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这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那么如何从“伪认知”到“真认知”?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作者:张丽俊 Cherry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人这一辈子,都在为认知买单。
什么是“伪认知”?
就是有的人,他好像不管什么东西,都懂一点。说起各学科的知识,讲得头头是道。
也经常在外面学习,学各种各样的课程,身边的人都觉得他有很高的认知。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总是拿不到结果。最后,他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主要是这3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没有在专业领域深耕
或许你听过拉马克的故事。
1744年8月,拉马克出生于法国毕伽底。
年少时,父亲送他去神学院读书,在接触神学后,他发现对其根本不感兴趣。
参加德法战争后,他立志要成为一位著名的气象学家。
然而,没学几天,他又开始着迷于音乐,想在小提琴上取得一番成绩。
没过多久,他又对当医生动了心,拉马克去学了4年医,结果又对医学丧失了兴趣。
就这样,拉马克在哪个行业都浅尝辄止,最终一事无成。
后来,直到他在植物园游玩时,遇见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两人聊得非常投机,卢梭把拉马克带到了自己的研究室去工作。
自这时起,拉马克一心专研植物学,在11年后,他写下著名的《法国植物志》,而后他再次花35年的时间学习动物学,在不断深耕下,晚年的拉马克成了法国著名博物学家。
你看,这就是要在专业领域深耕的重要性。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在一个方向上有所纵深,才容易出结果。
我在招人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万金油。
你说财务他懂,说销售他懂,说运营他懂,说人力资源也像个专家。但样样都通,往往也容易样样都松。
杰克·特劳特在《定位》里说:“如果什么都做,将会一事无成。最好聚焦于一个东西,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干的通才。”
所以,如何避免陷入“伪认知”中?
就是要在某一细分领域达到纵深,在两厘米的宽度里,做出两公里的深度。
第二个,缺乏体系
还有一种“伪认知”,是缺乏体系造成的。
他很努力,很认真,每天都在打卡学习,看了很多书,但是看完就算了。
他没有对学到的知识做有效的梳理,这些知识散落在各地,都沦为了垃圾。
最后,虽然大脑里有很多知识,但全是碎片。等你用的时候,你好像有点印象,但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且,到具体做事的时候,也找不到可操作的方法。
核心就是你要具备结构化思维。
1.总结提炼
你不能学完就结束了,就闭环了。
上学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题,讲了一遍,问会了吗?当时觉得会了。但等再做题的时候,却根本不会做。背后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梳理清楚最底层的逻辑。
所以你要将你的知识进行归类存储,然后进行提炼总结。
你要能够穿透事物的表象抓到本质,并且可以把这种本质拆解成为体系化的知识结构。
在你的不断深度学习下,将不同的结构进行关联,就能生长出自己的体系。
2.不断升级
人最怕的是形成思维惯性,真正厉害的思维系统不是死的,所以你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型后,并不是说就此封闭了,恰恰是一个开始。
美团王兴说:“有的信息一天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周之后就是垃圾,有的信息一年之后就是垃圾,只有少数信息是你一辈子都能用上的。”
因此,你还要学习新的东西,去筛选信息。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思考,不断试验,在使用中去修正,最终形成可迁移和复制的思维体系。
当你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你看到的就不是点了,而是面,甚至是体。比如公司留不住人,这时候就不会再惯性思维,立马招人填坑。而是要去了解留不住人的原因,再从制度、组织能力等方面系统性解决问题。
第三个,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曾经说过,知识不是看你听了多少课,而是你解决了多少问题。
他懂得很多道理,学了很多管理知识,看似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认知,其实也是伪认知。
因此。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难就难在:
“知”一般是未来的,未发生的,抽象的。
“行”一般是现在的,马上要去做的,现实的。
学什么比学习更重要。你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永远让自己处于解决问题的状态。
在这里,分享给你一个学习工具。
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一定要经过“认知-行为-结果-思维”这四个过程。
首先,你一定要有认知。很多人以为随随便便听了一堂课,就有认知。
其实不然,要有认知,要有真正的心智模型,那么你就要懂得背后的Why,你还要知道它的结构,这样你才会有完整的认知。
但有了认知还不够,还不能为你所用,而且也没有得到验证。
这时候就到了非常重要的环节。你要立即行动,马上去做。
不行动,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凡事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你在做事的过程中,去验证你刚得到的认知。
有了刻意的训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会对你有所反馈。
根据你得到的反馈,就能改变你的思维,沉淀为你的经验。
经过这四个路径,才能让你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那么如何才能从“伪认知”到“真认知”?第一个,在专业领域深耕。第二个,修炼体系。第三个,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