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是认知不同
前天因为想分享一篇文章,所以打开了不久前刚加入的21天写作训练营微信群。
哇,进去发现群里热闹得不要不要的!我赶紧疯狂爬楼,手指不停地往上滑啊滑啊,发现原来是琵琶姐炸毛了。
琵琶姐叫嚣入群都14天了,可是觉得自己的文章没有长进,每天坚持日更,可是公众号的粉丝不但没涨还有两个人取关了……
于是组长各种解释,各种安慰,还分享了往期参加训炼营优秀学员的文章。说实话,那些文章写得真的很好啊!
结果琵琶姐说:“像这样的文章我每天都看啊,我关注了很多大号啊,篇篇10万+!”
有学员问琵琶姐日更的内容都是什么,琵琶姐就把自己的公众号甩了出来。大家的双眼都被晃得不要不要的,因为几乎每一篇都是日记似的流水账。
组长说:“你这样日更,价值很小啊!内容质量低也很容易掉粉的。”
琵琶姐更怒了:“之前说要多看大号的文章,我每天都在看啊,让我们坚持日更,我也每天都在写啊!结果呢?结果你又说不行!”
琵琶姐确实是群里最认真的一个,也是最勤奋的一个。认真和勤奋没有错,错就错在对于写作这件事,她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看大号的文章如果仅仅是看过就完,那充其量只是感叹下:看人家写得多好!如果想提升写作技巧,就要反复去看人家的文章是用的什么架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取的素材,用了哪些金句......
猎豹CEO傅盛写了篇文章,叫《认知三部曲》,他有个观点是“所谓的成长就是认知升级,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
与其说成功的学习者更聪明,不如说他们更会思考,更懂得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更懂得如何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02 什么是元认知
说到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那就必须要依靠我们的元认知。
元认知这个概念可能有点抽象,所以我先来举个例子。
当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会跟着影片主角的情绪哈哈大笑,或者嘤嘤落泪。当然,我们也可以更理智的去想,片中的角色为什么会哭?他的期待是什么?接下来影片可能会怎样发展?我为什么会哭?我想到了什么?如果我换一种想法会是怎样的感受?
这种灵魂出窍似的,跳出自己的思考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是指对自己认知的认知。
当你对自己的行为、认知以及思考过程进行观察、感知和评价的时候,就是在动用你的“元认知”能力。换句话说,当你在思考“原来我是在想......”,“我这样想对吗?”,“我还可以怎么想?”的时候,你就是在进行元认知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意识到别人的认知模式: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有点偷换概念耶,你的逻辑有问题好吗?......但却很少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模式,如果没有对自己认知模式的认知,那么我们就会一遍又一遍做出同样的行为,于是得到一个又一个相同的结果。
爱因斯坦对精神错乱的定义就是:你的行为方式一成不变,却期待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我们人类的心智与其他动物最与众不同的特征就是“心声”。当我们观察和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时候,会听到一种来自自身的声音:
“不行,千万不能这样做!”
“我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我刚才说的话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其次,因为人类具有元认知,所以可以从现实中抽离,动物则不能。比如让我来计算23+12*2这道题,我不但可以算出它的答案是47,我还知道我算出结果的过程,先用12乘以2,然后再加上23。有的小狗也会用叫声指出面前饼干的数量,但是它们绝不会去想“咦?我是怎么数出来的?”
再比如,你现在可能正在地铁上看手机,那么,你现在的头脑中能浮现出“第三者”画面吗?不用说,一定可以。我们不但可以从当下抽离,还可以去想象未来的画面。
所有这些,就是元认知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罗马教皇马克·奥勒留曾说过:“惯性思维怎样,心智就会怎样,因为你的灵魂已经被思想侵染。”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律的人之所以是心智成熟,自我意识水平最高的人,是因为他们可以对元认知有效利用。
如果让你现在什么都不做就闭上眼睛呼吸,你会发现你的大脑根本不能停止。想法的产生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怎样处理这些想法却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利用元认知,就能发现自己思维的bug,从而减少行为的错误。
用一句话总结,元认知,就是我们认知背后的认知,也是我们对思考的思考。
03元认知的功能
元认知,是我们调整思维,改进思维结果最有力的内部手段,它主要有三方面功能:
《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曾说: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反馈”这个概念,来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那时候,人们用“反馈”来描述很多复杂机械设备的调控机制。比如发现蒸汽机太热的时候,就用循环降温的方式使它冷却下来。再比如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的空调,如果你设定温度为26度的时候,它就会通过内部系统的反馈控制温度,达不到温度的时候启动,达到温度的时候停止。
可以说,反馈就像我们常说的因果循环,有什么原因,就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有包括了一连串永不停歇的反馈回路,这些反馈回路共同运行,我们的大脑就形成了一台驱动思维和行为的引擎。
在我们大脑内部,比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酯,这些化学成分的释放都是受到反馈回路的控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现在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一杯水。首先,我的大脑会预先计划好水要接到哪里,然后我在接水的过程中,眼睛会根据水位的变化给我的大脑反馈,大脑根据这个信息来调整手部肌肉,当水接满的时候,手就移开了。这样的过程,就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回路。
科普作家托马斯·戈茨将我们大脑的反馈回路定义为四个阶段:
事实阶段
许多管理者一定总强调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用数据说话”。所以,就很好理解什么是事实阶段了。事实阶段,就是指搜集数据阶段。
数据可以来源于我们自身的认知,记忆,也可以来自于其他途径,比如看到正在减肥的同事在啃黄瓜,雨滴掉在地上溅起了水花,发动汽车的时候嗡嗡作响。
我们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反馈回路在事实阶段获取的数据信息。
联系阶段
我们在事实阶段搜索的数据,在存储到大脑中的同时,就被我们的大脑赋予了意义。我们会将这些数据,和自己的需求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比如,我们看到同事坐在了自己身边,我们会意识到如果和同事有良好的互动,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更好开展,也有可能推进自己工作更好的执行。于是,我们会在和同事沟通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观察自己所说的话和表情,这就将收集原始数据转化为了数据输出,使事实和我们之间产生了联系。
结果阶段
当数据和我们之间产生了联系,我们的反馈回路就会继续发展。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如何去处理这些信息。
我们认真地观察了自己是怎样和同事互动的,也看到了同事在沟通过程总的表情和反应。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了。如果同事和我们交谈甚欢,乐得花枝乱颤,那我们就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表现得还不错。如果同事越说话越少,没多久就起身离开了,那我们就发现,可能自己在刚才聊天的时候,表现得不那么尽如人意。
至此,我们的反馈回路就知道了在某种行为下,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了。接下来,就进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行动阶段
在行动阶段,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去“做”。
通过反馈回路的前三步,我们了解到,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同事的圈子,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会十分不利。于是,我们决定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比如聊天的时候多向同事微笑,在同事说话的时候更专注的倾听。我们通过这些方式,来促使自己可以和同事之间的互动更好更紧密。
到这里为之,一个完整的反馈回路就完成了。
很多人都知道“刻意练习”的重要,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即便非常努力地练习和实践,却依旧感受不到明显的进步呢?就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反馈。练习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有效的反馈,从而去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方法,然后再去高水平重复。
不得不说,截止今天,我们人类的进化就是凭借我们的元认知,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反馈回路完成的。我们每天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不管是放下手里的筷子,还是收拾背包准备下班,都是基于我们的反馈回路。
二、元认知让我们发现思维错误
虽然我们的大脑超级无敌厉害,但不得不承认,它也会经常陷入思维的误区。
一般来说,思维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偏概全
我们经常会凭借仅有的经验,去以偏概全地判断其他的事情。
比如,很多人会觉得买大排量汽车的人不注重环保,身上有纹身的都不是好人,从来不在朋友圈秀孩子的妈妈很自我……
信息否定
信息否定,也可以用心理学所谓的“归因偏差”来解释,是指人在成功时倾向于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在失败时倾向于觉得是由于其他人或环境的因素。
前些日子,客服部的一个同事升职了。说实话,他的升职对我来说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看他的考勤记录,从来没有早于晚上八点下过班。朋友圈从来不秀旅行,都是加班的照片。每天坐在她附近,听到的都是她在电话里对客户各种安抚。
结果,公司刚发布出她升职的通报,就有同事小声议论:“她怎么升职了?要我说就是续签的客户多,还不是运气好……”
主观臆测
很多时候,即便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也会认为自己能够确定别人的想法。
就像同事花有颜,总是找我抱怨她的boss对她有成见。可是,每次我问她boss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的时候,她都会说:“哎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啦!”
不合理信念
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就会发现,当我们身边发生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会在内心自我对话的:
“我一定要被身边的人认可,否则我就是一个不够好的人。”
“如果别人没有表现得很喜欢我,那么他一定是讨厌我。”
“这次又没能通过面试,我的人生全完了!”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元认知,看见和调整这些不合理的信念,那么我们将会始终禁锢在自己思维的牢笼里,不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更不知道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会形成固定的神经模式,导致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动化运行”模式。
元认知让我们能够觉察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能力去观察和评价自己的需求、行为和目的,去反思自己的信念和感受,进而去剖析、审视和改变自己。
三、元认知可以重塑适应性大脑
为什么盲人的听力会比普通人更好?许多失去双臂的人可以用脚写字呢?答案是,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我们都知道,大脑的主要构成是神经元。我们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连接,形成了神经通路,它是我们大脑里的沟通渠道。一旦我们某个特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部信号触发,我们的脑袋里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通路放电,哔哔哔哔,然后我们就会有一种想进行这个惯性行为的冲动。
比如,如果你每天玩王者之前,都会先把手机屏幕舔一遍,那就会产生一个神经通路和这个行为关联。之后你一想玩王者,这个“舔屏神经元”就会放电,然后你就会开始狂舔屏幕,根本不需要思考。随着这个习惯越来越深,这个神经通路就会变得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牢固。
我们所有习惯性行为的产生都是基于神经通路,依据最小阻力原则,我们大脑中的电流总是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所以我们的大脑会首选最粗壮的神经通路进行思考和决策。
我们每重复一次某种行为,神经回路就被增强一次。如果某种行为伴随着多巴胺的释放,那么这个回路的联结就会被强化。
通过我们的元认知,可以有效意识到我们经常重复的是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神经通路,并通过不断强化,使新的神经通路越来越粗壮。这样,我们就会重新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04如何有效地运用元认知 走出“自动化”模式
爱因斯坦爷爷曾说过:“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智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却没有人了解其中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人类独有的元认知能力,帮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呢?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反馈回路,改变旧有习惯。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想进步,在某某方面,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啊!”可是,我们却发现,习惯养成这件事其实还挺难的。习惯之所以不容易改变,是因为我们很少思考养成一个习惯究竟包括哪些要素,其中哪个要素是最重要的。
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提出了的“黄金规则”的概念,指出了习惯养成的过程。
人们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两个方面:
大脑的两个部位
大脑中的新皮质和基底核,是帮助我们养成一个习惯的关键部位。
新皮质管理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记忆活动,比如这件事要不要做,怎么做更好。换句话说就是,新皮质负责把我们刚刚接触的事物给摸熟摸透,然后就甩手给基底核来做。
和新皮层相比,基底核比较“傻”,只能处理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活动。但是基底核能为我们节省很多身体能量,所以我们的大脑很喜欢由它负责熟悉的事务性工作。
那么,怎么保证新皮质和基底核交接顺利呢?那就是打包。新皮质会把养成习惯的重要的三个要素打包,完成一份习惯“说明书”,然后交付给基底核,按照“说明书”执行。
习惯的三个要素
是哪三个要素呢?我们已经知道了反馈回路的重要性和功能,而对于我们的习惯回路来说,这三个组成要素分别是引发行为的线索、行为产生的程序、和我们从行为中获得的好处。
比如吸烟这个习惯,人们会因为紧张焦虑想抽烟,这个就是引发行为的线索。点燃一根香烟,就是行为产生的程序。因为尼古丁而兴奋,就是从行为中获得的好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也就是我们的习惯回路。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改变不了引发行为的线索。比如刚才我们举的例子,紧张和焦虑是一种情绪,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同样的,我们也不能通过消除神经兴奋的欲望来减轻紧张。所以,在反馈回路中,我们可以改变的部分只有程序。比如我们再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吸烟这个程序,我们可以喝杯咖啡,吃点零食,嚼嚼口香糖。
再比如,如果我们的习惯是无聊的时候看电视,那么无聊就是这个习惯的线索,看电视后的精神缓解就是好处。如果我们想要养成一个更有益身心的习惯,就可以改变原有习惯回路里的程序,比如,我们觉得无聊的时候,不是看电视了,而是去散步,慢跑,或者看书。
无论习惯是什么,关键在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反馈回路,把改变的重点放在“程序“这件事上。了解了习惯的反馈回路和工作方式,就能使我们真正地有能力去改变了。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元认知能力,修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我们总是认为因为发生了某事A,所以引发了结果B。比如:
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不能出去浪了。
因为事情太多了,所以我才加班的。
总之就是,因为那样了,所以这样了。就好像我们身上有个按钮,只要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按钮就被迅速按下,我们即刻自动反应地做或不做某事。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了ABC认知理论。ABC理论指出,激发事件A并不是导致事件结果C的直接原因,结果C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们的信念B。
埃利斯曾指出:“作为人类,我们生来就具有一种对我们自己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潜能。”
元认知,让我我们可以剖析、审视、改变自己的想法和信念,这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只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它的伟大和神奇,而让自己陷入到非理性信念中。
非理性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三种:
必须化/应该化
“别人必须要对我公平,否则他们就是烂人!”
“我的伴侣就应该满足我的需求,除非他不是真的爱我。”
“我最好朋友的朋友圈居然对我三天可见,他不应该这样对我!”
糟糕化/恐怖化
“如果这再不能升职加薪,我的职业生涯就到头了。”
“我如果不能通过这次考试,我就不能毕业了,我的人生就全完了!”
“我都36岁了,再不结婚,这辈子就孤独终老了,这太可怕了。”
绝对化/归己化
“我的表白被拒绝了,我确实是一个这么差劲的人。”
“因为我的疏忽,报表出错了,我总是这么让人失望。”
“都怪我选错了合伙人,我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帽!”
以上这些声音你熟悉吗?这些就是经常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让我们行动无效的不合理信念。
每当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告诉自己:停下来。然后,抽离出当下的情景,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合理信念中,我们就要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用有价值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用我找工作来举例吧,比如我决定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却没有找到。这个时候,我的不合理信念可能就开始聒噪了:“如果我再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就是个没用的人”,“如果我找不到新工作,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么,应该怎样和这些不合理信念辩驳呢?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这些问题:
是什么事导致我开始相信这种信念的?
这个信念是对我有帮助,还是会让我觉得挫败呢?
如果我找不到好工作,我真的是个没用的人吗?
找不到工作人生就完蛋了的证据是什么?
好吧,就算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我的人生还可以继续吗?
经过这些发问和辩驳,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简直不堪一击。然后,我们就可以载歌载舞地迎接新生活了。
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中的时候,花几分钟抽离出来,利用元认知看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理智地思考,就能从父母情绪中解脱。同时,随着我们对这些的控制越来越娴熟,所用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最后,我们要利用元认知,提升学习效率。
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的人读过一本书后可以将知识举一反三,有的人放下书却什么都不记得?答案是,学习方法。
一个成熟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时刻利用元认知技能。他明白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能随时意识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然后用合适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消化。最后,他通过学习可以发现在书中提到的某些观点上,自己一直以来存在的思维或行动的错误,并思考如何纠正。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很多人看书的吸收率很低,是因为从来没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应该从书中的内容中跳出来,最好拿起一支笔,边问自己边做笔记:
我过去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目前我接触的事情中,有哪些可以用到学到的这点呢?
我可以在这些事上具体做些什么?
同样,我们也可以每天临睡前,用提问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复盘:
我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当时的判断是什么?这个判断对吗?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
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发?
下一次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我会在哪些地方做的不一样?
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学习各种方法,那只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只有我们能够客观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才是在提升认知效率,才能跳出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提升学习层次。
美团曾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王兴说了这样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元认知,就是我们“真正的思考”,是对思考的思考。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独有的元认知天赋。
就像鲁米在诗中写到的那样:
注意每粒微臣的移动。
注意每个抵达的旅人。
注意他们每人想点不同的菜。
注意星怎样沉、日怎样升,所有河溪怎样共奔大海。