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什么说偏执的人不适合当领导?如何避免成为偏执的人?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我之前说过,我不用5类人,其中一类是偏执狂。偏执的人,不适合做领导。
01、偏执的人,有哪些特点?
通常来说,偏执的人有以下3个特点。
1.不会倾听
偏执的人,一般以自我感受为主,不太会倾听。
上一周,有一个几十亿公司的老板来找我, 他们公司的市值一路下滑,想让我帮忙解决问题。
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他是封闭的,总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开口说一个字,他打断我。开口说两个字,他也打断我。
后来我基本上就没再开口说话了。从他跟我沟通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他在公司里的形象。
所以我告诉团队,哪怕对方给的咨询费再高,也不要合作。因为合作没有意义,在一起工作,压根不能把事情做成。
2.永远觉得自己对
偏执的人,还容易自以为是。
在他的认知里,他总觉得别人没有自己厉害,自己什么都懂,永远是对的。
所以就习惯先入为主,然后为自己的结论寻找证据。
之后,不管别人提出多么有建设性的建议,他都会否定别人。不管别人给他什么理由,他都会反驳,甚至挑刺。
最后,他还会问下属,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下属摸清了他的脾气,要么不做声,或者说没有异议。他也就心满意足,认为自己的决策特别完美。
事情办砸了,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而是会从外部找原因。会觉得自己非常英明,决策绝对没有问题,事情做不好,都是别人的能力不行。
3.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改
偏执的人还有非常可怕的一个特征,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他的认知里,承认错误是一件特别没面子的事情,因此不肯低头。
甚至为了证明自己没错,干脆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你看,这就是偏执的人的3个明显特征,这一类人当领导,会让他的下属情感饱受折磨,消磨对工作的热情。
对公司来说,用偏执的人,沟通成本非常高,而且也极度影响效率。
02、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偏执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成为一个偏执的人?我认为这3点很重要。
1.听大多数人的声音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确认偏误现象。
意思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先有结论,然后再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并非是格局原因,而是一种本能。如果总是陷入在这样的本能里,就会变得偏执。
那么怎么办?
作为管理者,不要预设立场,也不要认为自己的办法就是唯一答案。而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听别人的声音,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
稻盛和夫就是这么做的,他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稻盛和夫拯救日航,3个月之内,通过多样的形式,走访、座谈会、大会、空巴等等,跟3万名日航员工握手,然后问:“你认为呢?”“你认为呢?”“你认为呢?”
他说,当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下属,他们有答案。
你看,听听大多数人的意见,远远比自己轻率地得出一个结论更有效。
德国西门子也有句名言:“只要管理层能知道员工怎么想,那就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2.和少数人讨论
听了大多数的声音后,你可能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更深入的观点。
这时,还要和少数人讨论,和核心人员进行共创。
在这个过程中,倾听的时间要比你说的时间多,保持交流的开放性。
还要鼓励建设性冲突。
建设性冲突,就是有价值的冲突,双方通过良性的互动,能够解决问题或者带来成长的冲突。
比如,在创新项目上,团队成员之间的争论,不同观点交锋,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此类冲突,你要合理地“制造”它。
团队内有不满的情绪,也要拿在桌面上探讨。不能说你像一个君主,将下属不好的情绪强行压下去。
记住一句话,越是不能在桌面上拿出来的情绪和观点,越是会在背后形成暗流。
3.一个人做决策
有争吵,就意味着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作为领导,这时候就需要你站出来拍板。
为什么需要你来拍板?
①避免责任分散
根据萨盖定律,戴一块手表的人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的人便不确定几点了。
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形成好几个观点,你会觉得每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
如果你不来拍板,就会造成责任分散,所有人都觉得是对方的责任,就没有人来执行,做具体的事情。
到最后,犹犹豫豫,导致白白错过了机会。
所以在大家陷入僵局时,你要当机立断,拿出领导的魄力。
②防止产生沉默螺旋
决策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如果你不直接拍板,你这么告诉下属:“好,那就听你们的”。
但事情办砸了的时候,出于本能,你可能会向下属抱怨:“看吧,当初就是听你们的,才这样,早知道就不这么干好了。”
如果是这样,以后下属害怕承担责任,就再也不敢跟你讨论,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
慢慢地,就会形成沉默螺旋,你也就听不到别人真实的想法,所有人都说“好好好”,表面上一团和气,团队会越来越糟糕,开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