的实验里,即使你估计错了时间也没有关系,但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噪声却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比如,噪声会造成不公平。在两起相似的挪用公款案中,一个人只被判了117天监禁,另一人却被判了20年;两名因兑现假支票而触犯法律的男子,他们兑现的数额只差十几美元,但一个被判处了15年监禁,另一个却仅被判处30天监禁。这些明显的错误判断可能仅仅源自法官的一念之差,却会让当事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伤法律的公平正义。
除司法领域以外,在很多工作场景中,噪声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保险行业,不同保险经理测算的保费相差巨大,这之间的差异甚至可能高达55%,最终导致保险公司每年损失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在公司评估员工绩效的时候,噪声也会导致巨大的结论差异。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当中也存在着大量噪声,不同医生对同一患者给出的诊断结果有时甚至相差巨大。
总之,噪声制造了大量的错误,如果你不想让这些错误发生,就必须要了解噪声、降低噪声。
二、偏差有方向,噪声难预测
人类的错误判断都是偏差和噪声造成的,而它们之间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异,那就是偏差是有方向的,而噪声是随机、无序的。
具体来说,偏差的种类虽然很多,而且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都有方向性,对不同的人会产生相同的影响。换句话说,偏差是“可预测的判断误差”。假设你是一位招聘专员,面前有两份简历,上面候选人的履历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其中一位候选人的简历用纸更硬挺、更光滑,仅仅这一点差异,你就可能对相应的应聘者给出更高的评价。
而相对于偏差来说,噪声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假设你是一位股票交易员,要根据最新消息决定买入还是卖出股票。当你看到特斯拉新推出的廉价车型大受欢迎时,你可能就会认为特斯拉已经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应该买入特斯拉的股票。但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其实受到了某种噪声的影响,如果是在另一个时间点看到这条消息,你很可能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断,比如,你可能会认为廉价车型会分流高端用户,导致特斯拉的利润降低,所以应该卖出特斯拉的股票。
关于偏差和噪声的区别,如果用打靶来说明,偏差就是枪不准,子弹落点会偏向一边;噪声就是手不稳,子弹落点飘忽不定。换句话说,偏差会让误差往一个方向偏,而噪声则会让误差往不同的方向偏。
三、噪声容易被忽略,是因为人都偏爱“因果思维”
我们之所以会忽略噪声的存在,对它放任自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都偏爱“因果思维”,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类认知模式。
假设你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你的一位毕业于常春藤名校的至交好友打算创业,想邀请你加入。
你认真考虑了一下,感觉这个机会的成功率很高。于是,你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开始创业。几年之后,你如愿成功,回想起来,你真的非常佩服自己,正是因为当初判断准确、决策果敢,才赢得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但是,这个故事很可能还有另一个版本:你没有加入。而几年之后,这位朋友创业失败、公司倒闭。现在回想起来,你会庆幸幸亏当时没有一时冲动酿下大错。
听完上面的故事,你会发现,在故事的两种结局里,你看上去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果关系非常明确,成功或失败的结局似乎都是必然的。
这其实是你的因果思维造成的,无论现实当中是什么样的结局,你都会自动“脑补”出故事里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没有联系的地方创造联系,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创造规律。一旦一件事已成定局,无论结果如何,因果思维都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非常容易忽略噪声的存在,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哪些噪声的干扰,结果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四、三类噪声同时存在,组合形成难以预测的错误
噪声的具体形态千差万别,每个人遇到的噪声都会受到他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完全随机、毫无来由的,这就导致了无穷无尽的噪声。不过,所有的噪声都可以分成三大类,每类噪声都会以相似的方式影响人的判断。
假设你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一时之间,公司里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猜测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而你研究了以往的类似案例,想要预测这个案件最后会怎么判决。虽然你已经充分掌握了类似案件的情况,但依然会有很多噪声干扰你的判断。
第一,不同法官对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可能相差巨大。比如,认为服刑是“惩罚”的法官往往判得更重,而认为服刑是“改造”的法官则判得更轻。这种当事法官和所有法官判决结果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就是第一类噪声——“水平噪声”。
第二,当事法官如果有某种特定倾向,也会明显影响判决结果。比如,一位法官虽然总体来说比其他法官更严格,但可能对白领罪犯更宽容;一位法官整体上总是从轻处罚,但是对于经济犯罪却很严格,就是第二类噪声——“稳定模式噪声”。
第三,还有很多偶然的随机误差会影响法官的临场判断。比如,法官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判决结果,再比如,法官审理案件的顺序也会产生干扰。此外,天气因素、压力和疲劳程度等都会产生噪声。就算没有这些外部干扰,人类大脑的思考效率也是忽高忽低的,会造成一些不可解释的误差。上面这些干扰因素都可以统称为第三类噪声——“情境噪声”。
更复杂的是,这三大类噪声是同时存在的,会对你的决策同时产生作用,其影响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这意味着,无论你进行怎样的研究和准备,你都无法对法官的判决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可以说,法官的判决结果就像抽奖一样难以预料,你永远无法准确预测下一次开奖的结果。
五、决策也要讲卫生,三步法让你远离噪声
哪里有判断,哪里就会有噪声。而且在做决策的时候,人们很难意识到噪声的存在,所以,减少噪声干扰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噪声的道理和预防疾病是一样的。
你一定知道,保持健康需要讲卫生,同样的道理,保持判断的准确性也要“讲卫生”。在决策的时候,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以帮你消除掉大量的噪声,这就是“决策卫生”。有一种保持决策卫生的方法叫作“三步决策法”。
假设你们公司的业务是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现在正考虑要不要批量生产一种新材料电池,那么,你就可以把决策过程分成三步。
第一步是“分解指标”。你要列出一张清单,写清楚哪些指标对于这种新材料电池是最重要的。这些指标的数量要少,但是要全面,而且要互不包含。
第二步是“独立打分”。你要把这些指标分给不同的人去调查研究,这些人可以是公司内部的同事,也可以是外聘的专家,但是他们必须独立进行研究,不能互相讨论,避免互相影响。
第三步是“整体判断”。简单来说,就是把直觉推迟到这个时候再用。参加决策会议的人要逐个评估所有指标,先听研究人员的报告,然后匿名对指标打分,再公布分数,接着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并重新打分。每一项指标都要按照这个流程,计算出一个平均分。最后,大家要根据这些指标的平均分,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投票得出最终的结论。
这种三步决策法的好处是,既能参考很多人的独立判断,又能利用自己过去积累的经验,尽量减少噪声的干扰,更好地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
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很多其他决策,无论你是要帮孩子选择大学专业,还是要给自己制定投资规划,都可以使用三步决策法:先分解指标,再独立打分,最后整体判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影响,提高决策的质量。
书名:《把思考作为习惯》
作者:韩焱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湛庐文化
但是除此之外,那些工作和生活中不必要的判断误差,则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消除的噪声。人生充满了变化和随机性,你往往意识不到它们在左右着你的每一次决定,而且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导致我们做出错误判断的噪声,是一个巨大的,但也一直被忽视的问题。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噪声的危害,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会把噪声看作决策中最大的陷阱,认真研究和对待。虽然我们不能彻底地消除所有噪声,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它的负面影响。只要大家能坚持正确的意识和态度,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尽量减少噪声,我们就能进入一个决策错误更少的世界,收获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一起学习预防噪声、对抗噪声,成为更聪明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