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铜板街
北京时间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人,因为“在缓解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荣获这一奖项。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没有颁给高深理论的学者,而是更重视对现实问题的关切:以Banerjee和Duflo这对学者夫妻为例,几年时间一直在五大洲最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田野研究”——随机对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甚至“政策对照实验”。他们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试图探究所谓的“穷人现象”。
贫穷是个道德问题?
一个经典的问题是:穷人为什么穷?
衍生的问题还有:
为什么穷人越努力越无法走出穷的怪圈?
为什么穷人不喜欢教育,反而喜欢生孩子?
为什么穷人喜欢昂贵低效的私立医院?
为什么穷人沉溺于垃圾食品、赌博和游戏机?
有人说,因为穷人“信用差”、“懒惰”,也有人说,因为“穷人思维”,还有人说这个社会注定有穷有福很正常不值得奇怪……
这三位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道德低下或者说思维方式太局限,反而他们已经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最理性的抉择。
有限理性决策
香港曾有一档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让有“富人思维”的资本家去体验一周底层穷人的生活。富豪们从一开始坚持自己的“穷富思维”论,到真实体验后发出“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计划下星期、明年会怎样?”的反思。
《穷富翁大作战》富人田北辰
再看看三位学者的研究案例:在非洲,穷人们把政府提供的免费蚊帐(预防疟疾)拿去做婚纱,把免费避孕套当成气球,把免费马桶当花盆……他们为什么不知道避孕、防疫、清洁水源的重要性呢?因为周围所有人都这么干。
如果你觉得愚昧,那么联系一下我们身边的实际:富人是不是更多的坚持运动和体检,购买一大堆保险,相反穷人总是“重视治疗轻预防”——平时不注重检查身体,拖成大病之后乱花大钱。
这似乎是一个验证“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案例,然而采访实际是:穷人觉得没有钱做预防,没有时间做锻炼。因为有限的支出要用来养家糊口,有限的经历要用来赚钱。
仓廪实而知礼节,往往是当你的生活有基本的保障,你才有时间思考一些别的事,比如说计划未来,比如说为教育投资。
穷人为什么喜欢多生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多读书?同样的道理,穷人把教育看成是工作的机会成本,如果孩子现在能找到工作那就用不着上学了,如果找不到再上学反正也是免费的。另一方面,教育投资实在太长期了,风险极大,预期的收益很不确定,因此它往往被作为很靠后的选择,有时候只是避免无所事事的替代品。
相反,生孩子可以“养老”,是不是很熟悉?非洲人有着跟我们过去一样的思维。只要多生,提高概率,总有一个有出息的,那样就可以解决养老了。
偏见
穷人会拿绝大部分钱支出在食品上,恩格尔系数很高?
并不完全。穷人固然有很强的生存压力,但他们也有精神需求。研究发现,穷人会把有限的钱买零食、烟酒、饮料、垃圾食品这些既贵又没营养,但口味很好的食物上;有些地区,就算很穷,他们也要买电视、DVD、游戏机等等娱乐用品。
难道穷人不应该把所有的钱用来购买营养高的食品,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收入吗?
实际情况是,穷人跟富人一样有精神需求,正因为生活太辛苦绝望,有限的垃圾食品和短暂的娱乐,恰恰是生活中难得的放松,这或许是他们还没被逼疯的原因。这与今时今日普通上班族所说的“小确幸”,并无本质区别。
联想一个话题,为何穷人更爱买彩票?不是真的觉得能中,恰恰是潜意识里“花两块钱给自己买一个希望”。
从贫穷到平庸
关于本文的案例和研究成果,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阅读这次诺奖获得者三位中两位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合著的《Poor Economics》,中译名为《贫穷的本质》。
感谢这这三位伟大的学者,他们的的研究表明,穷人之所以穷,穷人之所以做了很多看似“穷人思维”的决策,实际上很大程度都是基于现实所做的理性决策,跟富人所做决策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有限理性决策”。
要想真正的摆脱贫穷,除了抛除“偏见”,恐怕更要做的是革新认知。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尽一切所能为未来投资。
然而,每个人的认知资源都是为了适应现状而产生,我们的认知习惯又反过来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想拓宽知识面,不仅要和偏见和固有认知做斗争,更要摆脱惰性,在更大更多元的圈子里去激荡思想,何其难哉。
思考穷人之所以穷,其更大意义在于:我们为何如此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