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在不同目的的会晤中,从进门开场、到寒暄、再到结束辞别的具体技巧及注意事项,以助大家优雅地说出“客套话”,成为会晤的主导者。
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访晤,不同情境不同人物的访晤自然千变万化。然而,它们在结构上,也存在着共性,即访晤大体可以包括“开场”、“寒暄”和“辞别”三个部分。
开场
1:预约少不了
明确时间、地点(具体到座/栋及楼层)。比如,约在某商务大厦见面,需事先明确到“某大厦一期A座X层”。尽量避免到了约定时间,虽然抵达约定地点,却因弄错楼座、楼层等而迟到。
2
进门的礼节别忽视了
到达对方门口,应先轻轻地敲门,或者轻促地按一下门铃,即使门开着,也应很有礼貌地问一声:“×××在吗?”或者“房间里有人吗?”不要贸然闯入。同对方见面后,首先要立即打招呼,然后再跟着主人进门。
3
情景:初访&重访&回访
1:初访者
你如果是初访者,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话打招呼:
“一直想来拜访,今天如愿以偿了!”
“初次登门,就劳您久等。”
还可与有关的祝贺、酬谢内容联系起来。如说:
“一直没有机会登门,今天给您拜年来啦”(初访),
同样的技巧,也可应用到重访、回访中:
“好久不见,借你走马上任的东风,给老朋友贺喜了!”(重访)
“上次××事,劳你大远地赶来,叫我一直于心不安……”(回访)
2
重访者
你如果是重访者,打招呼就不必多礼,一般只需简单几句,如:
“我们又见面了,我上次来,是一个月以前吧?”
关系比较密切的,可以开个玩笑,也不失幽默感:“我又来了,是不是都烦啦/想我了没?”
3
回访者
回访者大多是出于礼仪或答谢,所以打招呼时时刻要考虑这个特点。通常你可以这样说:
“上次劳您跑了一趟,我今天登门拜谢来了。”
“您上次刚走,我就想,无论如何要到府上再谢谢您!”
一般说来,初访和重访目的性较强,回访大多属于礼仪性或事务性的访晤。因此初访、重访、回访的进门开场口才,还要从礼仪性、事务性、随意性方面去先加以考虑。
4
侧重:礼仪&事务&随意
1:礼仪性访晤
大多与祝贺、酬谢等有关。进门语每每要同有关的祝贺、酬谢等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走访某单位时:“恭喜贵司荣获XX最佳企业奖啊!上次见,还是…时候呢。”
某人高升:“XX科长/主任,听闻您荣升…,上次见您,我就觉得您肯定高升。”
2
事务性访晤
事务性访晤,进门开场语就要从本次访晤的目的上去多考虑一点。首先在说明来访目的、希望配合的事项前,还需阐明身份:“您好,非常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这次来是希望向您了解…情况”
但初访一般不宜如此“开门见山”,进门语应多注重礼节,“己求人”或“人求己”的话语既不必过于谦虚,亦不可傲慢无礼,体现出职业人良好的职业修养。
3
随意性访晤
随意性访晤一般是私人访晤,双方关系又比较密切,相对无拘束,所以进门语可有可无。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如准备了刻意的“开场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在门外说好,还是进屋去说好。避免进屋落座后,刻意的准备让双方关系显得疏远。
寒暄虽然是人们相会时的见面客套语,但却是交谈者之间一座友谊的桥梁,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寒暄也有多种方式呢?
1:问候式
这种方式最常见。比如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从职业上,对职业者可以问:“您今天还在庭(法官)/有课(教授)吗?”对企业家问:“公司最近又有新项目面世吧?”
2
说点别的
“今天天气真好。”这类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
3
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式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正做什么事以及将做什么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如比较临时性的访晤:“吃过了吗?”(在食堂里)
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4
夸赞
夸赞式寒暄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令别人愉快,但职场寒暄要讲究分寸,适可而止。
辞别
他人辞别,一要与进门语相照应;二要表示感谢,请被访者留步;三要考虑邀请对方。
如果是事务性访晤,辞别时,不妨再有意点一下:“这件事就拜托您了,非常感谢!”,礼仪性访问,则不要忘记再次表示祝贺或谢忱,如“再见了,祝您事业上一帆风顺!”如果是受访者,也要记得感谢对方的访晤,诚恳邀请下次再来。
虽然访晤过程的开场、寒暄和辞别话语,看着只是客套客套,但一位具有高职业素养的人,则千万不可含糊,务必要尽到礼节,绅士地主导访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